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明汉王,这辈子绝不争皇位! > 第219章 铁路竣工!

第219章 铁路竣工!


……

朱瞻基被朱高炽安排在东宫好好休养,争取早日给他生个皇长孙出来。

既然李时珍都说了问题不大,那他倒是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只需要坐等着当爷爷然后退位即可。

四十岁不到的太上皇,接下来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带着张妍游览大明的大好河山。

在漠北草原上纵马,在杭州西湖泛舟,沿海沙滩上领略海天一色。

啧啧啧!仿佛美好的生活都在向他招手了。

又过了几日,朱高炽和朱高煦收到了一条好消息。

大明的第一条铁路,自北京城到天津港已经全面完工,蒸汽火车也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北京城起始站。

朱高炽看着眼前这个比之前的模型大了不知多少倍的火车头也是满脸地激动之色,而一旁的朱高煦见状也满是感慨。

大明和后世越来越接近了,这老式的火车头,跟前世的一些年代电影中的火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了。

“走吧!今天就让朕坐着这火车去天津港!!!”

朱高炽的话,令得周围的一众臣公为之一惊,众人连忙上前劝阻道:

“陛下,不可啊!!!这火车第一次上路是否完全安全还犹未可知!陛下乃是九五至尊千金之躯怎可轻易涉险?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请陛下三思。”

刚想上前进入火车车厢的朱高炽就被一众大臣堵得严严实实,看着眼前这帮誓死不让自己上车的大臣,他也是单手捂脸,倍感无奈。

但是他又不好苛责众人,毕竟众人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

而就在这时,一旁的朱高煦则是呵呵一笑,而后拍了拍自家大哥的肩膀开口道:

“呵呵!大哥你还是先在这儿待着吧,还是让小弟我先坐坐看吧!”

好家伙,朱高煦的话瞬间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

开玩笑!皇帝不能去你就能去了?你当自己的摄政王是摆设不成?

可是朱高煦多机灵啊,就在众人刚想转头过来阻止他的时候,他却率先一个箭步冲入了火车车厢,而后关门上锁一气呵成!

整个火车头都是由钢铁打造,就连乘客车厢的大门都是用坚硬的生铁做的,即便是众人在外面费尽心思也损害不到丝毫。

而朱高煦则是连忙勒令车厢前方的驾驶员开口道:

“快启动!快启动!”

车上的几个操作员闻言也是丝毫不带犹豫的,当即便一铲煤炭丢入炉子中,另一名操作员则是拉动了几根操纵杆。

而后朱高煦便能清晰地感觉到车身开始向前运动。

崆峒!崆峒!

崆峒!崆峒!

呜~

火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头顶的烟囱开始冒出滚滚浓烟。

从一开始火车缓缓向前移动,而后速度越来越快,就在这时,朱高煦才堪堪将头伸出窗户。

而后对着身后的朱高炽及一众文武大臣挥了挥手大声吼道:

“哈哈!大哥!弟弟我先帮你试试水,确保万无一失再回来接你们哈。”

见到这一幕,可是还站在原地的朱高炽羡慕坏了。

可恶啊!都怪这帮大臣,不然这个时候我也应该在火车上了。

这可是大明的第一辆火车啊!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居然没有他!!!

而此时的朱高煦则是一边观察着火车,一边靠着窗户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根据他的估计,这辆火车现在最快的速度应该能达到五十公里每小时,这样的速度放在后世可能还没有外卖小哥的电动车跑得快。

但是对于原本依靠畜力拉动的车辆而言已经快上很多了,最主要的是这玩意儿只要你煤炭够,可以日夜不息。

以他现在的速度而言,从北京到达天津港,大约需要两个时辰,来回也就是四个时辰。

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实际所需的时间可能还要快上一些。

但是对于第一版的蒸汽火车能够到达这种程度,朱高煦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这种事情还是得一步一步来,哪有可能一口气直接吃成胖子。

一个半时辰后,朱高煦便看到了天津港。

随着大明海外贸易的持续繁荣,身为距离大名都城北京最近的港口,如今的天津港也成为了大明最繁华的港口之一。

港口处数不清的海外商船,卸货的工人在港口挥洒汗水,而后便能得到一份不错的工钱。

这里除了有大明人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奇装异服的海外番邦商人。

当他们听到动静,纷纷转头朝着天津港站这边望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吞吐着滚滚浓烟的铁皮疙瘩正在一条铁轨上快速行驶。

大明的百姓看到这一幕,虽然有些好奇但也还好,因为朝廷早在几日之前就已经发下公告,所以对于这个新奇的玩意儿他们倒是也知道一些详情。

而反观那些海外番邦的商人则是惊惧不已,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不依靠畜力就能行驶的车辆。

如今大明居然拥有这不依靠人力畜力便能行驶的车辆,而且看这东西的速度似乎比起最快的马车还要快上不少。

只能说真不愧是大明啊!

如今大明在海外那些国家眼中无疑是一只恐怖的饕餮巨兽。

他们的国家这些年虽然也在高速发展,但是还远远赶不上大明的进度,与如今的大明相比,他们的国家仿佛还处于原始社会。

其中也有不少积极进取的国家,想要来到大明学习大明的先进技术。

但是大明给他们的都是什么儒家经典,那负责外交的鸿胪寺官员甚至还说,这些儒家经典就是我大明最宝贵最宝贵的东西。

而对于大明先进的科技,却是只字不提。

这倒是也不能怪他们,这算是朱高煦提前设置好的一道保险。

鸿胪寺官员的选拔,除了从大明皇家学院中选出的外交学员以外,其余的都是学四书五经靠着科举上来的老儒生。

对于他们而言,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可不就是最宝贵的东西吗?

至于大明皇家学院的外交官,他们从入学之初就被灌输不可将大明先进的技术交给外邦的思想。

所以一个个也是守口如瓶的紧。

PS: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欢,要是觉得作者写得还可以的话,可以给作者一个五星好评,谢谢大家啦!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723/2310367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