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我都135岁了,还不是权威吗? > 第196章 不忘初衷

第196章 不忘初衷


直播间内的水友们全都乐疯了。

谢星远扒拉了几口饭菜后,只好耐着性子同眼前几人讲解了一番他们的问题。

几人听后顿时犹如醍醐灌顶般,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谢老果然不愧是谢老,您这一讲我就明白了,看来是我对咱们老祖宗的五运六气学说理解的不够透彻啊!”

“不错,听谢老这么一讲,我也明白了!”

“还是谢老的经验丰富,不然我始终都搞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窍所在!”

“..........”

几位老中医纷纷朝着谢星远感谢道。

谢星远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

“行了,不过些许经验分享罢了,你们就不用一个劲的感谢了。”

说着,谢星远也吃的差不多了,转头便看向便宜曾孙子谢宇宁道:

“走吧,我们回医馆去休息,就不要在这儿打扰大家了。”

“是,曾祖爷爷!”

谢宇宁点头应了一声,当即便起身跟上了谢星远的脚步,手中还举着直播的手机。

“啊,谢老慢走,我们送送您。”

说着,几位老中医连忙便起身跟了上来。

谢星远扫视了他们一眼并未多说什么,任由他们几个六十几岁的老小子送着自己走出酒店,然后回到了医馆休息。

今天因为义诊来的人太多了,从而堵住了医馆的大门,以至于守仁堂中医馆今天上午是一个患者都没有。

便宜孙子谢守仁很是无语的看着爷爷回来,内心不由得轻叹了口气,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谢星远才是爷爷呢!

谢守仁是真的无话可说,不然早就关门大吉了。

................

下午。

午休过后,义诊继续。

谢星远来到自己的诊桌前坐下,面前早已经排满了长队。

其他那些中医大师也早就来到了义诊现场。

现场依旧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样子,那些前来寻医问诊的人群并没有散去,更没有因为谢星远等人去吃午饭而离开。

大概国人都是这种性格吧!

大医院的检查好几千,有空也未必愿意去。

但你要说是免费义诊,就算是请假搁这儿等一天都愿意,就更别说是其他的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国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喜欢占点小便宜的。

谢星远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当下午的义诊拉开序幕后,他便如上午一般笑着开始给患者问诊。

与上午相比,下午前来问诊的患者病情似乎更为复杂一些。

一直等在原地的患者大部分都辗转多家医院效果不佳,或是被西医判定为疑难杂症、不治之症等等。

这些人原本对自己的生命就已经判了死刑,也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才来到这里的。

不过这些所谓的疑难杂症与不治之症等等。

在谢星远眼中无非就是治疗起来需要更长的时间罢了。

事实上这些病症治疗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就是得多花费一些功夫而已。

此刻,一位中风后的中年人坐在谢星远的面前,口歪眼斜的说不出话来,只能任由家里人替他开口。

“谢老,求求您救救我老公吧,他这才不到四十岁呢!”

旁边的妇女推着轮椅,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道:

“我老公三年前因为动脉硬化出现缺血性中风,西医手术也做了,家里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但就是不见好!”

“嗯,我看看再说!”

谢星远微微一颔首,抓起对方的手腕便细细地号起脉来。

这一号脉,他便感觉到患者的脉象沉细无力,且弦滑兼细。

这脉象有点复杂啊!

从对方的脉象来看,这位患者不仅仅气血两虚,更有风邪未净,痰浊阻滞于经络之象。

想要治愈这种程度的中风后遗症,非针灸与药石联合治疗不可。

随后,谢星远看向患者道:

“张嘴,我再看看舌苔。”

“啊,啊.....”

中年男子长老半天嘴,结果嘴角完全不受他自己控制。

啪的一声!

站在一旁的妇女气得当场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口中骂骂咧咧的叫骂道:

“啊啊啊,啊你个头啊,没听见谢老说让你张嘴吗?”

中年男子:“呜呜呜~!!”

面对着妻子的暴利行为,中年男子是想躲都没办法躲,还真是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

啪的一声!

见状,谢星远只好走上前伸手轻拍了一下他的下巴,对方立马便张开了嘴吧。

“嗯,舌苔白腻而厚,舌根边缘有瘀斑。”

撇了一眼对方的舌头后,谢星远回到自己的诊桌前坐下,一边提笔开着方子,一边说道:

“此症属中风.中经络之后遗症,病机关键在于气虚血瘀,脉络不通。”

“虽然之前的手术祛除了血脉阻塞,但你老公体内的气血已经受损,瘀浊未能尽去,清窍与经络失于濡养,故而口眼喎斜,言语蹇涩,半身不遂。”

“那.....那我老公他还有救吗?”

妇女完全听不懂谢星远所说的意思,只是问了一句。

“谢老,我老公他还有救吗?”

“嗯,要治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得慢慢来,你想一下子治好肯定是不现实的。”

谢星远点点头,手术已经开好了方子。

随后,他又取出一套银针开始消毒,起身说道:

“老夫先给他针灸一下,以便刺激他的经络,唤醒体内的气血。”

话音未落,他手法如电,银针已精准刺入患者的面部穴位地仓、颊车、迎香,以及上肢的肩髃、曲池、合谷,下肢的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等穴。捻转提插间,蕴含着精妙的补泻手法。

行针不过一刻钟,令人惊喜的变化出现了——患者歪斜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似乎想要努力做出一个表情!

