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九一八
九月十八秋风凉,
日本起兵打沈阳。
白山黑水变模样,
东北三省遭了殃。
——【铭记九一八·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公元二零二五年,九月十八日,上午十点整。
华夏,首都。
凄厉的、仿佛能撕裂天空的防空警报声,准时地在这座拥有超过两千万人口的、古老而又现代的伟大都市上空,响了起来。
没有惊慌,没有混乱。
正在长安街上飞驰的汽车,缓缓地停在了路边。
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默默地停下了脚步垂手肃立。
教室里上课的孩子,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起立低下头。
在写字的白领,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走到窗前,朝着东北方向默哀。
同一时间从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从东海之滨的渔村,到帕米尔高原的哨所。
在这片广袤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有的地方、城市、村庄,都拉响了这同样悲怆的警报。
十四亿人在这一刻共同为九十多年前,那个同样也是秋天的沉痛的夜晚,举行着一场最盛大、也最庄严的国家公祭。
天幕依旧在忠实地直播着。
屏幕上是太行山深处,那片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正在休整的八路军的营地。
1939年的宁静与艰苦与2025年的繁华与肃穆,通过这块巨大的屏幕形成了一种令人唏嘘的时空交叠。
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数正在观看天幕的民众,也通过新闻了解到了。
今天这个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刻骨铭心的日子。
“九一八”。
国殇之日。
就在全世界都以为,这只是一场华夏内部的例行纪念活动时。
华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全球上百家主流媒体。
突然向全世界发布了一则紧急公告:
“为纪念华夏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还原历史真相,经国家最高档案机构授权,我台将于今日上午十点十分向全球,首次公开发布一批关于‘九一八事变’及‘七七事变’的绝密历史影像资料。”
“该批影像由我国运用‘量子光学修复’技术,对当年由西方记者、国际友人及部分日方人员拍摄的,从未公开的原始胶片进行最高精度的修复而成。其清晰度、真实性将远超以往任何公开资料。敬请,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见证。”
这个消息瞬间引爆了,全球的舆论海洋
绝密影像?
还是高清修复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立刻,从天幕上那片遥远的根据地,转移到了即将开始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历史公开课”之上。
上午十点十分。
一个特别的直播间,出现在了全世界所有的新闻频道和网络平台上。
直播间的背景很简洁。
就是华夏国家博物馆,那面镌刻着无数英雄名字巨大的黑色大理石墙壁。
墙壁前只坐着一个人。
是早已被全世界观众所熟知的,那个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眼神却如同史书般深邃的历史学家——张承志教授。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是对着镜头平静地点了点头。
“今天,我们不讲故事。”
他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传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只看证据。”
他按下了手中的一个按钮。
身后那块巨大的屏幕上,瞬间亮了起来。
一段黑白却又异常清晰的活动影像,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影像的开头是一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标注的字幕:
【证物一: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内部影像档案,1931年9月18日夜,奉天(沈阳)柳条湖段】
画面中是深夜里的一段铁路。
几个穿着日本关东军军服鬼鬼祟祟的士兵,正在将一包东西安置在铁轨的连接处。
安置完毕后,他们迅速地拉开了长长的引线,躲到了远处的土坡后面。
几秒钟后。
“轰!”
一声并不算剧烈的爆炸。
一小段铁轨被炸得向上微微弯曲,飞溅起了一些碎石和枕木。
但整个铁路的路基基本完好。
甚至从远处驶来的火车,只要稍稍减速依旧可以安全通过。
紧接着画面切换。
是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数百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如同得到了命令一般从藏身处一跃而起!
他们端着刺刀朝着远处,那片灯火通明的华夏军队的营地——北大营发起了冲锋!
而在他们的后方几门早已校准了射击的榴弹炮,也同时发出了怒吼!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配合默契。
像一场早已排练了无数遍的戏剧。
画面到此戛然而止。
全世界一片死寂。
张承志教授缓缓地抬起头。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像一把冰冷的解剖刀,剖开了这段影像背后那最肮脏的真相。
“诸位看到的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柳条湖事件’的完整影像。”
“如各位所见,所谓的‘华夏军队炸毁南满铁路,袭击日军’,从头到尾就是一场由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的卑劣的栽赃和嫁祸。”
“他们用几公斤的炸药,制造了一场甚至不足以让火车脱轨的破坏。然后以此为借口,悍然向我们驻守在北大营的近万名,东北军将士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进攻。”
“而当时,”张教授的声音里,透出了一股巨大压抑的悲哀,“我们的北大营里驻守着整个东北军最精锐的第七旅。我们有近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进攻的日军不到万人。”
“我们在兵力上占据着,超过十倍的绝对优势。”
“但是……”
他再次按下了按钮。
屏幕上出现了第二段影像。
【证物二:美联社记者,威廉·伯顿战地影像记录,1931年9月19日晨,奉天城】
画面里是北大营。
营房还在燃烧。
地上躺着数百具穿着东北军军服的华夏士兵的尸体。
他们大多都死在了自己的营房里睡梦中。
他们的武器都整整齐齐地,架在武器库里没有动用过的痕迹。
而进攻的日军则几乎毫发无伤。
正兴高采烈地在营地里收缴着,那些崭新的还没来得及开封的捷克式机枪和迫击炮。
像一群闯入了无人仓库的强盗……
紧接着画面又切换到了沈阳城内。
街道上空无一人。
只有一队队耀武扬威的日军坦克和装甲车,在横冲直撞。
一面面巨大的太阳旗,被插在了奉天省政府、警察厅、和银行的屋顶之上。
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宣告陷落。
而守城的是超过二十万华夏的正规军。
进攻的是只有不到两万的日本关东军。
“办什么?”
