第233章 暴露短板!
消息传回八路军总部。
短暂的死寂之后,指挥部里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第三十一集团军?他们怎么会出现在安庆?还接管了城防?”一位脾气火爆的老总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脸色涨得通红。
“他娘的小鬼子!原来憋着这么个损招!把咱们当猴耍呢?”
“无耻!卑鄙!”另一位大佬气得浑身发抖。
总部内骂声一片,老总们无不因这赤裸裸的背刺和算计而怒发冲冠。
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果实,转眼就被一直保存实力、隔岸观火的“友军”窃取,这种憋屈和愤怒难以言喻。
然而,与大多数人的暴怒不同,师长、参谋长以及副总等几人,在最初的震惊和愤怒之后,反而迅速冷静了下来。
“好了!都安静!”副总低喝一声,压下了众人的怒骂,“发火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鬼子到底想干什么,以及山城那边,到底想干什么!”
师长走到墙上挂的华中地图前,手指点在安庆的位置:“之前我们总觉得鬼子撤退得太蹊跷,但又想不通关键。现在,真相大白了!”
“这不是简单的撤退,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移交’!”
“好一个一石二鸟的毒计!”
参谋长接口道:“第一,祸水东引。把安庆这个烫手山芋,不,是把我军的兵锋,直接引向了山城方面。如此一来,我军进攻金陵的势头必然被迟滞甚至阻断!”
“第二,”师长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挑拨离间!只要我们和山城部队因为安庆归属发生冲突,无论规模大小,都会极大地破坏统一战线!”
“到时候,就会便宜了龟缩在金陵城里的鬼子!”
经过师长和参谋长这么一分析,刚才还在暴怒的老总们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的愤怒逐渐被一丝凝重所取代。
“嘶……这么说,这根本不是一个安庆的问题!”一位老总失声道。
“如果鬼子真的和山城达成了某种默契,甚至是私下协议,那他们完全可以把长江沿线的其他城市…也都‘让’给山城!”
这话如同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
所有人心头都是一沉!
如果真是这样,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在华中的梦幻开局,很可能被敌人用这种极其阴险的政治手段瓦解!
“立刻!”副总指挥脸色无比严肃,厉声下令。
“派出所有侦察部队,不仅仅是安庆方向!铜陵、芜湖、宣城……给我查!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知道,到底有多少地方被山城‘接收’了!”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总部内的气氛变得无比压抑,所有人都预感到,可能有一个更坏的消息正在路上。
果然,很快,一份份紧急侦察情报如同雪片般飞回总部。
结果让所有人心头巨震,却又在某种程度上“不出所料”!
不仅仅是安庆!
铜陵、芜湖、宣城……乃至重镇合肥!
城头已经悄然换上了青天白日旗!
一张巨大的、由日军“赠送”、国军“笑纳”而形成的战略缓冲带,已然在金陵以北形成!
金陵,这座鬼子华夏派遣军的大本营,竟然在某种意义上,被国军“保护”了起来!
“砰!”一位老总气得狠狠一拳砸在墙上,“无耻!简直无耻之尤!”
“小鬼子!山城!他们竟然真的敢……”另一位老总气得话都说不完整了。
说实话,鬼子这一手“金蝉脱壳”加“祸水东引”,玩得极其阴险和精准,确实超出了老总们最初的预料。
这倒不是说老总们想不到,而是李云龙率领的装甲部队推进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到了让敌人措手不及、也让己方有些应接不暇的程度。
这同时也暴露了八路军目前存在的一个现实短板:兵力不足。
虽然从半年多前开始,八路军实力飞速发展,从十余万人扩张到了三四十万,并且装备水平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速度已经堪称奇迹。
但与拥有数百万军队、控制着大后方的山城方面相比,在广阔战场上实现全面占领和控制,兵力依然捉襟见肘。
这就给了对手利用空间换时间、以及进行这种“政治交割”的可乘之机。
看着地图上那一片片即将或已经被“青天白日”覆盖的区域,老总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和愤怒。
最终,副总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沉声道:“给大后方发电吧。将这里的情况详细汇报。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了!”
“同时,”
副总看向一位大佬:“你去趟治城,把这里的情况跟林先生说说…”
。。。
治城。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一队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的部队,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从城外归来。
正是林然身边的警卫营。
队伍的最中央,林然穿着一身作训服,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多巴胺分泌的快感。
这几天,他一直跟着特战营训练,该说不说,每天跑个五公里,耐久力确实大大幅提升。
之前在鹰酱的消耗,全都补回来了,林然觉得自己又行了。
而整个警卫营,自从前两天周卫国带领特战营在安庆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成功活捉两头中将师团长的捷报传回来后,更是像被打了一针超剂量的兴奋剂!
全军沸腾!
与有荣焉!
一营的辉煌战绩,极大地刺激了二营和三营每一个官兵的神经。
这种实实在在的战绩,比任何动员和口号都更能激励士气。
队伍行进在治城的大街上。周围的百姓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纷纷友善地让开道路。
不少摊贩和路人还笑着朝队伍打招呼。
“林公子,回来啦?”
“林先生,辛苦辛苦!”
“林大善人,俺家新蒸的馍,拿几个尝尝不?”
林然做的事情,通过八路军有意的宣传,很多百姓都或多或少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如今晋省能免遭日寇铁蹄反复蹂躏,家家户户能吃饱饭、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这位“林大善人”提供的海量粮食和物资。
因此,百姓们对林然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爱戴。
这种朴素的感情,体现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里。
然而,在熙熙攘攘、充满善意的人群中,有一道目光却显得格外不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031/4424621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