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爹,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呃,父王,要不你回去在看看书?”朱允熥迟疑道。
朱标黑着脸:“你什么意思?”
“这还不明白吗?允熥说你书读的多,就是没读精。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朱元璋幸灾乐祸的补刀道。
朱标扯了扯嘴角,怨幽的看着朱元璋,你可真是我亲爹啊!和你孙儿合起伙来嘲笑我是吧?
还有朱允熥这混账东西,我不敢说才高八斗,至少也是博览群书吧!你一个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的东西,还嘲笑起我来了?
朱允熥干咳道:“父王,这话是皇爷爷说的,可不是我说的。”
你特么的,还不如不解释呢!
朱标瞪了眼朱允熥,才道:“那你解释解释,为何说前宋延续国祚,归功于贸易?”
“很简单,看看前宋的税收就知道了!”
朱允熥淡然道:“前宋最富裕的时候,年度税收高达一亿六千万贯。最穷的时候,年度税收也有八九千万贯。”
“咱大明一年税收才多少?有人家一半吗?”
“前宋一年的税收有这么多?”
朱元璋有些迷糊,虽然他幼时放牛,读不起书,可他在功成名就后,一直没放弃看书学习,直到现在,有空时都会抱着书看。
但他还真不知道前宋的税收有这么多。
朱标深深看了眼朱允熥,大概猜到朱允熥想说什么了,又听到朱元璋询问,沉吟道:“有,但允熥是综合粮食、盐铁等物资计算。而前宋钱银税收,大概在六七千万贯左右。”
“那也不少了,咱大明到现在,钱银税收才一千多万两,连前宋三分之一都没有!”朱元璋有些眼馋的感叹道。
朱允熥看了看朱标二人,继续道:“正是因为前宋的朝廷有钱,所以前宋推出了不少安抚老百姓的政策。比如赡养孤寡老人的养济院,鼓励生育的胎养令等等。”
“同样因为这些惠民政策,导致前宋国祚三百余年期间,基本上没有成气候的造 反,不像盛唐,爆发的黄巢起义,都动摇了盛唐的统治根基。”
“原来惠民政策,还能遏制老百姓起义造 反啊!”朱元璋乐的够呛,虽然他出于爱惜民力,重视民生的考虑,也制定了不少惠民政策,诸如免费养老,免费医院,甚至还考虑过福利房等等。
并没意识到惠民政策,还能遏制老百姓造 反这一层。
不过现在知道也不晚,依旧让他很兴奋。
毕竟当皇帝的人,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起义造 反。
朱标脸上也浮现了笑意,但他的笑意没持续多久,就被朱允熥无情打断:“皇爷爷,父王,前宋制定这些惠民政策,是因为前宋贸易繁荣,朝廷有银子。”
“咱大明有银子,一直支撑这些惠民政策吗?有吗?毛都没有!”
“按照我估算,咱大明的惠民政策,最多支撑几十年,就会因为缺银子,支撑不下去。最多遗留一些,惠及不了所有大明百姓。”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都像被捏住了脖子一样,脸上笑容消失,变得极为难看,有心说能支撑下去,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因为大明的年度税收,比前宋差了一大截,而且领土又比前宋多了一大半。
顺着朱允熥的思路,他们真没底气,敢说那些惠民政策能像前宋那样,支撑三百余年。
朱允熥又补充道:“还有那些惠民政策只是遏制老百姓造 反的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前宋贸易繁荣,老百姓即便是失去土地,也能靠着做小本买卖,养家糊口。”
“咱大明能行吗?”
