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论功行赏
翌日,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琉璃瓦,洒入金碧辉煌的太和殿时,钟鼓齐鸣,声震九霄。
大武王朝的第一次正式早朝,开始了。
宋青书身着十二章纹的黑金衮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缓步走上那九十九级台阶,最终端坐于龙椅之上。
冕旒垂下,遮住了他的表情,却遮不住那股君临天下,睥睨八方的无上威仪。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开口,一股无形的压力便笼罩了整个大殿,让下方站着的文武百官,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昨夜宴会上的随和与亲近,仿佛是一场梦。
此刻的宋青书,是帝王,是这片天地唯一的主宰。
大殿之下,文武百官分列两班。
武将一列,以董天宝为首,身后是张无忌、常遇春、杨逍、范遥等一众悍将。他们一个个身形笔挺,煞气内敛,目光炯炯,如同蓄势待发的猛虎。
文官一列,则显得有些参差不齐。除了少数几个跟着宋青书从微末时一起走来的老人,大部分都是新近提拔或归降的。他们中的许多人,此刻正偷偷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龙椅上的那位年轻帝王,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敬畏。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那尖细的唱喏声响起,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早朝的重头戏是什么。
新朝建立,百废待兴,但最要紧的,是论功行赏!
这不仅是对过去功劳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利益的分配,关系到在场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果然,沉默没有持续多久。
以杨逍为首的文官集团,与以常遇春为首的武将集团,几乎同时出列。
“启禀陛下,臣等有本奏!”
宋青书看着下方两拨人,心中跟明镜似的。
“杨爱卿,你先说。”
“臣遵旨!”杨逍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奏折,朗声道:“陛下,如今我大武初立,国基未稳,当务之急,乃是安抚万民,恢复生产。臣以为,当效仿前朝,设立三省六部,分理朝政,并减免赋税,与民休息……”
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都是治国安邦的老成之言。
宋青书静静地听着,不置可否。
待他说完,宋青书才将目光投向常遇春。
“常爱卿,你呢?”
常遇春性格耿直,不像杨逍那样会讲大道理。他直接抱拳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天下虽定,但四海未平,北方草原尚有残部,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更有那天外神魔虎视眈眈!我大武,当以强军为本!臣请命,扩充军备,设立五军都督府,总领天下兵马,随时准备为陛下开疆拓土,荡平不臣!”
他的话音一落,武将一列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臣等附议!”
文官们则纷纷皱起了眉头。
一个要休养生息,一个要穷兵黩武。
这几乎是每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初,都无法避免的路线之争。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龙椅上的宋青书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宋青书的手指,轻轻地在龙椅的扶手上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众人的心头。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杨爱卿和常爱卿说的,都有道理。”
众人一愣,皇帝这是要和稀泥?
“治国,要文。安邦,要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缺一不可。”宋青书的目光扫过全场,“三省六部,可以设。五军都督府,也要建。”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朕要让你们明白一件事。”
“这天下,是朕,是朕身边的这些兄弟,一刀一枪,用命拼回来的!不是靠嘴皮子说回来的,更不是靠老天爷赏下来的!”
“所以,在我大武,军功,永远是第一位的!”
“轰!”
此言一出,武将们瞬间热血沸腾,一个个挺起了胸膛,眼中冒出精光。
而文官们,则脸色一白,心中咯噔一下。
完了,这位陛下,果然是重武轻文!
“传朕旨意!”宋青-书的声音,如同金石交击,在大殿中回荡。
“朕的师伯祖,董天宝!”
一直闭目养神,仿佛事不关己的董天宝,闻言睁开了眼睛,懒洋洋地出列。
“老臣在。”
他连“臣”都说得不情不愿,更别提下跪了。
文官们气得吹胡子瞪眼,宋青书却毫不在意。
“师伯祖为国征战,劳苦功高,更于北境独抗十万铁骑,力斩天狼魔神,护我山河无恙。此等盖世奇功,当为百官表率!”
“朕今日,册封董天宝为‘镇国武王’!世袭罔替!赐王爵金印,享超品待遇,见朕不拜,赞拜不名!”
“另,擢升为大武兵马大元帅,总领天下兵马!并将北方收降之十万铁骑,赐名‘天罚军’,由武王亲自统领,作为我大武第一支,也是最锋利的——亲卫军!”
话音落下,满朝皆惊!
王爵!
这可是开国第一位异姓王!
还是世袭罔替!
