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李秀芝: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傍晚。
四合院笼罩在初春微凉的暮色中。
韦东毅推开易家的屋门。
带着一身淡淡的疲惫。
也带着一个重大的决定。
堂屋里。
一家人正围坐吃晚饭。
暖黄的灯光下饭菜冒着热气。
老太太眯着眼,一小口一小口喝着粥。
易中海和一大妈低声说着厂里的闲话。
李秀芝挺着日渐明显的孕肚,细心地给奶奶夹菜。
看到韦东毅回来。
大家都露出笑容,招呼他赶紧坐下吃饭。
韦东毅洗了手坐下,拿起筷子。
却没有立刻动,脸上的神情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
却清晰地传遍了安静的堂屋:
“爸,妈,奶奶,秀芝,有件事要跟你们说。”
“厂里……交给我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我出一趟远门。”
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
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脸上。
“去哪?”
易中海放下碗,眉头微蹙。
直觉告诉他这趟差事不简单。
韦东毅顿了顿,吐出两个字:“香江。”
“香江?!”
几乎是同时,几声惊呼响起。
“香江?!” 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瞬间睁大了。
手里的勺子差点掉进碗里:
“那……那不是资本家待的地方?”
“花花世界,乱得很!”
她年轻时听过太多关于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故事。
潜意识里把香江视为“洪水猛兽”之地。
一大妈更是直接放下了筷子,脸上写满了忧虑:
“东毅啊!那地方……”
“听说都是资本主义,思想坏得很!”
“你去了会不会……会不会有危险啊?”
她的担心非常朴素直接。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
“资本主义”四个字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负面色彩。
李秀芝没有说话。
但下意识地伸手轻轻抚上了自己的肚子。
眼神里瞬间充满了不舍和担忧。
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
是她们母子(女)未来的倚靠和希望。
香江。
在那个年代普通人的认知里。
是那么遥远和陌生的存在。
充满了不确定性。
她不怕丈夫不回来。
她对韦东毅的忠诚和责任感有绝对的信心。
但“出远门”本身,尤其是去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
就足以让一个即将临盆的妻子心头发紧。
充满天然的、难以言喻的忧虑。
一时间,饭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担忧像一层薄雾,弥漫在易家温暖的灯光下。
这时,易中海深吸了一口气。
作为一家之主。
作为经历过风浪的老辈技术工人。
他明白儿子肩上的责任。
他拍了拍桌子,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好了好了!都别瞎担心!”
他看向韦东毅,眼神里是信任和鼓励:
“东毅现在是厂里的干部,是科长!”
“厂里能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他,去谈那么重要的设备!”
“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
他环视了一圈家人。
目光尤其在忧心忡忡的老太太和一大妈脸上停留了一下:
“组织相信他,我们当家人的更要支持他!”
“去香江怎么了?那是去工作!”
“是给国家、给厂里办事!”
“东毅脑子清楚,立场坚定!”
“组织上信任他,我们更要相信他!”
易中海这番话掷地有声。
充满了对组织的信任和对儿子能力的信心。
瞬间给家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李秀芝望向丈夫。
她眼中虽然仍有挥之不去的牵挂。
但那份信任重新占据了上风。
她轻轻握住韦东毅放在桌下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
“东毅,你放心去吧。”
“家里有我,我会照顾好奶奶,照顾好爸妈,更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
她的手放在隆起的腹部,传递着母性的坚韧:
“我和孩子们……在家等你平安回来。”
老太太看着孙子,又看看易中海。
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反对的话。
她布满皱纹的手在衣角无意识地摩挲着。
浑浊的眼里是化不开的不舍和牵挂。
儿行千里母担忧。
更何况是去那样一个在她看来“危险”的地方。
但她知道。
孙子已经长大了。
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有自己的事业和责任。
她不能,也无力阻挡。
一大妈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媳。
再看看沉默却明显忧心的老太太。
也只能把满腹的忧虑压了下去,喃喃道:
“那……那你在外头,一定要小心啊!”
“听说那边水土不一样,吃食也不一样,要当心身体……”
饭桌上的气氛缓和了一些。
但那份深沉的家庭之爱和对远行者的牵挂。
却更加浓郁地弥漫开来。
灯光下。
韦东毅感受着家人的担忧、信任和支持,心中暖流涌动。
同时也更坚定了要平安、出色完成任务的决心。
他知道。
他的根在这里!
他的牵挂在这里!
他的归途也必定在这里!
……
三天后,所有繁杂的手续:
介绍信、边防证、外汇兑换证明、以及与香江那边接洽单位的联络函!
都已办理妥当!
韦东毅作为带队负责人。
率领着一个由厂里技术科一名资深工程师和财务科一名精通账目的干事组成的三人谈判小团队。
正式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在这个年代。
从四九城前往香江,主要有三种方式:
最常见的是乘坐火车。
沿着京广铁路大动脉一路南下,抵达终点站广州。
然后再转乘汽车前往边境小镇深圳。
在罗湖口岸步行过关。
最终搭乘香江东铁线的列车进入港岛市区。
这条路线路程漫长,全程下来需要三天左右,但相对稳妥和经济。
其次是走海运。
先从四九城坐车到天津港,然后乘客轮南下。
穿越渤海、黄海、东海,最后抵达香江。
这种方式听起来浪漫,实则耗时更久。
风浪颠簸,一般需要六七天。
除非有特殊物资需要海运,否则很少人选。
最便捷的当属坐飞机。
但价格极其昂贵。
且班次稀少。
审批手续复杂。
对于轧钢厂这样的单位来说。
性价比太低!
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经过综合考量,厂里最终决定让韦东毅团队乘坐火车南下。
这也是韦东毅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远门。
离开四九城这座他逐渐熟悉并开始扎根的城市。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850/4431003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