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平安模式的影响力
夜,黑得像一盆泼翻的墨。
张家村,死一样寂静。
只有风刮过破败的屋檐,发出鬼哭似的呜咽。
王富贵缩在墙角,借着窗户纸透进来的微弱月光,看着土炕上熟睡的女儿。
丫头的脸蜡黄,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嘴唇干裂起皮。
白天,她又因为抢一个发霉的窝头,被伪军的狗腿子踹了一脚。
“他爹,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饿死。”
婆娘的声音,在黑暗中幽幽响起,带着哭腔。
王富贵没说话,只是把手里那块藏了半个月的干饼,又往怀里揣了揣。
这是留给丫头的救命粮。
“我今天去镇上,听人说……”
婆娘的声音压得更低,像蚊子哼哼。
“说往东边走,有个叫平安县的地方,是八路军的地盘。”
“那里的人,不受鬼子欺负,不受伪军勒索,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面馒头。”
王富贵的心,猛地一跳。
白面馒头?
那是什么滋味,他已经快忘了。
“胡说八道!”
他低声呵斥,可语气里却没有多少底气。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地方?别是鬼子设的套,骗咱们去送死!”
“可他们说得有鼻子有眼!”
婆娘急了。
“说那里的八路军,有神仙帮忙,打仗跟砍瓜切菜一样!城里还建了什么厂子,女人进去干活也能挣大钱!”
王富贵沉默了。
这些传闻,他不是没听过。
村里几个胆大的后生,半个月前就偷偷跑了,说是去投奔平安县。
是死是活,没人知道。
可留下来,就是等死。
他看了一眼女儿,丫头在梦里咂了咂嘴,像是在回味一块吃不到的糖。
王富贵的心,像被一只大手狠狠攥住。
他猛地站起身。
“收拾东西!”
“去哪?”
“去平安县!”
王富贵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就算是龙潭虎穴,老子也得去闯一闯!总比在这儿活活饿死强!”
半个时辰后,王富贵背着一个破布包袱,婆娘抱着熟睡的女儿,一家三口,像三只夜里的耗子,悄无声息地溜出了村子。
他们不知道,这一夜,张家村有十几户人家,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去平安县。
去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寻找一线生机。
路,比想象中更难走。
白天躲在山沟里,晚上才敢出来赶路。
两天后,他们在一个岔路口,撞上了鬼子的哨卡。
探照灯的白光,像一把锋利的刀,在黑暗中来回切割。
王富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拉着婆娘和孩子,死死地趴在草丛里,一动不敢动。
一个日本兵打着哈欠,端着三八大盖走了过来。
皮靴踩在碎石上,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每一下,都像是踩在王富贵的心尖上。
他甚至能闻到那个日本兵身上传来的,一股浓烈的酒气和血腥味。
丫头被吓得浑身发抖,眼看就要哭出声。
婆娘死死地捂住女儿的嘴,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淌。
日本兵走到离他们不到三步远的地方,解开裤腰带,对着草丛撒了一泡尿。
温热的尿液,溅到了王富贵的脸上。
他屈辱地闭上眼,把头埋得更深。
那日本兵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晃晃悠悠地走回了岗楼。
一家三口,在草丛里又趴了足足半个时辰,才敢喘一口大气。
劫后余生。
他们绕了很远的路,终于躲过了哨卡。
路上,他们看到了更多的人间惨剧。
路过国统区的地界,苛捐杂税比鬼子还狠,几个穿着制服的官差,正把一户交不起税的农民往死里打。
路过日占区的村镇,十室九空,剩下的,也都是些麻木等死的老弱病残。
地狱,不止一处。
这些景象,没有让他们绝望。
反而,更坚定了他们去平安县的决心。
那个地方,成了他们唯一的念想。
又走了三天三夜。
王富贵的脚底板磨出了血泡,婆娘的嘴唇干得裂开。
怀里的干饼,早就吃完了。
就在他们快要饿晕过去的时候,王富贵看到了。
在前面山坳的入口处,立着一个木制的岗哨。
岗哨上,一面红色的旗帜,正在迎风飘扬。
岗哨下面,站着两个穿着灰色军装的年轻士兵。
他们的军装很干净,腰杆挺得笔直,手里握着崭新的冲锋枪。
脸上,没有横肉,没有匪气。
只有一股子王富贵从未在任何当兵的脸上见过的,精气神。
“到了……我们到了……”
婆娘的声音都在发颤。
王富贵也激动得浑身哆嗦,他扶着婆娘,一步一步,朝着那个岗哨走去。
还没走近,一个士兵就看到了他们。
士兵没有举枪,反而迎了上来。
“老乡,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声音很和气。
王富贵一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友善,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王富贵壮着胆子,结结巴巴地问。
“军爷……这……这里是平安县吗?”