更恐怖的是,兵马大元帅,总领天下兵马!这意味着,大武所有的军队,名义上都要听从他的调遣!
这是何等的恩宠!何等的信任!
董天宝自己都愣住了。
他本来对这些虚名没什么兴趣,可听到“天罚军”和“亲卫军”这几个字,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这小子,是把最强的家底交给自己了啊!
“老臣……谢陛下!”董天宝难得地抱了抱拳,算是领了旨。
宋青书微微一笑,继续宣布。
“册封杨素为后,母仪天下!册封周芷若为贵妃!册封赵敏为淑妃!另,朕知淑妃智计无双,非寻常女子可比。特设‘镜衣司’,由淑妃总领,监察天下,巡查不法!凡镜衣司所到之处,如朕亲临!”
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立后不奇怪,可让妃子执掌一个听起来就权力大得吓人的“镜衣司”,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赵敏出列,盈盈一拜,眼中波光流转,充满了感动与柔情。
“册封张无忌为‘安国武侯’!领冠军大将军衔,协理大元帅,统领京畿二十万玄武军!”
“册封常遇春为‘忠勇武侯’!领征西大将军衔……”
“册封李善长为大武丞相,总领政务……”
“册封徐达为……”
“……”
一道道封赏,从宋青书的口中不断念出。
每一个跟着他打江山的人,无论文武,无论亲疏,都得到了远超他们想象的丰厚回报。
整个大殿,几乎成了封赏大会。
被念到名字的人,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出列叩谢皇恩,山呼万岁。
没被念到名字的,也都是一脸羡慕,心中暗下决心,日后定要为陛下立下不世之功,也好博一个封妻荫子。
宋青书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众生百态,心中一片平静。
就在封赏即将结束,气氛一片祥和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
“陛下,臣有异议!”
一名白发苍苍的御史,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他先是看了一眼董天宝,又看了一眼赵敏,最后痛心疾首地对宋青书叩首道:“陛下!自古以来,异姓不得封王,后宫不得干政!此乃祖宗之法,社稷之本!陛下今日之举,恐为日后埋下祸根啊!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他话音一落,立刻有几名文官跟着出列附和。
“请陛下三思!”
大殿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董天宝扛着刀,斜睨了那老头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危险的冷笑。
赵敏则是面无表情,仿佛没听见一般。
龙椅之上,宋青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只是淡淡地问道:“哦?祖宗之法?敢问这位爱卿,你说的,是哪家的祖宗?”
那老御史一愣,随即昂首道:“自然是历朝历代的圣君先贤!”
“那朕再问你,前朝,亡了。再前朝,也亡了。”宋青书的声音,陡然转冷,“他们的祖宗之法,保住他们的江山了吗?”
“这……”老御史顿时语塞。
“朕的江山,是朕自己打下来的!朕的规矩,就是大武的祖宗之法!”
宋青书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股恐怖的帝王威压,轰然降临!
“朕再说一遍,在我大武,军功第一!”
“武王,为国流过血!皇后,为国出过策!他们得到的,是他们应得的!”
“谁若是不服,可以!”
宋青书的目光,如同两道利剑,扫过下方那些脸色煞白的文官。
“自己去跟草原的狼神讲道理!自己去跟刘伯温的二十万叛军讲道理!”
“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他们的刀快!”
“朕把话放在这里,日后,谁再敢拿什么‘祖宗之法’来跟朕说事,休怪朕的刀,不认人!”
“噗通!”
那老御史,被这股杀气一冲,两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其他几个附和的文官,更是吓得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宋青书这番霸道绝伦的宣言,给彻底镇住了。
这就是新皇的威严!
不讲道理,只讲拳头!
敲打完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官,宋青书重新坐回了龙椅,语气也恢复了平静。
“好了,封赏之事,到此为止。”
“接下来,是第二件事。”
他的目光,落在了赵敏的身上。
“淑妃,朕命你,三日之内,将‘镜衣司’的架子搭起来。朕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刘伯温安插在我大武内部的所有钉子,一颗一颗,全都给朕拔出来!”
赵敏美眸一亮,立刻出列领命。
“臣妾,遵旨!”
宋青书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殿下百官,声音冰冷。
“朕给你们所有人,三天时间。”
“三天之内,主动去镜衣司自首的,朕可以既往不咎。”
“三天之后,若是让朕的镜衣司给揪了出来……”
宋青书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言中的凛冽杀意,却让所有心中有鬼的人,如坠冰窟,手脚冰凉。
新朝的第一把火,要烧起来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854/4423078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