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停云


眼看符玄脸上的阴云已然密布,姜恒承不再玩了。

“别气了,走啦走啦。”

符玄本想挣开,可终究还是任由他牵着,撇着嘴跟着他登上了山巅。

虽说是山巅,其实不过四十多米,但因为此地正好在幽州城中央却是可以俯瞰全城的风景

鳞次栉比的屋舍,纵横交错的街道,还有远处蜿蜒的城墙,在秋日高远的阳光下铺陈开来,壮阔又沉静。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草木的清香,先前那点郁气也消散了不少。

姜恒承的目光最终落在不远处一棵老槐树上。

那树长得极有气势,主干粗壮,一道遒劲的枝桠横着伸出,姿态奇绝,仿佛随时准备拥抱天空。

“嗯,找到了。”他满意地点点头。

很适合上吊啊。

符玄脸又是一黑,但总算进入正题了,她倒是不好计较。

两人在树下的草坡上坐下。

符玄的脸色彻底放晴,她从食盒里取出一块织锦餐布铺开,一一拿出精致的吃食。

金黄油亮的糖炒栗子还冒着热气,几碟花样繁多的糕点小巧可爱,还有两壶晶莹剔透的酒,一壶是桂花酒,一壶是菊花酒,都是应节气的佳酿。

酒是甜的,带着花香,入口温润,更像是饮料。

符玄小口抿着,脸颊染上淡淡的红晕。

“陛下近来频频在幽州大兴土木,又将辽东与朝鲜纳入版图,如今幽州的地位,可比从前金贵太多了。”

她拨弄着酒杯随意地开口

“朝中那些人,生怕您乐不思蜀,忘了洛阳才是国都,已经上了多次疏了,都是催促陛下回京的。”

“他们懂什么。”

姜恒承剥了个栗子,吹了吹热气,塞进嘴里,含糊地说道。

他当然打算重修一下幽州的皇宫,就按照紫禁城规模来修。

倭国那边开采的白银已经到了一批,银元也开始绝赞产出。

正好借着这波大兴土木,把钱花出去。

不仅是他这里,全国各种水利包括国营工厂都要上马。

而幽州也不会是他定居的国都。

他依稀记得孙先生说过,如果只是想要中华核心领土就定都武汉。

如果想要秋海棠叶归于一统,那就定都长安。

但如果想要称霸亚洲,那就要定都伊犁。

当然,这是基于当时的形势,自然不能硬套在现在的大周身上。

但称霸亚洲和乃至全球啊,要不干脆去喜马拉雅山建皇宫算了。

姜恒承望着山下苍茫的景致,秋风萧瑟,万里霜天,他心中忽有所感,一段熟悉的词句涌上心头。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符玄奇怪地看着他,这词意境开阔,却也透着一股肃杀与苍凉,与眼下这悠闲安逸的氛围格格不入。

“这不是你写的吧?陛下心情这么好,怎么会念出这种词句?”

“符卿聪明。”

姜恒承一笑,将那点思绪抛开,“确实不是我写的,以前看书读过,恰逢重阳,觉得应景,便念了出来。”

话音刚落,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原来陛下和太卜大人在这里,让小女子一阵好找啊。”

只见停云手持折扇,袅袅娜娜地走了过来。

她今日穿了一身艳丽的红色宫装,衬得肌肤胜雪,那对毛茸茸的狐耳在发间微微颤动,顾盼之间,眼波流转,媚态天成。

姜恒承还没开口,符玄的眼刀子已经先飞了过去。

来人正是停云。

她巧笑嫣然,对符玄那几乎快要凝成实质的怨念视若无睹,莲步轻移,裙裾在秋草上划出优雅的弧度。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是小女子打扰了陛下和太卜大人的雅兴。”

她嘴上说着打扰,人却不见外,在姜恒承另一侧的盈盈跪坐下来,身段柔软得像是没有骨头。

那一身艳丽的红裙铺散开,如同一朵盛放的牡丹。

符玄捏着酒杯的指节微微收紧。

停云像是没看见她的小动作。

自然而然地拿起姜恒承面前空着的另一只酒杯,提起那壶温热的桂花酒,为他斟满。

酒液色泽金黄,注入白玉杯中,澄澈透亮。

她没将酒杯端在手中,眼波流转,望向姜恒承以及满地的吃食酒水,朱唇轻启婉转清唱。

“金粟堆盘琥珀光,茱萸暗缀红云裳。”

她的嗓音清亮又妩媚,像是山间清泉

叮咚作响,却又在泉水深处藏着勾人的旋涡。

符玄已经麻了。

这个狐狸精,真会见缝插针。

“好词,是鹧鸪天么?”姜恒承眼前一亮。

停云微笑接着唱

“三秋桂子香浮盏,九日黄花粉沁觞。

歌宛转,舞低昂,玉山倾倒又何妨。”

一曲唱罢,余音袅袅。

停云含笑的眸子始终没有离开过皇帝的脸,她钻进皇帝怀里将那杯盛满了桂花甜香的酒,缓缓递到他的唇边。

温热的酒气伴随着她身上传来的淡淡幽香,一同钻入鼻尖。

“今朝有酒须沉醉,莫待霜凋鬓上霜。”她吐气如兰带着一丝撒娇般的嗔怪,“总之不许伤感啦”

这一番动作行云流水,亲昵又自然。

他低笑一声微微前倾,就着停云的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温润香甜的酒液滑入喉咙,暖意四散。

“喂!你们在干什么啊!”

