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洪武大帝
“从帝王角度来看,李世民确实堪称明君。”
“至于更深的评价,我便不再多言。”
“他是否配得上一代帝王之名,大唐百姓自有评判。”
李长安虽为异界来客,手握外挂之力,可傲视群雄。
他无需顾忌他人颜面,但对那些力挽狂澜、保国护民的帝王,他仍心存敬意。
不过多评说,便是尊重。
——
当李长安话音落下,天机楼内顿时议论纷纷。
“天机公子都称其为一代明主,那定然错不了!”
“若李世民听闻此评,恐怕夜里都会笑醒。”
“原来大唐护国高人袁天罡竟是前朝遗留的陆地神仙!”
“看来,这些强盛皇朝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底蕴。”
“天机公子点评帝王,或许也能带出各朝护国强者,我们都很期待接下来会是谁。”
“前朝覆灭时袁天罡隐而不出,偏偏在大唐危难时现身,这不正说明李世民确有过人之处吗?”
“大唐帝王讲完了,下一位该点评谁?”
“我现在对这些帝王的事迹越来越感兴趣了。”
“天机公子,别停啊,继续讲!”
李世民的一生,真可谓波澜壮阔,辉煌非凡。
少年时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壮年时权谋果决,稳固江山;
晚年则励精图治,开创盛世。
起初,天机楼中不少武林中人对帝王生平并无兴趣。
他们留下,不过是忌惮天机公子的手段。
可随着讲述深入,他们渐渐发现——
这些帝王的起落沉浮,竟也蕴含着人生至理……
听罢大唐帝王的点评,众人不禁对下一位帝王的评述充满期待。
“一代明君?”
听完公子李长安对大唐帝王李世民的点评后,嬴政轻笑了一声。
李世民的所作所为,确实配得上“一代明君”这四个字。
暂且不论别的,光是看他能令大唐国运昌盛、百姓安乐,便足以称道。
当然,大唐王朝到底如何,嬴政并不关心。
他真正在意的,是李长安对他的评价如何。
此时,大明帝王朱元璋也在一旁感慨良多。
“能征善战,又能精通帝王之术。”
“有一刹那,我还真觉得,我与他颇为相似!”
朱元璋早便知晓,李世民能够将大唐推上九州巅峰,声名之盛,不逊于大明。
既然如此,他就绝不可能是个昏庸之君。
如今,再得天机公子一句“一代明君”,足以流芳百世。
不过,朱元璋与嬴政心思相同——
李世民为人如何,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
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在李长安口中,会得到怎样的评价。
天机楼中的议论声并未持续太久。
毕竟李长安还要继续点评其他帝王。
众人也好奇,九州天下其他皇朝的帝王,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又会如何被这位天机公子评说?
见众人渐渐安静下来,李长安微微一笑,随即开口道:“接下来,我要点评的,便是大明帝王,朱元璋!”
开启高级奖池需要八万多积分,而每次加成,更是需要整整十万。
要想将修为提升至武王境界,谈何容易。
修行之路,一刻也不能停歇。
当李长安说出第二位要点评的帝王之名后。
天机楼中,来自九州各地的武林人士,再次议论纷纷。
“李世民的人生已经如此精彩,那出身贫寒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又会如何?”
“李世民少年统兵,中年登基,励精图治,心机深远,手段凌厉,又是世家出身,尚且如此艰难!”
“一个出身乞丐的皇帝,人生经历又该有多传奇?”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的胡须,笑道:“轮到俺了!”
大明一众人等,皆露出期待之色。
在天机楼内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之后,李长安听到了许多关于朱元璋的讨论。
这位大明开国之君,出身卑微,白手起家,人生经历必然极为精彩,也定能为他带来不少天机点数。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开口:
“这位大明帝王朱元璋,出身于大明前朝一个普通百姓之家。”
“年少时,曾为地主家放牛。”
“那地主刻薄寡恩,每日享用山珍海味,却只给朱元璋吃些野菜馊饭。”
“一日,朱元璋赶着牛群来到灵秀山下。”
“忽然听到前方传来哭声,上前一看,只见一群人蜷缩在岩石下,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个个哭哭啼啼。”
“当时正值大明前朝,连年灾荒,饿殍遍野。”
“这一年又遇大旱,山上草木枯死。”
“牛群吃不饱,回去又要挨打。”
“可他们早已饿得连动弹的力气都没有了。”
“朱元璋登上山头,挺直腰杆,说了一句:他不让吃,那就自己动手。”
“于是杀牛分肉,众人得以饱餐一顿。”
“但牛被杀了,回去如何交代?”
