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生!
……
“各位游客请跟紧导游,看着小红旗不要走丢了,前面我们要去的是明献陵!!!”
北京市昌平区。
天寿西峰。
明献陵外,不少游客在此驻足围观。
只见一队游客,前方一位导游腰间挂着一个小蜜蜂,手中举着一面小红旗轻轻挥动,以此来吸引身后游客们的注意力。
“明献陵距今已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了,这里是大明第四任帝王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其也是规模仅次于长陵的明代帝王陵墓。
这也是大明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帝王,他上承永乐,下启宣德,将当时处于农业国的大明送入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第一台蒸汽机,第一台火车都是出现再朱高炽的洪熙一朝。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位帝王,当初在残酷的皇位争夺战中也是败给了他的弟弟,洪熙一朝的摄政王,汉王朱高煦!”
啊?
听了导游的话,一众游客都是一脸茫然之色。
既然皇位争夺中朱高炽失败了,为啥他还是皇帝啊?
看着满脸疑惑之色的众人,那导游也是狡黠一笑,而后淡淡开口道:
“因为明朝永乐以后的皇位争夺与之前的王朝不同,明朝皇室中人似乎都将皇位视为烫手山芋,斗争里的失败者便会成为皇帝,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皇帝大多为嫡长子的原因,因为嫡长子在这样的斗争中是天然不占优势的!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明的第一任摄政王,明仁宗朱高炽的亲弟弟,汉王朱高煦,这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自永乐一朝开始,到宣德朝,不少跨时代意义的大事背后都有着这位大明亲王的身影。就连如今我华夏的倭省都是他率兵打下来的,而这只是他一生功绩中很不起眼的一部分。
明朝共有三十六帝,但加上南京的明孝陵却有着三十七座帝王陵寝,其中一座帝王陵寝便是汉王朱高煦的陵墓,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帝王规格入葬的亲王!”
听完导游的介绍,一众游客也是满脸不可置信,那可是皇位啊,自古以来多少朝代的皇子皇孙为了那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还有这汉王朱高煦确实牛批,这位亲王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大明后来的绝大数是帝王。
就连如今世界第一大企业,大明聚宝集团也是这位汉王爷一手创立的,直到如今,这个企业还在以他们独有的方式服务着华夏万民!
结果到来明朝倒好,皇位成烫手山芋了。
而就在这时,导游有接着开口解释道:
“说起来明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是最惨的时候甚至沦为乞丐,这样的出生也注定大明的皇帝对天下百姓有着极强的责任心。
故而大明公传三十六帝,无一昏君,而要当有为之君却是一件很幸苦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皇室有不愿当帝王的原因,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允许他们当昏君的。”
哈哈哈!
一众游客听完导游的解释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不得不说这些大明的皇室真的给他们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听他们的故事时从来不会有帝王和平民的区别。
就仿佛说得不是帝王,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一般,他们也不喜欢上班,也不喜欢九九六,他们也想摆烂享受生活。
有人甚至怀疑这大明的末代皇帝之所以放弃皇权支持共和是因为懒,毕竟在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下,交出皇权他就能摆烂了。
作为当时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份持有者,他根本不缺钱,放弃皇权享受生活也不算对不起祖宗。
毕竟像这样满身荣誉,在众人的爱戴中退出历史舞台的王朝也就只有明朝了。
实现共和之后,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也重新更名为大明聚宝集团,并且这个庞大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依旧掌握在大明皇室后代的手中,继续为了华夏的繁荣发展发光发热!
直到傍晚,游客渐渐散去。
一个身穿休闲装,头戴黑色鸭舌帽的年轻人带着拎着一个篮子,手捧鲜花来到献陵的一处僻静处。
将贡品摆放好,那青年便在下方的一个台阶处静静的坐着。
“大哥!我来看你了!”
……
(全书完!)
PS:所以历史的遗憾是什么呢,是朱标的英年早逝,是永乐一生的愧疚,是一生为民的十月天子,又或者是斩断大明国运的土木堡之变,但希望在我的小说里,可以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一个一心只为大明发展的大明皇室。
这是作者的第一本历史类小说,前期作者没把握好节奏,以至于这才两百多章就不得不完结了。
在此期间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还是要感谢大家对作者的支持,特别是还有不少读者帮作者纠正错别字,感谢!谢谢你们的包容。
这些天作者一直在想下一本书写什么,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写明朝,作者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朝代了,大家敬请期待!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723/2303783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