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就是新科状元
殿试如期于太极殿举行。
四百五十六名新科进士,身着崭新的青色儒袍,神情肃穆,分列于殿中。
姜恒承高坐于龙椅之上。
当太监尖细的嗓音宣布了那两道策论题目时,殿中响起了一阵难以察觉的骚动。
钱荒之策,在众人意料之中,是国之大计。
可这第二题,论海防与对倭关系,却让绝大多数士子感到了茫然与错愕。
倭国?
那不是一个俯首称臣的蕞尔小国吗?
不过,好在他们已是进士之身,殿试只决名次,不涉黜落,心中大石早已放下。
众人定了定神,纷纷俯身,研墨,落笔。
果不其然,十之八九的士子,都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第一题。
时间缓缓流逝,陆续有士子停笔交卷,由内侍呈送至御前。
姜恒承拿起第一份试卷,目光快速扫过。
“……发行交子,以解铜钱之困……”
他微微皱眉,又是老生常谈。
再看下一份。
“……严禁铜钱外流,重罚走私之商贾……”
姜恒承面无表情地将其放到一旁。
且不说能不能禁止的了,就是可以他也不想禁止。
未来大周是要发行纸币的,要实行大周的宝钞霸权就必须要周边的国家完全接受大周的铜钱,短期看铜钱流出是坏事,长期看却是好事。
祖宗们谋求文化的统一,自己就要谋求经济上的统一。
进而政治上的统一。
军事殖民太低级了。
一张,又一张。
这些天之骄子们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没有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
他们看不到大周即将迎来的物资大爆发,更无法理解通货紧缩在未来的恐怖。
失望,却也不意外。
毕竟,他们被时代局限了眼界。
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时,两份试卷让他眼前微亮。
这两名士子竟隐约窥破了他设立皇家钱庄的意图。
在文中阐述了货通天下,以商贸反哺国库,乃至未来以国家信用发行宝钞的可能。
姜恒承微微颔首,将这两份试卷单独抽出,心中记下了他们的名字:李思远,钱子昂。
算是两个可造之材。
他随手拿起下一份,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卷首的名字上。
张启初。
他选择的,是第二题。
论海防之策,及对倭之关系。
姜恒承来了兴趣,仔细看了下去。
开篇便是一句振聋发聩之言:“倭人貌恭而心异,其性如狼,不可不防,更不可不伐!”
仅仅一句话,就让姜恒承精神一振。
他继续往下看,越看,眼中的光芒便越是炽盛。
这篇文章没有空谈仁义道德,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务实笔触,详细剖析了倭国当下的内部分裂之势,公卿、幕府、名主之间的矛盾重重。
其信息之详尽,分析之透彻,仿佛此人亲临过那片岛屿一般。
更让姜恒承拍案叫绝的,是张启初在文末的论断。
他并未将征伐倭国视为穷兵黩武,而是将其定义为“整肃朝纲,重申天威”的必要之举。
文中赫然引用《孟子》之言:“………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宾服之国,理当岁岁来朝。
倭国久不朝贡,便是失礼,便是藐视天朝!
一不朝,贬其爵!二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这番话,简直是说到了姜恒承的心坎里!
这不仅是出兵的理由,更是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好!好一个六师移之!”
姜恒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猛地一拍龙案,霍然起身。
殿中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纷纷停笔抬头,不明所以地望向龙椅。
只见姜恒承手持那份试卷,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叹。
“就他了!”
他将手持试卷起身,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太极殿。
“谁是张启初,站起来!”
张启初错愕起身行礼,“学生张启初,见过陛下。”
姜恒承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连连点头,倒也算是仪表堂堂,指着他道:“好!你——就是今科状元!”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老太傅伸出的手停留在半空中,无奈放下。
哪有皇帝当场公布殿试成绩的。
张启初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我?
状元?
他一个海商之子,竟然……成了状元?
老太傅慌乱走到姜恒承耳边道:“陛下,自有唐以来,殿试都是结束三日后多方复核之后再由陛下钦点前十名的。
现在还有学子没交卷呢,陛下怎么这就把状元点出来了?”
姜恒承摆手:“无妨,其他的三日后放榜自见分晓就是,只有这状元郎,太傅让朕乾坤独断。”
“是。”老太傅无奈
南郊大祀之后的天子已然与神无异,朝堂上的群臣已经很难用礼制和祖宗法制来约束这位皇帝了。
不如说他还愿意讲道理,没有不吃牛肉就真的很好了。
心情大好的姜恒承问道:“张卿祖籍何地,家里做什么的?”
“回陛下,学生祖籍泉州,家中是做海商生意的。”
“海商,怪不得。”姜恒承点头。
大周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了,因为西夏占据河西走廊阻断了传统的丝绸之路,大周便着重发展海洋贸易,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规模甚至远超唐代。
因为大周的国库收入极其依赖商业税收,自太宗皇帝以后,大周便逐步放开了关于商贾子弟参加科举的限制。
他还想再和张启初聊聊天,见他一脸紧张,又看到老太傅对他疯狂使眼色。
他环顾了下四周一笑道:
“你在试卷中的论点非常好,朕今日就不和你细聊了。
明日你来太极宫参加早朝,当着百官的面好好聊聊你今日在试卷上所写的见解。”
姜恒承说完,便夹着试卷离开了。
翌日,天光微熹,太极殿前已是百官云集。
一袭崭新的青色儒服,立于百官队列之末,显得格格不入。
正是新科状元,张启初。
百官窃窃私语。
昨日殿上那石破天惊的一幕,早已传遍了整个洛阳官场。
陛下当场钦点状元,亘古未有。
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位状元郎,究竟写了何等惊世之文。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123/2368440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