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开局自曝,我带国家去亮剑抗战 > 第122章 第一碗解放饭

第122章 第一碗解放饭


平安县城的中心广场,天色将晚。

数十口硕大的行军锅一字排开,锅口蒸腾着浓白的热气。

米粥的香气,混杂着白面馒头特有的麦香,霸道地驱散了空气中最后一丝硝烟与血腥。

香气,像一只无形的手,抚平了这座城市紧绷了数年的神经。

杨秀芹穿着一身干净的干部服,手臂上戴着红袖章,正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大声维持着秩序。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锅里的粥管够,山一样的馒头也管够!”

她的声音清亮而有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踏实。

在她身后,战士和干部们亲自掌勺,将一勺勺滚烫粘稠的米粥,盛进百姓们递过来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碗里。

另一边,白面馒头堆成了一座真正的小山,热气缭绕。

百姓们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从广场中央一直延伸到街角,却安静得惊人。

没有人推搡,没有人争抢。

他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衣裳,许多人脸上还带着惊恐未定的神色,可那双眼睛,都死死地盯着前方那口冒着热气的大锅。

那眼神里,有对食物最原始的渴望,更有对未来隐约的憧憬。

队伍缓缓向前。

一个头发全白了的老人,佝偻着背,颤巍巍地将一个豁了口的陶碗递了过去。

年轻的战士给他满满地盛了一大勺粥,又拿了两个又白又大的馒头,小心地放进他怀里。

“老人家,拿好了,不够再来添!”

老人端着碗,看着碗里浓稠得能立住筷子的白粥,看着怀里温热的馒头,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满了泪水。

他没有立刻吃。

他转过身,面对着刚刚挂上“平安市临时政府”牌子的那栋小楼,双膝一软,竟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咚!”

一声闷响。

老人的额头,结结实实地磕在了冰冷的青石板上。

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老人没有起身,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哑着嗓子,哭喊出声。

“老天爷啊……”

“俺活了七十多岁……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安稳的饭啊!”

这一跪,这一声哭喊,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所有人的心湖。

队伍里,一个中年妇人看着手里的馒头,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她把馒头紧紧贴在胸口,仿佛那不是食物,而是失而复得的珍宝。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狼吞虎咽地咬了一大口馒头,香甜的味道让他愣住了,随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喊。

“娘!是甜的!这馒头是甜的!”

哭声,会传染。

压抑了太久的恐惧、悲伤、屈辱,与此刻劫后余生的狂喜、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交织在一起。

整个广场,成了一片泪水的海洋。

人们吃着,哭着,笑着。

这不仅仅是一顿饭。

这是尊严。

是希望。

是告诉他们,从今往后,可以像个人一样,堂堂正正活下去的新生。

广场的角落里,赵刚和李云龙也端着和百姓一样的陶碗,席地而坐。

李云龙一口气塞了半个馒头,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含糊不清地对赵刚说。

“他娘的,还是老赵你有办法。”

“这比老子带兵冲锋陷阵,管用多了!”

赵刚喝了一口热粥,暖意从胃里一直传到心里。

他看着周围那些洋溢着泪水与笑容的脸,轻声说。

“云龙,武器能打下江山,但只有这个,才能守住江山。”

他用下巴指了指那些自发地将食物分给更年幼孩子的百姓。

“人心。”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李云龙面前,举起手里掰了一半的馒头。

“叔叔……给你吃。”

李云龙愣住了。

他看着小女孩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眼圈竟有些发红。

他咧开一个难看的笑容,伸手摸了摸小女孩的头。

“叔叔有,你吃,多吃点,长高高!”

这亲昵自然的姿态,彻底融化了百姓与这支军队之间最后一丝隔阂。

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征服者,而是和他们同吃一锅饭的,自家的队伍。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用尽全力,嘶吼了一声。

“咱们的队伍万岁——!”

短暂的寂静。

随即,像是点燃了火药桶。

“万岁——!”

数万人的呐喊,汇成了一股撼天动地的洪流,在平安县城的上空激荡。

那声音,冲垮了旧时代的残垣断壁,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在这震天的欢呼声中,新政权的统治,被彻底巩固。

民心,这座最坚不可摧的城墙,在这一刻,被牢牢铸就。

欢呼声渐渐平息。

夜色,也深了。

百姓们心满意足地散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久违的,名为“安稳”的表情。

凌天,赵刚,还有刚刚忙完工作的杨秀芹,三人并肩站在广场的台阶上。

看着战士们开始默默地收拾锅碗,打扫场地。

“吃饱饭,只是第一步。”

赵刚的目光望向城市深处,那些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黑暗的区域。

“接下来,要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这日子,才算真正立住了。”

杨秀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干劲。

“赵市长,我已经统计过了。”

“城里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妇女,足足有三千多人。”

“她们没有田地,没有手艺,未来的生计,是个大问题。”

赵刚眉头微蹙。

这是一个比打仗更棘手的问题。

凌天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他忽然开口。

“我路过城东的时候,看到一座废弃的纺织厂。”

他看向赵刚和杨秀芹,目光明亮。

“厂房的主体结构还在,机器虽然旧了,但大部分都能修复。”

“我们有电,有技术人员,为什么不把它盘活?”

“让城里的女同志们都进厂当工人,用自己的双手,织出布,也织出她们的新生活。”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575/2311588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