符玄的眉毛瞬间立了起来,她一把抢过酒杯,瞪着眼前这条巧笑嫣然的狐狸精。

好啊,自己辛辛苦苦准备的约会,就这么被你这狐狸精给搅了!

姜恒承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一把将气鼓鼓的符玄也揽进怀里。

秋日的暖阳下,清风拂过,树影摇曳,两个绝色美人一左一右靠在帝王怀中,一个气得脸颊通红,一个笑得百媚千娇。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别闹。”

“你是什么昏君啊,真是。”

“喂我明明也有干活的好么?很辛苦的。”

其实在后方这几个月皇帝也没闲着,北方已经划定了区域后,就剩下南方两个地区没有收回。

大理和安南。

所谓政治就是军事的延伸,姜恒承还是老一套两步走。

先政治后军事。

直接一封国书给了大理段氏与安南国主李天祚。

意思都差不多。

大理和安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领土,我现在幽州暴揍了一波野猪皮,你们赶紧归降。

混沌就要降临,我派大军来保护你们,主动来投我保你们富贵,不主动的看看契丹人和党项人是什么下场。

大理国王段正兴居然很体面就乖乖来了,对此姜恒承倒是没为难他,设宴款待。

宴席上,他很好奇问大理段氏的武学是不是六脉神剑?

段正兴表示没错。

姜恒承问能不能演示一下。

段正兴还以为皇帝想要那秘籍,都无语了:

你那大炮不比我那六脉神剑强多了?

大理国和大周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所以他的消息也相当灵通。

大周的强大远胜过大唐,而且此时的段氏已经被大理高氏架空了。

大理高氏五代为相,在朝野中堪比曹操。

使团过去后段正兴简直泪流满面,握着大周使者的手说:

“我早就想归顺大周了,请让我跟您现在就回去,面见天子。”

使者对此也不奇怪,直接就把段正兴接走了

这也是他这么丝滑就归顺的原因。

再不走,怕不就是要被姓高的整死了。

但总之,他还是打算拿出来给皇帝瞧瞧,但皇帝反而很好奇问他家里有没有孩子叫段誉的。

段正兴直接就是个摸不着头脑。

表示并没有。

很显然,虽然这个世界有武学,大理段氏也恰好有六脉神剑,但并没有段誉,也没有王语嫣。

姜恒承有些失望。

但总之,席间两人甚至交谈甚欢。

历史上大理国就是南中地区,孟获的地盘,其中就有不少汉人与少数民族居住。

姜恒承忽然想到诸葛亮征伐南中故事,便问:“大理国还供奉武侯么?”

段正兴起身严肃到:“岂敢不奉!

我大理村庄凡有人处,皆奉诸葛丞相为本主。

祭祀丞相庙宇数不胜数。

我大理江风寺至今还供奉丞相擒获孟获的石碑,香火至今不熄。”

姜恒承感叹:“武侯遗德,不想绵延至今,。”

皇帝册封段正兴为云南节度使的同时,也让段正兴转告各部首领,愿意封他们为归义将军,并且在云南设立官学,免费让各部子弟读书识字

还派了六千虎冠威卫以及一大批懂农学和太学士子以及各类种子护送去云南,教授云南各部人民最新的耕种之术。

他同时告诉段正兴,自己会在云南修建铁路加深两地的贸易。

同时希望各部首领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洛阳太学来,有什么困难一定要来找自己。

云南各部也是中国之民,他不会不管。

当段正兴离开幽州时,觉得自己简直是在做梦一样。

祖宗留下的这个空壳公司给他卖了个好价钱。

大理段氏还被保留了三百亲卫,其余军队都是大周将领,并且知府由大周委派汉官担任。

但名义上,他段氏还是云南的土司世袭节度使,吃着朝廷的俸禄。

看似好像和原来的傀儡没啥区别。

但比起被原来高氏那样架空要好多了,至少他不用担心大周天子会觊觎他云南王这个宝座,随时踹了他。

姜恒承让段氏继续留在云南当然是有考量的

他可不会学宋太宗那个窒息操作。

当年西夏归顺宋朝,凡是乖乖来汴京的,他居然全都用高官厚禄把人养在汴京城。

那么问题来了,愿意归顺中华的被你留在内地了,留在西夏本地的是什么呢?

全他娘是分裂主义分子。

说起来安南的使者,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怎么搞得?

他李天祚,不会真想找死吧?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123/4429225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