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娶妻变强,从无名小卒到九五至尊 > 第158章 山匪,义兵

第158章 山匪,义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山匪,义兵

第三日晌午。

一封盖着鎏金印的急信就被快马送到了中军帐。

王白展开信纸。

墨迹未干的字里透着一股焦灼。

京畿以南的黑石山脉,忽然冒出一股“山匪”。

短短半月就聚集了数千人。

不仅劫掠过往商队,还攻占了三个县城,扬言要“铲奸佞,分田地”,闹得南境人心惶惶。

“山匪?”

“我看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哪有山匪刚起事就敢攻城略地的,还起了这么个冠冕堂皇的名号。”

巴必烈凑过来看了一眼,嗤笑一声。

王白看向“黑石山脉”四个字,眉头紧锁。

那地方离李藩王的地盘不过百里,离皇城却有千里之遥。

正是朝廷兵力薄弱的夹缝地带。

司马策和李藩王刚逃回南地。

这里就闹起了“山匪”,未免太巧了。

“苏先生怎么看?”

王白看向坐在一旁翻农书的苏文远。

“老臣倒是听说,黑石山脉附近去年遭了蝗灾。”

“官府不仅没赈灾,反而加了赋税,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了。”

“这时候有人振臂一呼,自然一呼百应。”

苏文远放下书,咳嗽几声。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继续道:“但能把散沙似的百姓拧成一股绳,还敢公然对抗官府,背后定然有人筹谋。”

“你的意思是……”

“司马策需要乱局。”

苏文远眼神清明。

“他在南地根基不稳,李藩王又未必真心信他。”

“若是能借‘山匪’搅乱南境,逼朝廷调兵,他就能趁机在李藩王身边安插人手,甚至取而代之。”

王白点头,心里已有了计较。

太后的旨意写得明白。

让他以“巡查北境”为名,暗中南下调查。

“若真是山匪作乱便就地清剿,若是有幕后黑手……”

“查到底,揪出来。”

“我跟你去。”

“上次在皇城没跟司马策算完账,正好去南地会会他。”

巴必烈猛地拍桌,梗着脖子道。

“你留下。”

“北境刚补种了新麦种,需要人盯着。”

“再说,司马安还在营里,你得看好他,别让他给我惹事。”

王白按住他的肩膀。

提到司马安,巴必烈撇撇嘴。

那小子被关了些日子,倒像是转了性子。

天天跟着伙夫磨面,还学着写农书。

只是每次见了山字营的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张山,你带三百骑兵跟我走。”

“轻装简行,别惊动官府,我们先去黑石山脉附近的村子看看。”

王白转向张山。

.........

三日后。

王白的队伍换上了普通商队的行头,赶着几辆装着“货物”的马车,慢悠悠地进了黑石山脉边缘的柳树村。

村子里静得可怕,土路上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

不少房屋的门窗都破了,像是被洗劫过。

偶尔能看见几个缩在墙角的老人,见了他们,眼神里先是警惕,随即又黯淡下去。

“老乡,讨碗水喝。”

王白让张山停下马车,自己走向一个正在晒野菜干的老汉。

“自己舀吧,别乱碰东西。”

老汉抬起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他们半晌,才指了指院里的水缸。

王白刚拿起水瓢,就听见屋里传来孩子的哭声。

“官爷,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

“那些山匪……不,那些‘义兵’说要带我们讨活路。”

“可他们除了抢粮,什么都不会啊!”

一个妇人抱着瘦得只剩皮包骨的娃冲出来,见了他们,突然跪下来磕头。

“义兵?”

“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领头的是谁?”

王白扶起妇人。

“上个月来的,领头的叫‘黑风’,说是黑石山里的好汉,要杀贪官,分田地。”

“刚开始大家都信了,不少年轻人跟着去了,可后来……”

“后来他们就开始抢村子,说‘要成大事,就得先借百姓的粮’。”

“还说这是‘司马大人’的意思……”

妇人抹着泪,断断续续地说。

“司马大人?”

“哪个司马大人?”

王白心里一凛。

“不知道,只听他们私下里提过。“

“说那位大人在南边等着,等他们闹大了,就派兵来接应。”

“到时候让咱们都过上好日子。”

“可现在呢?粮被抢了。”

“壮丁被拉走了,这日子还不如以前啊!”

老汉插了句嘴,声音发颤。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远处,十几个手持刀枪的汉子冲了进来。

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腰间挂着块黑布,上面绣着个“义”字。

“又来一伙肥羊!”

“把东西都留下,人给我绑了!”

壮汉看见马车,眼睛一亮。

张山刚要拔刀,被王白按住。王白走上前,抱拳道:“这位好汉,我们是北境来的商人,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还请行个方便。”

“北境商人?”

