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分粮招兵
占领辉南镇后,杨将军将军深知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他立刻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老魏!你立刻带政治部和宣传队的同志,组织人手,打开鬼子的粮仓!把粮食分给镇上的穷苦百姓!
记住,是分,不是全给,每人限领三天的口粮,够他们撑到风声过去就行!绝不能留下太多,否则鬼子反扑回来会害了他们!”
“明白!我亲自去办!”魏拯民重重点头,立刻带着一群政工干部和战士向镇子中心的鬼子粮仓跑去。
“老陈!”杨将军转向陈翰章,“你带后勤支队和一部分战士,负责清点缴获的所有物资!武器弹药、药品、被服,全部装箱打包,准备转移!”
“交给我!”陈翰章领命而去。
“吕队长!”杨将军最后对吕俊生说,“你的特种大队负责警戒和侦察,派出侦察哨,向桦甸、抚松方向放出二十里,严密监视鬼子援军动向!
同时,在镇子外围关键路口设置警戒线,防止有奸细溜出去报信!”
“是!保证完成任务!”吕俊生敬礼后,迅速安排队员执行任务。
整个抗联部队如同精密的齿轮,高速运转起来。
镇子中心的鬼子粮仓前,魏拯民命令战士用撬棍和斧头砸开了沉重的铁锁。
仓库大门敞开,露出了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袋——主要是高粱米、玉米碴子,还有一些小米和少量白面。
“乡亲们!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我们打下了辉南镇,现在开鬼子的粮仓,给大家分粮!”魏拯民站在一个木箱上,用洪亮的声音向逐渐聚集过来的、面带惊疑和期盼的百姓们喊道。
百姓们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和害怕,但看到抗联战士和蔼的态度,又看到那实实在在的粮食,渐渐围拢过来。
“老总……真……真分给我们?”一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汉颤巍巍地问。
“老大爷,叫同志就行!”魏拯民跳下箱子,扶住老汉,“是真的,鬼子抢咱们的粮食,现在咱们拿回来,分给大家救急!来,排好队,每家按人头,每人先领三天的量!”
战士们迅速组织百姓排起长队,政工干部们则负责登记和维持秩序。分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老乡,为什么不多分点?”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领到一小袋高粱米后,忍不住问道。
魏拯民耐心地解释:“大嫂,不是我们不舍得。你们想,我们很快就要转移,鬼子大队人马肯定会反扑回来。
如果你们家里存粮太多,鬼子来了,肯定要说你们通敌,轻则抢走粮食,重则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啊!
这三天口粮,是让你们应应急,躲过风头。等鬼子走了,再想办法。”
百姓们一听,恍然大悟,纷纷感慨抗联想得周到。
“还是抗联同志为咱们着想啊!”
“是啊,要是粮食多了,鬼子来了可真没活路了!”
“谢谢同志!谢谢抗联!”
在分粮的同时,杨将军看到很多百姓面黄肌瘦,显然是长期饥饿所致。
他心念一动,又下了一道命令:“后勤支队,立刻在镇子空地支起几口大锅,熬几大锅稠粥!让镇上的老人、孩子、还有所有没吃饭的乡亲,都来喝一碗热粥再走!”
命令一下,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
很快,镇子中心的空地上,几口大行军锅支了起来,灶膛里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米水翻滚,散发出诱人的粮食香气。
这粥香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百姓,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被家人搀扶着、或者自己颤巍巍地走来。他们拿着碗,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翻滚的热粥。
“乡亲们,排好队,人人有份!小心烫!”战士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用大铁勺将热气腾腾的粥舀到百姓的碗里。
看着老人和孩子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吹着气,然后狼吞虎咽地喝粥,许多抗联战士的眼眶都湿润了。
他们想起了自己家乡的亲人,也更加坚定了赶走鬼子、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喝完一碗粥,舔着碗底,眼巴巴地看着锅里。
一个年轻战士把自己的那份干粮塞到孩子手里:“孩子,拿着,路上吃。”孩子的母亲连连道谢,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杨将军深知,抗联要发展壮大,必须补充兵员。
但他也清楚,不能盲目扩编,尤其是在当前流动作战的情况下。
他定下了招兵原则:主要招收那些无牵无挂、深受鬼子迫害、有强烈报仇意愿的青壮年。
分粮和喝粥的场面,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魏拯民和政治部的同志抓住机会,开始对围观的青壮年进行动员。
“乡亲们!大家都看到了,鬼子抢我们的粮,害我们的命!我们抗联就是专门打鬼子的队伍!今天我们打下了辉南镇,明天我们还要打更多的镇子,直到把鬼子全部赶出东北,赶出大夏!”魏拯民充满激情的动员道。
“可是……老总,当兵……家里怎么办?”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犹豫地问。
“同志,我们理解大家的难处。”另一位政工干部接过话,“我们这次招兵,主要是招那些家里没啥牵挂,或者被鬼子害得家破人亡,一心想要报仇雪恨的好汉!