“动了!他的嘴角动了!”妇女激动地捂住嘴,几乎要哭出声来。

谢星远面色不变,缓缓起针,随后提笔开方。

“方以补阳还五汤为君,重用黄芪大补元气,辅以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再合解语丹之意,开窍通络。”

他将药方递给妇女,郑重叮嘱:“此病恢复,三分靠药,七分靠养与练。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并辅以持之以恒的康复锻炼,勿要心急,勿要气馁。每周需来针灸三次,以通络行气。”

妇女双手颤抖地接过药方,如同捧着无价之宝,拉着丈夫一起,就要给谢星远跪下磕头。

谢星远连忙抬手虚扶:“使不得,医者本分而已。”

看着这对夫妇重新燃起希望离去,现场和直播间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敬佩。

谢星远再次用他神乎其技的医术,诠释了何为“妙手回春”,何为“医者仁心”。

义诊在夕阳的余晖中接近尾声

当最后一位患者满怀感激地离开诊位,为期两天的大型义诊终于圆满落幕。现场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奉献后的满足与欣慰。

周信福会长快步走到谢星远面前,深深一揖:“谢老,这次义诊能如此成功,全赖您坐镇中枢,力挽狂澜!我代表协会和所有受益的患者,感谢您!”

谢星远淡然一笑,摆手道:“周会长言重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此乃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老夫不过尽了医者本分。”

他环顾四周渐渐散去的人群,以及正在收拾器材的各方人员,继续道:

“此次义诊,虽暂告一段落,但亦是新的开始。望借此契机,能让更多人信中医、用中医、受益于中医。后续之事,还有劳周会长与诸位同仁多多费心。”

周会长连忙应下:“谢老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后续跟进,绝不会虎头蛇尾!”

直播间内,弹幕充满了不舍与敬意

“这就结束了?好舍不得谢老!”

“两天义诊,老爷子几乎没停过,太辛苦了!”

“希望那些患者都能好起来!”

“谢老保重身体!”

谢小玲的直播镜头最后定格在谢星远略显疲惫却依旧挺拔的身影上。他站在守仁堂门前,暮色为他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仿佛一位刚刚结束一场大战,守护了一方安宁的将军。

义诊虽已结束!

但“神医谢星远”的名字及其所代表的仁心仁术,必将随着这两日的点点滴滴,更深地刻入无数人的心中,继续传扬。

【叮!宿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医德值+112000点。】

谢星远的耳边响起了系统那机械般的提示音。

就这一天义诊下来。

他一个人就问诊了将近一百十六位患者,可见其闻声的速度有多快。

随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谢星远每天除了义诊以外别没干别的事,甚至连教三个小家伙都没时间了。

好在半个月的义诊下来,收获也是非常可观的。

他的医德值已经突破至五百多万点了。

夜色渐浓,守仁堂内重归宁静。

谢星远独自坐在诊室内,看着系统面板上新增的十一万多医德值,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这不仅是对他今日辛劳的肯定,更是代表着有一百多个家庭因为他的努力而重燃了希望。

他唤出系统面板,目光再次落在那些令人心动的兑换项上。

【《青囊医书》全本:已兑换】

【《麻沸散配方》真迹:已兑换】

【《辰砂炼制法》全本:兑换需求六十二万点医德值,内含辰砂古法炮制之法。】

【《神农本草经》上古残卷:兑换需求一百八十万点医德值,内载部分失传药性注解。】

【《长生不老药丹方》:兑换需求一千九百九十万点医德值...】

看着《辰砂炼制法》和《神农本草经》残卷,谢星远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辰砂的炼制关乎许多丹药的效果,而上古残卷更是可能记载着早已失传的药材奥秘。

“看来,还需更多积累。”

他轻声自语,并未急于兑换。

医术之道,贵在循序渐进,兑换来的知识也需时间消化吸收。

他关闭系统,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

连续两天的高强度义诊,即便是他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惫。但一想到那些患者离去时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他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谢星远的目光深邃而悠远。

义诊虽已结束,但医道永无止境。他知道,经过这次盛会,守仁堂和他本人,都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更多的患者会慕名而来,更多的目光会聚焦于此。

而他,只需秉持一颗纯粹的医者之心,在这条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月光如水,洒在他清癯的面庞和雪白的长须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智慧的纱幔。连日义诊的疲惫,在这一刻似乎都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转化为更深的定力。

他深知,名声既是一盏灯,能照亮前路,吸引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可能是一把火,若掌控不当,便会引火烧身,扰了医馆的清净,甚至偏离医者的本心。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名声亦然,需知进退,懂收敛。”

他缓步走向药柜,苍老的手指拂过一个个标注着药名的抽屉,如同抚过老友的脊背。当归、黄芪、地黄、黄连……每一味药都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也提醒着他医道的根基所在。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守仁堂的根,始终在这里。”他喃喃自语,“在于辨证的精准,在于方药的精当,在于对待每一位患者的那份‘仁心’。”

他想起了白天那位中风患者嘴角抽动时,其妻子喜极而泣的面容;想起了那位口腔癌患者眼中重燃的希望之火。这些,才是支撑他走下去的真正力量。

想通了这一点,谢星远的心中一片澄明。未来的挑战也好,机遇也罢,他都将以不变应万变——以精湛的医术为舟,以仁爱之心为桨,渡人,亦渡己。

他吹熄了诊室的灯,只借着月光,缓步向后院走去。

夜色中的守仁堂,安静而祥和,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短暂的热闹后,重归内心的宁静。

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常升起时,这扇门依旧会准时打开,迎接新的故事。

医者之路,仍在脚下延伸。

谢星远追寻的道路永远不会停止,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也要将中医发扬光大。

这才是一位中医老祖应该承担的责任与担当。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362/4420064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