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皇登基,天下同贺!
天幕要出现了!
众人惊讶不已!
自天幕出现以后,这还是天幕之人第一次如此的准时出现。
以往那一次青衫人影说明天见的时候,第二天可以看到天幕?
从来没有过。
每一次,天幕都要隔上十天半个月再重新出现。
这一次青衫人影竟然如此的准时,这如何不让人惊叹。
很快,天幕中,青衫人影的身子逐渐显现出来。
不用多说,依然是那套雷打不动的青衫外加一把写有一个“明”字的折扇。
青衫人影摇着折扇,并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开口了:
【嘎嘎嘎,没想到吧,我今天会这么的准时,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
【没办法!穷怕了!】
【每次在那几万平米的床上醒来,再看看自己那仅仅比银行卡号长那么亿点点的账户余额,你们知道我有多么内耗吗?】
【好在,现在抖音已经是我的了,虽然一点礼物都没有,但我这属于是给自己打工。】
【未来可期!】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今天的主题。】
青衫人影照例说了一大堆旁人听不懂的事情,紧接着便继续昨日的话题讲了起来。
【在昨天,我们讲到,明太祖朱元璋出现在太庙之中,命朱高灿隔日便举行登基大典。】
【我们的神煌大帝耐心的听取了朱元璋的建议,登基大典即将举行!】
【至于在登基大典上发生了什么,诸位请看!】
青衫人影说完,身影逐渐变淡,直至彻底消失不见。
一段崭新的画面的出现在天幕中。
【紫禁城!】
【这里是朱高灿登基的第一站。】
【在这里,朱高灿已经命令百官搭设好了祭祀台,朱高灿将在这里完成告天与祭祖仪式。】
【此时,城楼之上,朱高灿身着祭服,手捧着一尊金灿灿的酒爵,其中装着稻米酿造的米酒。】
【朱高灿昂首挺胸,一步步的来到来到了城楼的最高点,一尊青铜大鼎正静静的杵在那里,鼎内一团烈火正在翻涌。】
【朱高灿在那青铜大鼎面前,跪了下去。】
【无数大臣在城楼下观礼,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大气磅礴之感!】
【在大臣们期待的目光之中,终于,朱高灿开口了!】
【“臣!朱高灿!叩告天穹、日月、山川、以及历代皇祖之陵寝!”】
【“昔年皇考起于淮右,扫灭群雄定鼎大明,创下万世基业,恩被四海!”】
【“然,朱祁镇继位之后,重用王振之流,害我大明五十万精锐尽折土木堡,后,朱祁镇残害亲弟、致使朱祁钰英年早陨!”】
【“在此之后,朱祁镇重用石亨之流,妄图置高灿于死地!”】
【“高灿若束手,不独自身难保,恐先皇辛苦创下的大明社稷,亦毁于奸佞之手!”】
【“高灿无奈,只得举‘靖难’之旗,奉天讨逆!”】
【“幸得上天庇佑、先祖垂怜,高灿方能扫除祸根,入承大统。”】
【“今日高灿登极,非为一己之私,实为继承皇考遗志,续大明正统,建元——神煌!”】
【“伏惟列祖列宗鉴察高灿一片赤诚,护佑大明江山永固,万民安乐!”】
【“高灿谨以清酒敬献,伏惟尚飨!”】
【朱高灿说着,将自己手中高举起的酒樽缓缓下抬,慢慢的倾倒在了大鼎跟前。】
【这个时候,在朱高灿面前,两个身着黄袍的身影逐渐显现。】
【正是特地来此参加朱高灿登基大典的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
【“咱的好孙儿,快快请起。”】
【朱元璋一脸亲切的搀扶起朱高灿,眼中满是对儿孙的满意。】
【朱棣则站在朱元璋身后不远处,同样一脸温和的看向朱高灿。】
【“高灿,好孩子啊,大明交到你的手里,我放心!”】
【闻言,不等朱高灿接话,朱元璋忍不住先是推搡了一下朱棣。】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紧接着道:】
【“这里有你什么事,今天来的时候我们不是说好了,你就在那里看着就行了,插什么话?!”】
【朱棣撇了撇嘴,没有接朱元璋的话,但身体却是很实诚的后退了两步。】
【没了朱棣打扰,朱元璋也开始了此行的正事。】
【只见,朱元璋在自己皇袍中摸出一锭玉玺,毫不迟疑的放到了朱高灿的手里。】
【“高灿,咱不想说多余的废话,也不会说煽情的话。”】
【“总之,咱就说一句话,未来的大明的是你的,一定要将我大明朝的百姓放在心上,切不可辜负了我大明朝的百姓!”】
【朱高灿红着眼,用力的点了点头。】
【“皇爷爷,我听您的,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孙儿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必然会将我大明打造成一个万国……天朝上国!”】
【见朱高灿应允,朱元璋很是欣慰的拍了拍朱高灿的肩膀。】
【“好孙儿,有你这句话,皇爷爷就放心了。”】
【朱棣同样对朱高灿报以认可,微笑示意朱高灿。】
【紧接着,朱元璋二人不再逗留,在将要做的事情交代给朱高灿之后,二人的身形逐渐变淡,最终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了天地中。】
【“高灿,好好干!”】
【……】
【很快,登基前的告天与祭祖仪式选考完成。】
【朱高灿与一众大臣移步奉天殿。】
【登基大典正式举行!】
【不过,相较于之前的告天与祭祖仪式,有朱元璋二人出现为朱高灿撑场面,登基大典就平淡了许多。】
【由于此番朱高灿登基过于匆忙,并未有各国的使臣前来为朱高灿祝贺。】
【登基大典按照惯有的流程举行。】
【朱高灿在奉天殿接受百官的朝拜,之后由各位官员上奏一书名为“劝进表”,劝朱高灿登基。】
【在朱高灿象征性的推辞了两次大臣的劝进之后,朱高灿实在是拗不过大臣们盼望他登基的热忱之心,一脸不情愿的坐上了那象征着至高皇权的龙椅!】
【“唉,你们……众爱卿平身吧,自今往后,共辅社稷,以固邦本!”】
【自此,朱高灿于永乐三十九年十月登基,年号神煌!】
【与此同时,一道消息由顺天府传到了大明各地——】
【“新皇登基,天下同贺!”】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513/4438229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