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还讲不讲‘礼‘啊!
何有光自是不明白‘导游’是何意,但能感觉到这位年轻不像话的大将军很不满意,心底顿时慌张了起来。
尤其是因他不满意的情绪,被周围站成两排军中将校捕捉到,然后目光死死盯着他,犹如实质的杀意流露,就是杀惯了人的那种,盯着别人脖子看,一股凉意出现在脖子上的感觉。
而如今,就不是一道那种凉意,而是感觉自己就要凉透了,毕竟弄死压,只是其中一个人动动手指也就够了。
如同蝼蚁的感觉,让他身体微微颤抖.....
“唉,你们做什么?”李牧出声扫了一眼将校道。
然后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让他走吧。”
在这年头,权利可不是一次小小的任性,而是本就非常任性,任性到上位者对下位者生杀予夺几乎是毫不掩饰的。
就好像在天竺,高种姓看到一个低种姓不顺眼,直接就杀了,还要向他的家属索要赔偿,因为脏了他的手。
李牧不喜欢以势压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欺压良善,虽然他,瞅着这个海商也不像善茬,毕竟能在海上跑总也要有两把刷子或者杀人的。
进了广州,到时候找人好好调查一下人口就好了。
不过,大唐总共78个顶级士族(五姓七家,裴,韦,王等等),他们的人口大概有五十万左右,占据和控制了全大唐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出身士族的高官,更是达到六成到八成的程度。
后来,被黄巢灭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士族根基大损,人口大量的下降,到了以后更是再也没死灰复燃起来。
这种士族占比六七成以上的情况,经黄巢之后,最后下降到了北宋百分之七的比例。
不得不说,他这个落榜生,代表了底层,对门阀这种在汉族中玩了上千年的种姓制度进行了摧毁式的打击。
这才让北宋的科举制度,真正的走上了正轨。
就如后世的美丽国,说起来还在玩大唐的这种制度,只需要一封推荐信,便比什么成绩单,毕业院校都来的有用。
这也是后来,李林甫为什么重用胡人掌握军权的原因之一,这些士族出将入相,只要军事上立了功劳,自然就有资格和他争夺相位。
李林甫心想:只要不让你们这些士族,将门立功,不就不会对我相位产生威胁了嘛。胡人大多数都是睁眼瞎,没学问自然不会对我产生威胁。
这些士族看到这种情况:好嘛,你李家不给我们官做是吧,还用胡人来压制我们是吧,那我们就勾结胡人,掀翻你李家的皇朝。
要知道,当时的河北道官方人口一千万,实际人口在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按总数8500万推测,这个数值应该还算客观,河北,河南庄园经济发达,佃农,部曲不计入户籍)。
河南道官方一千二百多万,实际也一千五百万人口以上。
而关内道和河东道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万人口,两方的人口差距三倍,这才是打了八年,才基本平定了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李牧最在意,最核心的利益便在于安西,安南,天竺这些边疆地区的大量汉人人口,他要移民提前占住这些沃野之地。
大唐中期全球整体温度还处于高位,这些地方环境还很恶劣,但到了唐末,连续上千年的持续大降温,这些先期占据的地盘便是经济最好,农业最发达的地盘。
而如今豪门大族,控制了上千万的汉人人口在手中,对他的移民政策极为抵制。
如今开元八年,五年间他为了人口移民于安西这些地方几乎费尽了心血,把异族清空,把人口生育都当成了指标在执行。
但真的是太慢了,他要更多的人口移民,他要安西最少达到百万人口,没有百万人口安西根本谈不上稳定,更谈不上进行初级工业革命。
所以,这些士族对李牧来说,核心利益诉求几乎就是背道而驰,就是他的生死仇敌,主要矛盾根本不可调和。
而主要矛盾不可调和,自己的力量太弱小,自然是要寻求统战价值,有次要矛盾,但可联合起来的力量。
皇帝甚至是整个皇族,肯定是希望打压士族,打压豪门,这本身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毕竟,人家是千年世家,你李氏才坐上皇位多少年?
7世纪最强碳基生物李二凤为了打压他们,强行修《氏族志》 :强行将皇室列为第一等,但士族仍不屑。
更是发布禁令,禁止七姓十家(五姓七家+京兆韦杜)内部通婚,但效果非常有限。
唐文宗欲为太子求娶荥阳郑氏女,郑氏以“不愿与皇家结亲”拒绝。
薛元超(宰相) 自称平生三恨之一:“不得娶五姓女”。
李义府(宰相), 为子求娶士族女被拒,愤而参与修《氏族志》。
唐宪宗为公主选驸马,士族子弟多称病不赴。
这些可全部都上了史书的,没上史书更多。
“可惜,就是大唐这玄武门继承法和李三郎几次政变的经历,对子嗣以及兄弟猜忌真的太重了,他要是能像朱元璋把皇族外封就好了......”
李牧看着不知道名字的商人战战兢兢退走,嘴里低声喃喃自语。
等等,
外封?
李牧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要论华夏对外最成功的扩张史,最成功并非汉武帝,也非他所在的李唐,更不是元,清等异族建立的王朝。
最成功的,对华夏贡献最大的,应该就是周朝了。
当初西周的华夏先民,能够统治的疆域极限大概仅五十万平方公里区域,但通过分封制,在最后秦朝重新统一,统治区域达到了三四百万平方公里,整个华夏民族的统治区域增长了十倍,人口也从最初的五百万增长到最巅峰的四千万人口。
区域也从黄河中下游扩展到长江流域,岭南区域。
这么大疆域是如何进行华夏化的呢?
就是封建分封:
“你是宗室子弟,好,给你一千人。”周公旦指着极为粗糙地图上的蛮荒之地一点道,“行,这里就是你的封地了,记住,那里全是东夷野人,先占住交通要道,然后建城再和他们打,免的被他们灭了,知道吗?”
“你养马养的好,立功了,带一千人去最西边,那里挺适合牧马的,记住一定要顶住西戎的进攻知道吗?”
“你说四百年前分封在北边的燕侯联系上了?还没死完?还把白狄赶走了,好好好,马上叫他朝贡!”
“你说什么?这南方的‘楚国’嫌弃当初分封的子爵太低,没面子,竟然说‘我蛮夷也?’这还了得,还有没有没有王法了?他还讲不讲‘礼’了,带三十个国和我一起狠狠削他!”
李牧想到这里,突然笑了。
他在想,整个天下太大了,靠自己打终究是杯水车薪,皇室里父子亲人的关系几乎就是黑暗森林,每一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都瞄准了那个位置,不如把人给扔的远远的,李三郎应该也不心疼。
不是他们全不讲亲情,而是生在皇室,便不得不如此,皇帝爹太强,只能先杀三个儿子,再把其他的全部囚禁于十王宅。
要是能够再给他们一个自由出路,全都给个两千兵马和他们的属官,扔去海外建国,会不会如周朝那般?
几百年后,整个大东亚圈周边全都是唐人?
东南亚有太多野人了,东欧,西欧也算不上什么多强,也需要抑制,还有没发现的美州,澳洲。
话说,这还真的有点可行性。
封建制,才是殖民最好的方式啊。
不过所造成的后果,会不会等到八百年后,这些分封出去的天天想打世界大战?
难道在出一个嬴政,统一全球?
周围将校看到坐在椅子上发呆的节帅一会笑一会皱眉,只能把头别向北方,这种时间,最好不要打断节帅的发呆。
而此时,冯履光所带的舰队已然冲入了大屿山港口。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1001/2229027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