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埋尸
苏晚萤的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划过,那条代表炉温骤降的曲线,像一道刻在七年前时间线上的伤疤。
47摄氏度,3分17秒。
她几乎是屏着呼吸,将这个时间差与另一份尘封的电子档案进行比对——静音协议会议的结束签章,与第一份被删节的尸检报告的归档时间,不多不少,正好是3分17秒。
巧合?
不,这是精心计算的同步。
死亡,从来不只是生命的终点,它更是一种完美的“掩盖”手段。
一种信息层面的终极焚烧。
她的思维加速运转,立刻调取了当年殡仪馆的骨灰去向档案。
记录显示,林秋棠的骨灰本应由家属领取,但签收栏上却是一个陌生的代号,去向则指向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地方——城西生态园。
最终的处理方式更是触目惊心:以“无主遗骸”名义,深埋于园区绿化带之下。
位置标记,冰冷而精确:37号树穴。
夜色如墨,城西生态园静谧得像一座巨大的坟场。
阿彩的身影如鬼魅般穿行在树影之间,她按照苏晚萤发来的加密坐标,很快找到了那棵孤零零的银杏树,树干上挂着“37”号的金属牌。
她没有犹豫,从背包里取出一罐特制的导电涂料,以树干为中心,在地面上迅速画出一圈圈复杂的环形刻痕阵列。
这些纹路并非随意涂鸦,而是模仿古代碑文的封印结构,一种用于引导和聚焦微弱生物电场的仪式性布局。
做完这一切,她将一枚微型录音笔用防水胶带裹好,小心翼翼地埋入树根附近的土壤中,设定为循环播放模式。
幽静的夜里,一个压抑而绝望的男声开始低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不想签……可他们说这只是流程……我不想……”那是杜志远的声音,被提取出的,最具“心理负荷”的一句话。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凌晨三点零七分,异变陡生。
37号银杏树的树干仿佛活了过来,粗糙的树皮缝隙中,开始缓缓渗出暗红色的粘稠汁液,带着一股泥土与陈腐血液混合的腥气。
那汁液并未滴落,而是像有生命般,精准地顺着阿彩画出的刻痕流动,在地面上汇聚、延伸,最终拼凑出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她说完最后一句话,我们才按下火化键。”阿彩迅速拍下照片,但更诡异的事情发生在第二天清晨。
生态园附近的居民区炸开了锅,许多人报警,声称整晚都听到地下传来模糊的低语,那声音不似一人,倒像是数十人挤在一起,用毫无感情的语调,一遍遍诵读着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如同在集体背诵一份厚厚的病历摘要。
阿彩再次潜回现场,她将高精度振动传感器探入土壤,屏幕上捕捉到的脉冲频率图,让她浑身血液几乎凝固——那波形,与资料库中林秋棠脑电波消失前最后一段的记录,完全一致。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小舟正对着满墙的监控屏幕,眉头紧锁。
他负责监控的城市地下水管网,正出现前所未有的异常共振,频率虽然微弱,却稳定得令人不安。
他迅速调出市政工程的旧图纸,当他将共振最强的生态园区域放大时,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那片区域的地下排水管路走向,竟然不是常规的网格或辐射状布局,而是一幅被巧妙隐藏起来的人体神经系统拓扑图。
图纸的角落里,设计师一栏签着一个熟悉的名字:周工。
这是上个世纪老城区改造时,由他主持设计的“仿生排水系统”。
小舟立刻调取了近一周的水压波动数据,一条新的线索浮出水面:每晚凌晨三点左右,37号树穴正下方的总管道,都会产生一次持续数分钟的微弱逆流。
他放大分析了逆流携带的水体样本报告,结果显示,其中含有微量的有机磷化合物——那是尸体防腐剂和某种强效神经压抑素混合后的独特残留物。
一个可怕的推断在他脑中成型:这整片地底管网,正在成为一条流动的、巨大的“记忆神经”,而那棵银杏树,就是接收和释放信息的突触终端。
得到消息的苏晚萤重返生态园。
这一次,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在那棵银杏树的根部,小心翼翼地采集了深层土壤样本。
回到实验室,她将样本放入高速离心机进行分离。
在最底层的腐殖土中,她发现了一些极其微小的半透明结晶颗粒。
将这些颗粒置于光谱分析仪下,结果显示其成分复杂得超乎想象:主体是高度钙化的细胞碎片,其中竟还融合着细微的碳化纸屑。
它们是“记忆结石”。
苏晚萤戴上防静电手套,将一枚结石放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
随着焦距的调整,结石内部的纹路逐渐清晰,那些看似杂乱的痕迹,在特定的角度下,竟然构成了一段文字,一段本该被彻底销毁的尸检记录片段:“……颅内压异常升高……组织切片未见外力所致损伤……疑似意识剧烈挣扎于生理死亡后遗留的神经元焦灼痕迹。”苏晚萤瞬间明白了。
沈默当年修改报告,并非是全然的屈服与背叛。
他用最专业的术语和最隐晦的描述,将真相编码,藏进了这份删节报告的字里行间。
他早已预见到了今日的追查,他将真正的验尸报告,埋进了“死亡”这片最深的土壤里。
最后的拼图已经凑齐。
阿彩再次站在生态园的中央,这一次,她手中拿的不是普通的导电涂料,而是一罐混合了周工神经结晶粉末与林秋棠骨灰残迹的复合涂料。
她仰头看着那棵沉默的银杏树,深吸一口气,举起喷枪,在粗糙的树干上开始喷涂一幅巨大的人脸轮廓。
那张脸双眼紧闭,嘴部痛苦地张开,而在舌苔的位置,她用极其精细的手法,填满了从蚁穴中收集的蚂蚁爬行时留下的“启”字轨迹。
当最后一笔落下的瞬间,整棵银杏树发出了不堪重负的**,猛烈地巨震起来。
树皮寸寸皲裂,从裂缝中喷涌出的不再是暗红汁液,而是海啸般的黑色泥浆。
泥浆中,浮现出数十个拳头大小的微型人形,它们全都仰着头,张着嘴,做着无声的呐喊。
黑色的泥流顺着地势向下,精准地汇入路边的排水沟渠。
泥流所到之处,一个个沉重的井盖内壁上,竟像烙印般浮现出猩红的血色文字:“你说她死得安静……可她的脑子一直在尖叫。”远处,一辆夜班快递货车正驶过跨越排水渠的桥面,司机没有注意到,桥下的水流在那一刻突然诡异地逆向奔涌,而在货车投映在水中的倒影里,无数张嘴正在与泥浆中的人形同步开合,仿佛在控诉着什么。
喧嚣和异象终将平息,但真相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
苏晚萤坐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城市的震动仿佛还残留在她的指尖。
她没有再去关注外界的骚动,她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面前显微镜下的那枚“记忆结石”上。
那段还原出的尸检记录只是表层信息,当她调整光线,用偏振光再次照射时,她看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在那些由钙化细胞和碳化纸屑构成的文字之下,似乎还存在着一种更加精密、更加规整的微观结构,它们像集成电路的蚀刻纹路,以一种超越人类现有生物学知识的方式,互相连接、延展。
它们不仅仅是在“记录”,更像是在……“运算”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9867/503394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