那年轻士兵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是啊!这里就是平安县的地界了。”
他看了一眼王富贵一家狼狈的样子,又看了看他们怀里饿得昏睡过去的孩子。
“快!跟我来!前面就是接待站!”
士兵不由分说,从王富贵婆娘手里接过孩子,大步流星地就往山坳里走。
王富贵和婆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难以置信。
他们跟在后面,走进了一个小院。
院子里,几十个和他们一样拖家带口,衣衫褴褛的难民,正围着几个大木桶。
一个穿着干部服的年轻女同志,正拿着一个大勺,给每个人分发着热气腾腾的粥。
粥,是小米粥,熬得又稠又香。
旁边还放着一筐白花花的馒头。
“老乡,快过来喝碗热水,暖暖身子。”
那个女干部看到了他们,立刻招呼道。
一碗滚烫的热水,一个松软的馒头,被塞到了王富贵手里。
王富贵捧着碗,手抖得厉害。
看着碗里自己的倒影,看着那个馒头,眼泪,毫无征兆地就下来了。
不是假的。
传闻,是真的。
这里,真的有饭吃。
当王富贵一家人,跟着指引的民兵,真正走进平安县城的时候,他们彻底呆住了。
街道,宽阔平整,是用一种黑色的东西铺成的。
街道两旁,是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
更让他们不敢相信的是,街边的杆子上,挂着一个个玻璃罩子,到了晚上,那罩子会发光,把整座城照得跟白天一样亮!
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笑。
他们穿着干净的衣服,手里提着东西,看不出一点饥饿和恐慌的样子。
远处,传来一阵阵隆隆的机器声。
民兵告诉他们,那是纺织厂和钢铁厂,城里一半的人,都在那儿做工。
他们路过一所挂着“平安第一小学”牌子的院子。
院子里,传来一阵阵清脆响亮的读书声。
“b-o-bo,p-o-po……”
几百个孩子,穿着统一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跟着一个年轻的女先生大声念书。
王富贵的女儿,从昏睡中醒来,趴在父亲的背上,好奇地看着那些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
眼睛里充满了羡慕。
王富贵的婆娘,突然停下了脚步。
她死死地盯着街角的一家饭馆。
饭馆的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今天的菜式。
红烧肉,五分钱一碗。
白米饭,管饱。
那股浓郁的肉香,顺着风,飘进了她的鼻子里。
她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从逃出来的那天起,一路上所有的恐惧,所有的辛酸,所有的委屈,在这一刻,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哇——”
她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放声大哭。
王富贵也蹲了下来,抱着自己的婆娘。
这个在鬼子刺刀下都没有眨过一下眼的汉子,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怀里的女儿,被这阵势吓到了,也跟着大哭起来。
一家三口,就在这繁华热闹的街头,相拥而泣。
路过的行人,没有投来异样的目光。
只是停下脚步,安静地看着。
一个大娘,从篮子里拿出一个还热乎的煮土豆,塞到了丫头的手里。
“娃,快吃吧。”
“到了这儿,就到家了。”
“以后,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王富贵抬起头,泪眼模糊中,他看到了一张张善良的,带着笑意的脸。
这是重获新生的泪。
这一幕,只是平安县城每天都在上演的,一个普通的缩影。
城外,通往平安县的各条小路上,还有成百上千个“王富贵”,正拖家带口,满怀希望地,朝着这座光明的城市走来。
与此同时。
平安市政府,赵刚的办公室。
一份关于根据地人口激增,以及“平安模式”各项数据汇总的报告,正静静地躺在他的办公桌上。
赵刚看完最后一行字,久久没有说话。
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广场上,那些刚刚安置下来,正在排队领取救济粮的新市民。
他们的脸上,还带着风霜,带着疲惫,可他们的眼睛里,已经重新燃起了光。
“我们的道路,走对了。”
赵刚轻声说道。
转过身对身后的机要秘书,下达了命令。
“立刻起草一份报告,将平安经验的所有细节,原原本本,整理成文。”
“以最高密级,发往总部。”
“标题就叫——《关于在全根据地推广平安模式的可行性报告》。”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575/2311587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