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无双小王爷 > 第84章:各有各的规则

第84章:各有各的规则


“两位大人皆是为国事筹谋,偶有分歧实属正常。”

太子眼见双方气氛剑拔弩张,唇枪舌剑间已隐现锋芒。

若再不适时上前劝解,只怕自家这位性烈如火的老丈人,当真要将右相气得晕厥过去不可。

于是太子赶忙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插入两人之间,微微躬身。

声音清朗如玉,又带着储君特有的沉稳气度。

“还望两位大人都以国体为重,暂且息怒,平心静气,好好商议才是。”

“哼,”迎接太子的是两声几乎同时响起,带着余怒的冷哼,音调各异,各自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不过好在太子的话终究有着分量,两人也只是从鼻子里哼出这么一声,便都强压着火气,缄口不言,算是给了储君一个面子。

见太子出声打断了二人的争吵,彻底结束了眼前这一场解乏的乐子。

一直高踞龙椅,同样在看戏的梁帝,目光终于微微转动,落在了太子身上。

声音平缓无波:“太子说说你的看法?”

太子闻声,先是转身,朝御座上的梁帝恭谨地行了一礼,动作标准,一丝不苟。

随后,太子目光从容地从殿内一众官员面上缓缓扫过,方才开口。

“儿臣认为,九弟所献之策,确有其精妙与可取之处,并非高谈论阔的空话。”

“然则,”太子话锋微转,语气变得更为审慎:“此策毕竟前所未有,乃开创之举。”

“若是未经斟酌,便骤然推行于四海,恐其细则与国情有所扞格。”

“届时,若如右相方才所忧那般,致使民间百姓误解朝廷本意,酿出不必要的风波,反倒不美。”

“故而,依儿臣浅见,”太子略作停顿,清晰地提出自己的方案。

“是否可先小范围地择取几处风俗各异,富庶程度不等之地,作为示范之区?”

“若试行之后,成效卓著,再视情形,逐步推广至全国。”

“此举一来,可遵循序渐进,予天下万民一个熟悉,接纳的过程。”

“不致令百姓骤然听闻,误以为朝廷即将陡然更易国策,转而大力抬举商贾之流,动摇本业。”

“这二来嘛,朝廷亦可借此试行之机,逐步摸索、积累施政经验,以便日后能更精准有力地实施管控。”

“避免因仓促推行一项全新政令,而朝廷上下却无旧例可循,无经验可依,最终导致施行不力,或是矫枉过正,施政用力过猛,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太子条分缕析,将其中利害得失娓娓道来,言辞恳切,思虑周详。

“臣附议!”太子话音落下,魏国公立即声若洪钟地率先表态,支持之意毫不掩饰。

紧接着,另外几位原本倾向于太子一系的官员,也纷纷出列,躬身附和。

“儿臣附议,”萧恒亦适时行礼,表示赞同。

与此同时,萧恒内心对这位太子兄长的评价,不禁又悄然拔高了几分。

不愧是由梁帝亲手栽培、寄予厚望的储君,说话做事,果然滴水不漏,老成谋国。

即便自己早已与太子通过声气,让太子深知此事若能按照预想推进,必能带来巨大收益。

可太子依旧能沉得住气,选择了更为稳妥,更显持重的渐进之法。

而非贪功冒进,企图顷刻间便全面铺开。

这份定力与远见,确非常人可及。

“嗯,”御座之上,梁帝闻言,不动声色地轻轻颔首,从鼻腔里逸出一声听不出喜怒的应允。

随即深邃的目光转而投向一直面色紧绷的右相吴文耀:“吴爱卿,你认为呢?”

吴文耀此刻面色有些难看。

先是抬首,飞快地掠了太子一眼,太子面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和微笑,令人如沐春风。

又迅速抬眼,偷偷觑向龙椅上的梁帝,只见此刻梁帝表情平静无波,如同古井深潭,窥不透丝毫情绪。

最后,吴文耀的视线几不可察地瞟向了站在太子身侧的萧恒。

萧恒静立一旁,神情淡然,仿佛眼前这场因他而起的朝堂争论,全然与他无关一般。

甚至在对上吴文耀投来,带着审视与复杂意味的目光时。

萧恒还很是从容地对其微微点了点头,唇角牵起一抹堪称友好的浅淡笑意,姿态做得十足。

吴文耀像是被那笑容刺到一般,迅速收回目光,垂下眼睑。

再抬头时,面上已恢复了惯常的恭谨神色,只是嘴角仍有些许僵直。

朝着梁帝深深一揖,开口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太子殿下所虑周详,老臣……认为此法极好。”

“臣等附议!”

眼见为首的吴文耀都已点头应承下来,剩余几位原本追随吴文耀,态度强硬的官员,彼此交换了几个眼神,自然也识趣地不再头铁硬扛,纷纷躬身,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这庙堂之上,天下攘攘,从来便没有恒久不变的敌人,唯有永恒流转的利益。

因此,在这金銮殿中行事,自有一套心照不宣的规则。

方才太子那一番言论,表面看来是主张稳扎稳打,谨慎行事,实则又何尝不是在给他吴文耀,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一个体面下台的阶梯?

天家没有选择凭借绝对权威,强行将新政瞬间推行全国,而是愿意择地试点,观察效果。

这便等于留足了时间与余地,让有人能够从容布置,缓冲应对,不至于立时三刻便让麾下产业遭受一些不必要的冲进,损及利益。

天家既已先行退让一步,展露了怀柔之意,若他吴文耀还不知好歹,执意要死扛到底,那便真是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了。

吴文耀官海沉浮数十载,岂能不懂这其中关窍?

也正是洞悉了这层深意,才就着太子递过来的这个台阶,顺势而下。

至于方才那番面红耳赤、几乎要撸袖抡拳的激烈争吵?

呵,大家都是为国事筹谋,心系江山社稷,讨论得激烈些,意见有所分歧。

不正是臣子忠君爱国,勇于任事的体现么?

再正常不过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408/5033453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