跟着我们抗联,有枪有炮有饭吃,专打鬼子!当然,当兵打仗是有危险的,大家要想清楚!”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的汉子挤到前面,声音沙哑却坚定:“我报名!我爹娘都被鬼子害死了,媳妇也被抓走没了音信,就剩我光棍一个!我跟你们走!我要杀鬼子报仇!”
“好汉子!”魏拯民赞道,“叫什么名字?”
“刘铁柱!”
“刘铁柱同志,欢迎你!”魏拯民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有第一个带头,其他一些无牵无挂或者有血海深仇的青年也纷纷心动。
“我也报名!我哥被鬼子抓了劳工,死在了矿上!”
“算我一个!我家房子被烧了,没啥惦记的了!”
“打鬼子!跟你们干了!”
报名点前很快排起了一支队伍。政治部的同志认真登记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谈话,确保是自愿且符合条件。
他们明确告知新兵,部队马上要转移,要吃苦,要打仗,现在反悔还来得及。但大多数报名的青年意志都很坚定。
临近中午,吕俊生派出的侦察兵回报:桦甸和抚松方向的鬼子已经出动,兵力估计有一个联队以上,正乘坐卡车和徒步急行军向辉南镇扑来,最快晚上就能赶到。
时间更加紧迫了。
杨将军下令:“抓紧时间分粮和招兵!所有单位,三小时内完成撤离准备!”
镇公所前,新招募的三百名青壮年已经换上了缴获的伪军军装,每人领到了一支三八式步枪和少量子弹。
他们排着不算整齐的队伍,脸上既有兴奋,也有紧张。
杨将军走到他们面前,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同志们,欢迎你们加入抗联!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抗联战士了!
我要告诉你们,跟着我打鬼子,日子苦,危险大,可能会受伤,甚至会牺牲,你们怕不怕?”
“不怕!”新兵们用参差不齐但充满热血的声音回答。
“好!都是好样的!”杨将军点头,“但是,光不怕死还不够,还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苦练杀敌本领!
现在,我宣布,你们暂时编入新兵补充连,由老战士带领,跟随部队转移!路上,会有人教你们怎么打仗!”
接着,杨将军又对全镇的百姓做了最后一次讲话:“乡亲们,鬼子援军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必须立刻转移!
分给你们的粮食,藏好,度过难关!我们抗联还会回来的!等我们赶走了鬼子,让大家永远有饭吃,有地种,过上好日子!”
百姓们依依不舍,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杨将军,你们可要保重啊!”
“早点回来啊!”
“多杀几个鬼子!”
中午十二点整,抗联部队带着缴获的大量物资和八十多名新兵,迅速撤离了辉南镇。临走前,他们做了几件事:
将粮仓里剩余不多、实在无法带走的粮食接着做粥,让老百姓们都盛一些,留着晚上吃。
炸毁了镇公所、鬼子营房和部分防御工事。
将大部分伪军俘虏教育后释放,只带走少数罪大恶极的伪军军官和鬼子中队长小野。
释放俘虏时,明确告诉他们:“回去告诉小鬼子,辉南镇是杨将军打下来的!有本事就来追!”
部队撤离后,辉南镇暂时陷入一片寂静,只留下燃烧的废墟和弥漫的硝烟。
百姓们躲回家里,藏好分到的粮食,心中既有对抗联的感激和祝福,也对即将到来的鬼子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863/4427343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