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现实


“下笔定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才把这好名次稳稳攥在手里!这日后定然能再度金榜题名,前途无量!这般福气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衙役语气真诚,使出浑身解数夸赞。

程柯听此表情淡淡,道了一声谢就回走。

管事在旁也道了一声喜。

今日商州会馆管出了大风头,同出案首和亚元名头的学子,这可是头一遭!

平日里都是乡试,西安府的学子稳稳压汉中一头,今日可算是扬眉吐气。

院试分为正试、复试两场,为防止作弊,通常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来评卷。

正试录取人数为通常为最终录取秀才的一倍,复试会再筛掉一半考生。

两场考试取综合排名,通常会有些许出处,但不多。

衙役这回没有出走,继续通报接下来的名单。

宋虎此时已经在外头,不过这衙役堵着大门,他没法进去。

只能在外面一边着急,一边听着周围百姓的羡慕喝彩声。

“恭喜汉中府考生卫嘉祥,高中第六名!”

卫嘉祥立刻起身上前,他穿青布长衫的青年,脸上带着淡淡的喜色。

管事在一旁,笑着迎上去:“卫相公,快接喜报!”

衙役等卫嘉祥接了报单、递过喜钱,说了一些好话,回头望了一眼后面的衙役。

几声铜锣响,衙役道:“恭喜汉中府考生庞衢,中第十二名!”

“恭喜汉中府考生唐鹏煊中第二十七名!”

“恭喜汉中府考生谭昊中第三十一名。”

“恭喜汉中府蒲城县考生赵远,中第三十五名!赵相公在吗?”

人群里一阵骚动,片刻后一个戴方巾的书生挤出来,连连对衙役作揖:“在!在!劳烦差爷通报!”

衙役念完赵远的名次,收了礼金后时随口解释:“各位相公莫怪咱按名次倒着报,规矩就是先捧案首、再顺名次,既是尊礼数,也让大伙儿先沾沾榜首的喜气!”

众人自然知道,不过眼下更着急的是衙役这般可不就代表后头没人了。

这才中了七名,会馆里可是有三十多位读书人。

有人激动上前问道:“差爷,可是通报完了?”

“是也!”衙役点头。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在场三十余名考生,其中皆过了正试。

三十余人只有七人过了复试,五取一。

纵使知道残酷,可赤裸裸的现实面前,依然有些人接受不了。

衙役解释了几句,随后骑着高头大马离开。

有人不死心前往试院,榜单上数只有四十人。

其中二十三人出自西安,十一人出自汉中,仅六人出自兴安。

正试过了近百余人,复试竟然连半数都不到。

前来之人几人皆失魂落魄,败兴而归。

宋溪复试一过,得了头名,此时是名副其实的院案首。

得到的热情比昨日更甚,围拢道贺,以至于到府衙差役上门递帖时才得空喘息。

差役道:“宋相公,这是大人亲发的入泮宴请柬,定在三日后巳时,于府学明伦堂开宴,您可记好时辰,莫误了。”

宋溪颇有些感激,双手接帖,躬身致谢道:“多谢差役大哥告知!三日后巳时,学生定准时赴宴。”

差役态度温和回应,没着急走,又从怀里掏出几封请柬。

按照名次排序,一个一个的送到中榜的新秀才手里。

雷厉风行送完,动作利索离开。

入泮宴是由官府为新录取的生员举办的小型庆贺宴,不过此宴会不同于为举子举办的鹿鸣宴。

并非每年中秀才之后都会举办。

请柬的出现,分散了一些注意力。宋溪得以脱身,回到住屋。

宋虎这时才找到机会开口,他道:“哎呀,还是没跑过骑马的。我刚才被拦在了外头,想跟你说点啥,那些人也忒热情了。”

他都插不上嘴,憋闷的慌。

宋虎继续道,“那啥,小宝啊。”

“我过去那边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名次,你那几个同乡除了话少的,那个长得俊一些的……就是去了别家书院的燕元思,除了他中了三十七名,旁的都没有名次。”

宋虎不爱读书,不过后来接触的生意多了,自然而然能识一些简单的字。

至于现在,娶妻之后因陈玉莹的影响,他现在懂的字多了不少。

“陈博实?”宋溪问道。

宋虎道:“没,这可是我小舅子,我不得仔细多看几遍。不过这是真没中。”

宋溪点头,方才与人交际话说太多他此时有点犯倦。

陈博实的学问还算不错,比辛宏胜还要好一些。不过这次院试,题目不同以往,落榜在意料之中。

如今平阳县以及岐山县都还在主教八股文,论说涉猎极少。

而此次院试,大部分题目核心是考验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深度与结合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前者或许还能奋力一搏,后者那真是摸瞎抓黑。

宋溪与他们受到同等教育,自然能够深切的体会到其中的差距。

想要锻炼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需要观察实践”与“经世致用”。

其中之一就是深入生活体察民情。

通过日常接触社会底层,如与农夫聊农事、与商贩谈商贸、与小吏论政务,观察赋税、徭役、水利等民生问题的实际运行。

接触社会底层,宋溪并不需要刻意去做,身边比比皆是。

而关于民生的实际运行,宋溪曾经几次路途中都会留意陕南栈道修缮对商旅的影响。

如往返汉中,再如这次来往西安。

他也会在“地理书”上记下路过的每一处地貌,山是如何?

行走时,路是如何?

偶遇行人,或借宿村庄,人又是如何?

这些也给了他极大的帮助。

宋溪会珍惜身边的每一处能增加底蕴的机会,到处与人结交借书也是如此。

农家子为何难考取功名,不外乎就是穷,没有家底。

读书需要钱,读好书更需要钱。除了钱便是人脉。

宋溪不断的研读能接触到的一切经世典籍与案例,但除了读《四书》《五经》,他还会钻研《资治通鉴》《盐铁论》等记录历史得失、现实治理的典籍。

这些书籍,他自然无法全部买下,这时就需要靠人脉。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516/4390310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