“朱元璋召集众人,想出一个主意。”
“他让人飞奔到地主家中禀报:老爷不好了,那只大黑牛不知为何跑到悬崖边,他们正在拉它的尾巴,怎么也拉不回来。”
“地主一听,急忙上山查看。”
“只见朱元璋手中拿着一根牛尾巴,神色慌张地说道:”
“‘大黑牛眼看就要掉下去,我们拼命拉住尾巴,可谁知牛尾巴突然断了,牛便坠入深谷。
’”
“那地主虽奸猾,却也未起疑心,亲自走到崖边查看。”
“果然看到一只黑牛的头颅与皮毛。”
“然而,朱元璋也因此被地主抓住,五花大绑,游街示众。”
“只因那年灾荒严重,赋税繁重……”
“又有衙役上门来向朱元璋家催缴税款。”
“把家中仅存的稻种全都拿去喂马。”
“这简直等于断送了朱元璋一家老小的活路。”
“朱元璋听到消息,立刻飞奔回家。”
“父亲已自缢身亡,母亲卧病在床,气息微弱。”
“嘴里还在喃喃:‘完了,什么都完了!’”
“年少的朱元璋经历这般变故,双亲俱失。
他缓缓脱下上衣,盖在父母脚上,却一滴眼泪也没有落下。”
这位日后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年少便有如此沉稳心性,早已懂得人心与驭人之道,实属人中豪杰。
在李长安讲述完朱元璋少年经历后,
天机楼内顿时议论纷纷,甚至有人破口大骂。
江湖中人多出身贫苦,自然明白粮食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
“那地主真该死,干活拿钱,哪能如此苛刻!”
“更该死的是那些官差,开春正是种粮时节,竟把稻种拿去喂马。”
“这些狗官,才真该拉去喂马!”
“荒年之中,地主竟然如此富裕,可见压榨了多少百姓的血汗!”
“地主如此,官员更是喝人血、吃人肉,比畜生还不如!”
苛捐杂税比猛虎还可怕,权力之下的百姓,性命如同蝼蚁般微不足道。
这些话虽激烈,但场中众位高手却也只是当作寻常,毕竟在他们眼中,弱肉强食,本就是江湖法则。
嬴政站在李长安身后,眼神沉稳地说道:“这个大明皇帝朱元璋,不能小看。”
大明阵营中众人闻言,不禁背后冒出冷汗。
“陛下年少便有如此手段,果然配得上我大明王朝之主的身份。”
人群中,朱元璋低声叹息:“我们这些人,不过就是想活下去,吃口饭罢了。”
而一旁的袁天罡心中暗想:“这位九州共主之一,果然非同凡响。”
大明皇帝朱元璋虽出身寒微,却胸怀统御天下的野心。
……
在九州大陆的鬼族深处,一名秃头老者望着天幕中的天机楼画面,眼中闪烁着贪婪:“这帝王之魂,定是大补之物,说不定能助我突破至武王境界。”
话音未落,人影未现。
“黑山老鬼,你莫要自讨没趣,在九州大陆,”
“九大皇朝皆受天道庇护,仙人不得插手凡尘之事。”
“龙族虽已陨落,但气运未尽,你若想寻死,尽管一试。”
一位美艳妇人从黑暗中缓步走出,优雅地坐在鬼首之位上。
……
天机楼内,
众人情绪渐渐平息,等待着天机公子李长安继续讲述朱元璋如何一步步登上九州共主之位。
你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着系统面板上不断增长的天机点数,缓缓开口:
“大明皇帝朱元璋,二十四岁投身义军,历经大小战役无数。”
“征战十余年,四十二岁登基称帝,建立大明。”
“为稳固皇权,他亲手铲除昔日结义兄弟。”
“军权与政权皆掌控于他一人之手。”
“他重视科举制度,广纳贤才。”
“建国初期,以雷霆之策治国,迅速稳定局势,改善民生,也极大巩固了自身统治。”
“使大明成功跻身九州共主之列。”
……
“那时天下大乱,朱元璋曾为乞丐,也做过和尚。”
“数次从生死边缘挣扎归来。”
“让他明白,在乱世之中,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于是他回到故乡凤阳,率领七百人起义。”
“在与前朝军队的多次交锋中,救下无数百姓。”
朱元璋虽出身卑微,却怀有拯救苍生于水火的抱负。
随着李长安的话音落下,
天机楼内议论再起……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859/2253784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