“北境来的?”

“正好,黑风头领正缺些懂种麦子的人。”

“跟我回山,要是有用,就留你们一条命!”

壮汉上下打量着他,目光落在他腰间的龙鳞刀刀鞘上。

........

被“请”上黑石山寨的路上,王白看清了这伙“义兵”的底细。

大多是面黄肌瘦的百姓,手里拿着锈刀或木棍。

眼神里有悍勇,更多的却是茫然。

只有领头的几十个汉子,穿着统一的黑衣,动作利落,看着像是正规军出身。

山寨建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洞口用石头垒了墙,上面插着“替天行道”的大旗。

进了洞,王白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不仅有粮仓,还有兵器库。

甚至有间“议事厅”,里面摆着桌椅,墙上挂着张南境地图。

“黑风头领,抓了几个北境商人,说是懂种麦子的。”

壮汉把他们推到厅里。

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男人从主位上站起来。

看起来不像山匪,倒像个账房先生。

“北境来的?听说北境的麦子长得好,你们真懂种麦?”

这中年男人手里还拿着算盘,见了王白,眼睛眯了眯。

“略懂一些。”

“我们带着新麦种,本想卖到南地,没想到遇上好汉。”

王白不动声色。

“新麦种?”

“带上来我看看。”

黑风眼睛一亮。

张山解开马车上的麻袋,露出里面饱满的麦种。

正是太后赏赐的“耐寒高产种”。

“果然是好东西。这样吧,你们留下教弟兄们种麦,等事成之后,我分你们百亩良田。”

黑风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搓了搓,又闻了闻,忽然笑了。

“头领说笑了。”

“我们只是小商人,只想安稳做生意。”

“不知头领口中的‘事成’,是成什么事?”

王白拱了拱手。

“不该问的别问。”

“把他们带下去,看好了,别让跑了。”

黑风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

夜里,王白和张山被关在一间石屋里。

张山刚想撬锁,就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

是白天那个壮汉,手里端着两碗野菜粥。

“喝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别想着跑,这山寨四面是悬崖,插翅难飞。”

壮汉把粥放在地上,语气缓和了些。

“兄弟也是被逼上山的?”

王白拿起粥碗,没喝,只是看着他。

“以前是种地的。”

“去年蝗灾,官府逼税,把我儿子抓走抵税了。”

“我媳妇气病了,没钱治……黑风头领说能帮我救儿子,我就来了。”

壮汉愣了愣,叹了口气。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继续道:“你们真是北境来的?听说北境不打仗,还能种麦子吃饱饭?”

“是。”

“北境的麦子能堆成山,孩子都能上学,官府不逼税,还发粮种。”

王白点头。

“那都是好日子……咱们这儿,难啊。”

“我劝你们还是别想着教种麦了,黑风头领根本不是要种麦。”

“他天天跟南边来的人密谈,说什么‘时机一到,就杀进皇城’。”

“我看啊,是要打仗。”

壮汉眼里闪过一丝向往,又很快黯淡下去。

“南边来的人?”

“嗯,穿黑衣,骑着好马,每次来都跟黑风头领关起门说话,还送不少银子和刀枪。”

“我走了,别说见过我。”

壮汉说完,赶紧端起空碗。

等他走远,张山低声道:“三哥,看来真跟司马策有关。”

王白点头,指尖在石桌上敲了敲,道:“明天想办法混进议事厅,看看他们到底在筹谋什么。”

........

第二天。

王白主动找到黑风,说要“实地考察”山寨附近的土地,看看能不能种新麦。

黑风正愁没借口稳住那些被强拉来的百姓,立刻让壮汉带着他们去了后山。

后山确实有片荒地。

“这土不错,就是缺水。”

“得挖条渠,从山涧引水过来。”

王白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放在手里捻了捻。

“挖渠?”

“哪来的力气?”

“弟兄们都快没粮吃了,哪有力气挖渠。”

壮汉苦笑。

“没粮就更得种麦。”

“只要把渠挖好,种上我们带来的麦种。”

“不出三个月就能收一季,到时候大家都有饭吃。”

“不用再抢,不用再打仗。”

王白站起身,对跟来的几个百姓道。

百姓们面面相觑,眼里却燃起一丝光。

一个老者颤声道:“真……真能有饭吃?”

“我王白说话算数。”

“我是北境都护,朝廷派我来查这里的事。”

“你们要是信我,就跟我一起挖渠种麦。”

“要是还信那些‘义兵’的鬼话,继续跟着他们抢,最后只会白白送命!”

王白摘下头上的草帽,露出真面目。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214/111109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