张教授的声音,在颤抖。
“因为一道命令。”
“一道来自我们当时最高当局的‘不抵抗’的命令。”
“命令,要求我们所有的东北军将士,‘绝对不准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
“也因为‘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
“于是……”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无比悲愤!
“于是就有了我们眼前这世界军事史上,最荒诞、最可耻、也最令人心碎的一幕!”
“近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混乱中被敌人屠杀!”
“二十万大军,被两万敌寇赶出了自己的家园!”
“东三省,我华夏一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的神圣领土,我三千万骨肉同胞……”
“就在这样一场荒诞的‘不抵抗’的闹剧中。”
“沦陷了!”
“变成了敌人的殖民地!变成了他们进一步侵略我们整个华夏的军事基地和战略资源库!”
李教授话音刚落,画面再次被切换。
【证物三:朝日新闻随军记者,内部档案,1937年7月7日夜,北平,宛平城外】
这一次画面里是卢沟桥。
古老的石狮子,在夜色中沉默地矗立着。
桥的另一头是灯火通明的宛平县城。
而在桥的这一头。
数百名日军士兵,正在进行着所谓的“夜间军事演习”。
枪声炮声响成了一片。
子弹甚至呼啸着从宛平城的城墙上空,飞过。
然后一个日军军官,慌慌张张地,跑到了联队长牟田口廉也的面前,报告说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踪了。
紧接着,他们便以此为借口,悍然向驻守在宛平城内的华夏第二十九军,发动了进攻!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张教授的声音,冰冷而又充满了讽刺。
“又是一次卑劣的自导自演。又是一个荒诞的借口。”
“他们所谓的失踪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在事发二十分钟后,就安然无恙地归队了。但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他们要的从来就不是那个士兵。”
“他们要的是战争!”
第二天白天。
宛平城的城墙上,弹痕累累。
穿着灰色军装的二十九军的士兵们,正依托着残破的工事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他们的手中大多是老旧的汉阳造和一把把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的大刀。
而在他们对面。
是日军的坦克和重炮。
这是一农业时代的刀耕火种与工业时代的钢铁洪流之间,完全不对等的碰撞……
最后画面是定格在,一个年轻的二十九军士兵的脸上。
他的钢盔早已不知去向。
脸上满是硝烟和血污,怀里抱着一捆集束手榴弹。
他的对面是一辆日军坦克,正在缓缓压来。
但他的脸上没有恐惧。
只有一种赴死的决绝。
大声说着那句后来被刻在了无数纪念碑上的不朽的誓言——
“……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直播到此结束。
屏幕黑了下去。
但整个世界早已被,那一幕幕无可辩驳的真实的血腥的画面,所彻底引爆!
“骗子!无耻的骗子!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他们在说谎!”
“我的上帝!‘不抵抗’?这是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对自己的人民和军队,下达的命令吗?!”
“向那些拿着大刀,去对抗坦克的真正的勇士致敬!”
全球的社交网络上,愤怒、震惊、和对华夏人民那深重苦难的同情的评论,像海啸一样淹没了每一个角落。
而此时。
在太行山那片同样充满了硝烟的战场上。
一场小规模的伏击战,也刚刚结束。
陈墨所在的破袭小队,成功地炸毁了日军的一座弹药补给站。
但在撤退时,他们遭到了敌人疯狂的炮火反击。
“轰——!!!!!”
一发炮弹就在陈墨身边不远处爆炸了。
巨大的冲击波将他狠狠地掀翻在地。
他的脑袋重重地,撞在了一块坚硬的岩石上,没有昏迷。
但他的耳朵里,却瞬间被一种极其尖锐的高频的嗡鸣声所填满!
他什么也听不见了!
听不见战友的呼喊。
也听不见远处还在继续的枪炮声。
陈墨的世界陷入了一片绝对的死寂。
一种比死亡更令人恐惧的死寂。
然而,就在这片生理性的绝对的死寂之中。
他却仿佛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种极其遥远,却又无比熟悉的声音。
那声音凄厉而又悲怆。
好像是防空警报。
是来自八十多年后,那个和平的繁华的祖国的天空。
那是为这些正在血泊中挣扎的先辈们,而鸣响的国殇的警报。
两个不同的时空。
在这一刻通过,一种超越了所有物理定律的神秘的方式。
在这声共同的悲鸣中。
共鸣了。
陈墨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一行滚烫的却又冰冷的泪水,从他那早已被硝烟熏黑了的眼角滑落。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1196/2237148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