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开局自曝,我带国家去亮剑抗战 > 第128章 平安日报

第128章 平安日报


平安市政府后院,一间最大的厢房被腾了出来。

屋子里的陈设被搬空,只在正中央,安放着一台半人高的,泛着金属冷光的机器。

这就是未来援助的小型印刷机,也是《平安日报》编辑部全部的家当。

赵刚站在机器前,用手轻轻抚摸着冰凉的机身。

他的身后,站着几个从部队里挑出来的,识字水平最高的宣传干事,一个个神情肃穆,像是即将奔赴一个新的战场。

“同志们,这里,就是我们的新阵地。”

赵刚的声音不大,却在空旷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我们的枪炮,能打下平安城。但要守住这座城,要让全根据地的人心都向着我们,就要靠它。”

他拍了拍印刷机。

“一张报纸,就是一杆枪。打进人脑子里的枪!”

赵刚亲自兼任总编辑。

第一次编辑部会议,就在这台机器旁边召开。

没有桌椅,大家就地坐下。

“报纸的名字,就叫《平安日报》。”

赵刚开门见山。

“内容,只有一个原则。”

他伸出一根手指。

“说人话。要让田埂上不识字的庄稼汉,听一遍就能懂。要让纺织厂的女工,听完就知道我们要做什么。”

一个年轻的干事举起手,有些犹豫地开口。

“赵政委,那理论文章呢?上级的指导精神,我们不刊登吗?这可是报纸的灵魂。”

赵刚看了他一眼。

“灵魂?什么是灵魂?”

他反问。

“让老百姓吃饱饭,是不是灵魂?让他们知道自己种的地,一亩能打三千斤土豆,算不算灵魂?”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们的第一期报纸,头版头条,就登这个!”

“特大喜讯:我县土豆亩产三千斤!——记王家集试验田丰收奇迹!”

这个标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太直白了。

直白得甚至有些土气。

可赵刚的眼神,却不容置疑。

“理论,要融化在柴米油盐里。我们的报纸,首先要让老百姓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是能看能摸,跟他们过日子息息相关的。”

三天后,《平安日报》创刊号,带着一股新鲜的油墨香气,被送到了城里各个角落。

报纸是免费的。

但大多数人,并不识字。

几十支由技校学生和识字积极分子组成的“读报队”,成了流动的宣传站。

城南,纺织厂门口。

午休时间,几百名女工围成一个大圈。

圈子中央,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孩,正拿着一张报纸,用她清脆的嗓音,大声朗读着。

“……王稼祥同志带头刨开第一垄地,金灿灿的土豆滚了一地,最小的都有娃儿的拳头大……”

人群里发出一阵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女工们听得入了迷,连饭都忘了吃。

报纸的内容很简单,没有一句空话套话。

头版是土豆丰收,二版是表彰纺织厂的生产标兵杨秀芹,说她带领姐妹们一个月织出了三千匹“拥军布”。

被点到名字的杨秀芹,正站在人群里,脸颊涨得通红,胸口像揣了只兔子。

周围的姐妹们,都向她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

那目光,比发了双倍工钱还让她高兴。

读报员清了清嗓子,继续念第三版。

“……城西的王麻子胡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在此提出严肃批评!卫生所的孙医生说了,再不整治,夏天就要闹瘟病……”

住在王麻子胡同的几个居民,顿时脸上一热,头都快埋进胸口里了。

人群里,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

“这报纸,还真敢说!”

“可不是嘛,王麻子胡同那味儿,隔着一条街都闻得见!”

“这下好了,上了报,看他们还好意思不打扫!”

一张薄薄的纸,第一次让平安城的百姓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身边的喜怒哀乐,照出了好与坏。

这张纸,在跟他们说话。

说他们听得懂的话,说跟他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的话。

当天下午,王麻子胡同的居民们,就自发地扛着扫帚铁锹,开始清理那条臭了几十年的街道。

傍晚。

李云龙拿着一张《平安日报》,走进了赵刚的办公室。

他把报纸往桌上一拍。

“老赵,你这玩意儿,有点意思啊!”

他指着报纸上的批评版块。

“比老子枪毙人还管用!以后哪个连的内务卫生搞不好,老子也让他上上报,丢丢人!”

赵刚笑了。

“这只是开始。”

从那天起,每天清晨,等着“读报队”过来,就成了平安城百姓们最期待的事情。

《平安日报》成了他们的眼睛,他们的耳朵。

通过这张纸,他们知道了,根据地又建了一所卫生学校,以后看病不愁了。

他们知道了,新来的步犁有多好用,明年开春就能分到自己手里。

他们知道了,外面的鬼子还在烧杀抢掠,而他们能安稳地生活,是因为有独立团的战士们在站岗放哨。

他们还知道了,有一个叫“新世界”的地方,那里的人民当家做主,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这些消息,像一滴滴清水,渗入了一片干涸已久的土地。

民心,这颗看不见摸不着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疯狂地生根发芽。

一股无形的,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在整个根据地凝聚起来。

这股力量,比钢铁洪流更坚固,比任何武器都更致命。

一个月后。

市政府会议室。

赵刚主持召开干部学习会议,总结近期工作。

会议开到一半,李云龙坐在角落里,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他扯了扯衣领,点上一根烟卷,狠狠吸了一口。

“我说老赵。”

李云龙粗声粗气地打断了赵刚的发言。

“这仗打完了,天天不是开会就是学习,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他一句话,说出了不少军事干部的心声。

打仗,他们在行。

可这天天坐着听报告,比让他们冲一次锋还难受。

会场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几个干部想出声反驳李云龙,却被赵刚抬手制止了。

赵刚没有生气。

看着李云龙那张憋得难受的脸,又看了看台下其他干部们的神情。

李云龙的这句抱怨,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

报纸,解决了大家“知道什么”的问题。

土豆和工厂,解决了大家“吃什么穿什么”的问题。

可精神上,光有认知是不够的。

就像一桌菜,光有主食,没有几道有滋有味的下饭菜,终究是单调的。

战士们浴血奋战,老百姓辛勤劳作,他们理应拥有更丰富,更有色彩的生活。

赵刚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看着李云龙,缓缓开口。

“老李,你说的对。”

“我们的战士和人民,不光要吃饱肚子,不光要识字看报。”

“他们,也该笑一笑,乐一乐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575/2311587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