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钱能通神
无数商贾眼神亮了起来,他们或许读过书,认识字,但是那些夫子们不会给他们讲的这么深。
原来买卖不仅仅是货物,是一切可以衡量价值的东西,只要能感触到的东西,都会有属于它的价值。
而作为商人,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它的价值,并且持续不断的投入,最终将他以天价卖出去。
这就是钱能生财,钱能通神,钱能解决人生99.99%的烦恼的本质!
历朝历代懂货殖的大佬们,则是在细细的品味着《资本论》中关于利润的解释,赤裸裸的语言却点明了事情的本质。
齐桓公时期
管仲作为齐国的称霸天下的推手,他的眼神越来越亮,那层商贾之道窗户纸被捅破了。
以如今齐国的势力,不足以以武力统一天下,但是未尝不能用其他方法称霸天下。
齐国盐利天下尽知,但大多都是各自为战,且齐国各贵族之间也是矛盾连连。
若是以国家名义亲自下场,统一齐国的盐价定价权,统一出货,统一分配利润。
若是再辅以诚信设立坊市,保证其他诸国商贾的利益,吸引天下商贾前来齐国经商,
到时候天下诸国的钱财都将流入齐国,齐国以天下之利养齐国之兵,强齐国之国力;
至此齐国将一跃而成天下至强,霸业可成矣!
管仲心中已然有一套成熟的思路,现在他要去找好基友鲍叔牙和齐桓公进行商议,将这份齐国称霸计划书实行下去。
汉武帝时期
作为刘彻首席财政官的桑弘羊,现在是眼神精光四溢,他表示他悟了。
天下何物不可卖?钱能通神懂不懂!
每一个能被形容的商品都有属于它的价值,如果你没有找到它的价值,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发现它的卖点在哪里。
作为已经快要被刘彻逼疯的搞钱小能手,桑弘羊为了给刘彻搞钱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将毕生所学都用上了,但搞钱的速度还是跟不上刘彻花钱的速度。
现在桑弘羊知道自己还是局限了,既然吕不韦可以将秦王奇货可居。
那自己为了给陛下搞钱,何尝不能借陛下的名义一用,毕竟搞来的钱也全部是花在陛下的身上。
桑弘羊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再联想到陛下最近又下达的搞钱目标,他决定彻底不当人了。
“陛下,臣桑弘羊有事启奏,请陛下决断。”
“讲!”
刘彻下意识的道,作为一个下达目标的主,刘彻并没有想的很深。
他只知道每次只要给桑弘羊下达搞钱目标,到期之后桑弘羊自然会把足额的钱交给自己。
至于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剥削,那关我刘彻什么事情,朕能剥削你,那是看的起你。
你若是钱不够,被剥削的爵位没了,那只能说明你的钱太少了,甚至都不够给朕支援打匈奴,你说你这爵位没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陛下,臣恳请陛下赐下几幅墨宝,一些您用过的丝绸瓷器,臣打算在长安举办一场商贾交流会,看看哪位巨商有福气沾沾您的龙威。”
随着桑弘羊的话音落下,整个朝堂为之一静,所有人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桑弘羊。
你桑弘羊要不要听不听你在说什么?你这是想将陛下的东西拿出去卖,你这是在欺君犯上!
“桑弘羊,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刘彻回过神直直的盯着自己的首席财务官。
他不明白今天桑弘羊是怎么了?难道他不知道这些是大不敬吗?
“陛下,臣能保证此次商贾交流会,可以为陛下筹措到一次出击匈奴的钱。”桑弘羊仿佛没听到一样回答。
“咳咳,此话当真?”
刘彻瞬间将刚刚的质问抛之脑后,他亲爱的首席财政官大人,刚刚朕的声音是不是太大了。
“臣用脑袋担保。”
听到桑弘羊的保证,刘彻的眼神把桑弘羊都快要融化了,羊羊,朕爱你呦。
“桑卿,这些够不够啊,需不需要朕的私人刊印什么的,这些朕都能提供。”
“谢陛下,若陛下能提供就更好了。另外,臣还有一事向陛下陈述,这件事需要大将军的配合。”
“好,你快说,朕替卫青答应了。”
刘彻此刻对桑弘羊的爱是100分有120分,桑弘羊的什么要求他都能答应,卫青也好奇的看着这位桑侍中,想听听有他什么事。
“陛下,臣想肯定下次大将军出击匈奴,将那些俘虏的匈奴都带回来,那可是一笔无法想象的人力财富。
不论他们是代替百姓来做徭役,修建陛下的陵寝等,都是上好的劳动力财富,此乃陛下向万民施恩的仁政。”
桑弘羊说完之后默默的退后,将时间留给了刘彻,就看陛下敢不敢接下这个可能带来骂名的政策。
刘彻眼神不断闪烁着,他明白了桑弘羊的意思,匈奴人是一件货物,一件可以用来交易的货物,某种意义上否定匈奴作为人的权力。
想了许久,刘彻再三评估之后觉得这点骂名他担负的起,他决定干了。
“卫青,桑卿的话你也听到了,就按照桑卿的意思办,给朕狠狠的抓,这都是朕的钱!”
2000年后,后人将这次谏言称之为“汉帝国迈向世界的第一步之匈奴人的消失”!
永乐年间
朱棣的首席财政官夏元吉同样悟道,作为与管仲、桑弘羊一样的理财高手,他结合大明的具体国情,制定了符合大明的政策。
“皇上,臣夏元吉有几条关于下西洋的建议,望皇上采纳。”
“夏卿,有事你就直接跟老头子说,作为朕的户部大管家,你对下西洋有什么建议?”
同为爱打仗的皇帝,尤其是喜欢御驾亲征的马上天子,他们可以对任何人臭脸。
但是面对自己的搞钱小能手时,态度那叫一个和蔼可亲。
“陛下,下西洋乃国家必行之策,臣觉得现在的下西洋规模太小了,朝廷需要扩大规模,应成立属于朝廷的3~5支船队。”
朱棣闻言掏了掏耳朵,他怀疑自己有没有听错,虽然通过天幕知道海洋上有巨大财富。
三宝也用事实证明了此点,但是船队毕竟花费巨大,而且稍有不慎遇到海上巨浪就会全船队覆灭。
所以朝廷现在建立船队还是很谨慎,只扩张了1支船队。
现在自己的户部尚书是不过了?还有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890/4429170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