朱标和朱元璋都一下子破防了,虽然大明建立至今二十来年,各方面都在全面恢复,比起前元好的不是一点点。可他们真不敢说,老百姓土地被兼并后,还能养家糊口。
因为大明重农抑商,老百姓的粮食,朝廷的税收,全在土地上。少了土地,老百姓吃不上饭,朝廷更收不上来税。
而最让他们破防的是,大明经他们治理二十来年,居然比前宋差了那么多。
要知道前宋在他们眼里,可是弱宋,除了刚开国时期,其余时候都是挨打的那一个,周边随便一个国家,都能欺负前宋,索要岁币。
不像大明四处征战,不仅将异族驱赶出山海关,恢复汉家衣冠,更是威压四海。
随后朱标破防之下,口不择言道:“朱允熥,你把前宋说的那么好,那前宋为何还亡…”
话还没说完,他就后悔了,不仅是他知道前宋灭亡的原因,更是后悔又给朱允熥递上了话柄。
果不其然,朱允熥抓住了朱标的话柄,意味深长道:“父王,这就要说你之前提的前宋文武官员了。”
“前宋就是被那些文武官员,不,前宋采取的是以文御武,所以应该说是被文官们玩死的。像皇帝,武将,放个屁,都得掂量再三。”
“这样的朝廷,岂有不灭亡之理!”
“允熥说得对,就不能对文官太好了,不然江山社稷堪忧!”朱元璋深以为然的附和道。
他为何对文官有那么大的成见,甚至将文官视为稻田里的杂草,就是因为他从过往经历中,看清了文官本质。
失去了对文官的滤镜,所以才对犯罪的文官,予以重惩。
当然,即便是如此,他依旧尊重,真正有学识,有本事的文官,并非一刀切的,看不上所有文官。
朱标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口,沉默了下来。
倒是朱允熥没忘记系统书里记载的明朝时期,一些文官的丑恶嘴脸,肯定的点了点头:“皇爷爷圣明,那些文官都是贱皮子,要时常敲打才行…”
“咳咳,父皇,还是说说重农抑商吧!”朱标是读圣贤书的,虽认同朱允熥的一些观点,可听到朱允熥如此贬低文官,且还是在乾清宫,朱元璋面前,心里有点慌,连忙岔开话题。
朱元璋摆了摆手:“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改,必须改掉重农抑商的缺陷。标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尽快拿出个方案,给咱上奏章!”
“皇爷爷,孙儿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朱允熥一听,朱元璋要把纠正重农抑商的事,交给朱标去做,眼底闪过一抹忧虑,忍不住道。
他不反对朱标纠正重农抑商之策,而是朱元璋性子急,雷厉风行,过于催促朱标,影响到朱标的病情恢复。
朱元璋淡淡道:“讲!”
“皇爷爷,父王病情尚未完全康复,且重农抑商国策已经实施二十余年,贸然纠正,容易引起动荡。因此孙儿建议,在纠正重农抑商国策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朱允熥措词道。
朱元璋不耐烦道:“你不就是担心把你爹累着了吗?至于绕那么大个圈子吗?”
“皇爷爷,目光如炬,孙儿佩服!”朱允熥嬉皮笑脸道。
朱元璋笑骂道:“滚蛋,拍马屁都不会,比你爹差远了!”
咦,我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朱允熥眉头一挑,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朱标,好似在说原来爹你也会拍马屁啊!
朱标黑着脸道:“看什么看,这儿没你事了。赶紧滚蛋!”
“皇爷爷,孙儿告退!”
朱允熥看朱元璋没反对,朝朱标撇撇嘴后,才朱元璋行了礼,退出了乾清宫。
等朱允熥走后,朱标才气道:“这混蛋玩意,一天天的,就知道气我!”
“你不也一样,随你!”朱元璋心里偷笑,面上瞥了朱标一眼,淡淡道。
朱标脸一下子涨红了,叫屈道:“父皇,我什么时候气过你…父皇,我们还是说说重农抑商的事。”
他话刚说到一半,看到朱元璋甩过来的眼神,底气无限减弱,忙不迭的岔开了话题。
朱元璋哼了声,没纠结这茬,和朱标商量起正事,并全盘托出,称已经安排人商量征收商税一事后,和朱标合计起纠正重农抑商的具体实施想法。
…………
朱允熥出了乾清宫,不用在继续跪,美滋滋的回到自己的寝宫。
刚到寝宫不久,忽然一个宦官,急匆匆而来:“殿下,不好了,出事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493/5028623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