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朱元璋:我也想阅兵
【“说到这里,朕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们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出师的名分。”】
【朱高灿在这个时候开口打断了满朝百官的议论声。】
【“那些没有将我大明朝放在心上的番邦小国,我们随时可灭,而且在灭掉他们的同时,亦可以极大的震慑宵小。”】
【说着,朱高灿的目光逐渐凌厉,背靠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朱高灿说话就是这么的有底气!】
【满朝文武百官纷纷跪服,高声歌颂朱高灿。】
【“陛下英明神武!宵小之辈必不敢放肆。”】
【“如此看来,我大明举行阅兵大典对维持大明百利而无一害,微臣认为,陛下可在日后多举行几次阅兵大典。”】
【闻言,朱高灿点了点头,这与他心中所想一样。】
【“嗯,不错,朕确实打算三年以后再举行一次,届时可以邀请更多的国家来观阅。”】
【“第一次阅兵那些国家未了解我大明之威我可以原谅,但是第二次呢?不管是什么借口,只要不接受我们的邀请,我们是否可以视其为不知好歹?”】
【“……”】
洪武位面,朱元璋正带着一众百官上朝。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心中逐渐升起一股热血。
朱元璋起了兴致,忍不住开口了:
“诸位,你们来看一看,咱们大明可不可以效仿一下咱的孙儿,也举行一个阅兵大典?”
在朱元璋开口后,堂下,李善长等人无不是陷入了沉思。
理智告诉他们朱元璋这一朝并不适合举行阅兵,但现在朱元璋正在兴头上,他们根本不敢提出与朱元璋悖逆的意见。
其中,唯有太子朱标站出来反驳了朱元璋的提议,
“父皇,儿臣认为不可。”
见是自己的好大儿朱标开口,朱月红并没有动怒,而是一脸疑惑的看向朱标。
“哦,标儿,此话怎讲?”
“父皇,我们这一朝与高灿那一朝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什么区别?”
朱标微微欠身,恭敬的为朱元璋做出分析。
“父皇,在高灿那一朝,周边最强大的瓦剌部已经被高灿所消灭,其余的那些小国与大明差了太多太多,可以说是大明一家独大。”
“而在我们这一朝,北方尚有未能肃清的北元余孽,他们雄踞北方,时刻对我大明朝虎视眈眈,意图取而代之。”
“我们的大明虽在实力上强于北元,但两者的实力相差并非不可逾越。”
“还有另外一点,我们武器的升级速度完全比不过高灿那一朝。”
“综合而看,若是我们不加任何的防范就举行阅兵,到时候很可能会对北元暴露出破绽,于我大明朝的发展不利。”
朱标分析的非常到位,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朱元璋在朱标说完之后,自己同样也是陷入了沉思,最终,朱元璋认可了朱标的说法。
“标儿,还是你看的透彻,咱孙儿的方法并不是所有朝代都可以模仿的。”
说到这个问题,朱元璋心中又产生了另外一个疑惑。
朱元璋看向朝堂下的一众大臣。
“诸位爱卿,你们说,除了咱大孙的那一朝,还有哪个朝代可以完成这阅兵一事?”
……
贞观九年。
李世民派出李靖、侯军集率军远征吐谷浑,击败吐谷浑主力,首领伏允自杀,伏允之子慕容顺归降唐朝!
至此,李世民已经灭掉了东突厥、吐谷浑两个边境的心腹大患,被周边各国恭敬的称之为“天可汗”!
现在李世民所治下的大唐来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这一天,李靖、侯军集二人班师回朝,李世民正设宴论功行赏!
此时,太极殿内。
在酒足饭饱、欣赏一番西域歌舞之后,李世民看着天幕中的朱高灿眸子凝了凝。
“承乾,看到天幕中神煌大帝即将举行阅兵大典,你有什么想法吗?”
闻言,正在欣赏西域歌舞的李承乾身子一顿,对上李世民的目光,李承乾开口道:
“父皇,我觉得,我们大唐也可以举行一次阅兵大典。”
“理由是什么?”
李世民发出质问,更像是在考察李承乾的能力。
对于这种考验,李承乾早已经习惯。
李承乾开口道:
“父皇,儿臣认为,现在在我大唐周边仅剩下西突厥、吐蕃、高句丽三个勉强称之为有一定实力的小国。”
“而这三个周边小国,在我大唐面前仍不足为虑,按照天幕中神煌大帝的说法,我们大唐至少领先这些国家两个级别以上。”
“故,儿臣认为,我大唐完全可以举行一次阅兵大典,将我大大唐国威远扬天下!”
“嗯,承乾,你说的很不错。”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回答非常满意。
“既然这样,我们也可以试一试,邀请周边的这些番邦小国来我大唐,一展我大唐的雄风。”
……
天幕中画面继续。
【“任务之事我们以后在谈,若是真有不堪教化的小国蔑视我大明朝,到时候我一定会将安排这种任务交给你们去做。”】
【在商讨完阅兵之事以后,朱高灿没有在阅兵这件事上继续深入。】
【对于阅兵,现在只需要一个大体的框架。】
【具体的阅兵事宜还要等到明年的四月份,还有半年的时间留给朱高灿去准备,现在的时间可谓是非常的充足。】
【在将阅兵之事揭过以后,朱高灿将本次朝会的真正主题放到了台面上。】
【朱高灿开口了。】
【“诸位爱卿之中不少大臣都是与朕一同在应天起事,跟随朕有一段时间了。”】
【“过去的那些年里,朕已经在应天推行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并且颇具成效,现在朕打算以应天的改革为基础,借此辐射整个大明,诸位谁有意见?”】
【说完,朱高灿的眸子扫过堂下的群臣,群臣无不侧目,不敢与朱高灿进行对视。】
【尤其那些原本身处顺天府的大臣,对于朱高灿的改革心中并不情愿。】
【但此时此刻,朱高灿刚刚登基,正是需要杀鸡儆猴树立威严的时候,谁都不敢在这一刻与朱高灿做对。】
【于是乎,一众大臣纷纷出声附和朱高灿。】
【“禀陛下,微臣没有意见。”】
【“应天的改革已经具有了成效,此改革对我大明朝有利,微臣认为,陛下可进行改革!”】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513/4433567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