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 第224章 旌旗西指龙吟高原

第224章 旌旗西指龙吟高原


长安城的春风,似乎也沾染了金戈铁马的锐气,拂过渭水,卷起千堆雪,却吹不散弥漫在帝国中枢那股日益浓烈的肃杀与昂扬。

两仪殿内定策已毕,战争的巨轮一旦开始转动,其效率高得令人心惊。

在李世民毫不拖泥带水的决断下,在李靖老成谋国的统筹下,更在大唐潜藏数年、经由格物之道与潜龙计划锤炼出的高效体系支撑下,一道道军令如同拥有生命般,通过改良的传讯法阵与高速飞舟,精准投送至帝国的每一个相关节点。

陇右、河西、剑南……各处边镇、军府的精锐开始有条不紊地向预定集结地域开拔。

车辚辚,马萧萧,黑色的洪流在官道上涌动,甲胄碰撞之声与沉稳的脚步声交织,踏碎了边塞的宁静。

粮草、军械,由工部与将作监联合格物院督造的庞大车队与飞舟编队,承载着足以支撑一场灭国之战的后勤物资,如同帝国的血脉,源源不断地输向西线。

长安城外,专为此次西征开辟的巨大军营,已然旌旗蔽日,营寨连绵如云。

中军大纛之下,李字帅旗与大唐龙旗迎风猎猎作响。

卫国公李靖坐镇中军,虽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目光开阖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气度令人心折。

案头摆放的不再是简单的沙盘,而是融合了王玄策烛龙情报网最新信息、格物院测绘司精细地图以及星辰定位数据的立体光影沙盘,吐蕃的山川地势、重要关隘、兵力大致分布,皆在其上清晰显现。

而在军营另一侧,一股截然不同的、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冲天而起,仿佛连阳光照射到那片区域都变得冰冷了几分。

那里是破虏军新军的驻地。

白起一身玄黑重甲,未戴头盔,古铜色的面容如同刀削斧凿,血眸开阖,静立于点将台上,俯视着下方鸦雀无声、却煞气盈野的五千破虏锐士。

这些士卒,个个眼神锐利如鹰隼,身形挺拔如松,气息沉凝,彼此之间的气血与煞意隐隐相连,竟在军阵上空形成了一道模糊的、张牙舞爪的凶兽虚影!

他们身着的第三代灵能符文铠在阳光下折射出幽冷的光泽,手中的破甲灵弩、烈焰斩马刀更是寒光流转,符文隐现。

没有战前慷慨激昂的动员,白起只是用他那冰冷如同万载玄冰的声音,下达着一个个简洁到极致的指令,进行着最后的战备检查与适应性演练。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最有效的鼓舞与鞭策。

在这位千古杀神的统帅下,这支武装到牙齿、融合了古兵家煞气与现代格物利器的军队,已然是一柄出鞘必见血的绝世凶刃。

李承乾身着特制的监军轻甲,跟随在李靖身边,忙碌地熟悉着军中各项事务。

他不再是那个深居东宫的太子,而是迅速进入了监军的角色。

仔细查阅着由格物院弟子协助整理的军需清单、飞舟调度计划,甚至亲自去观摩破虏军的演练,结合陈曦所授的格物之理,思考着如何优化后勤线路、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他的认真与务实,很快赢得了李靖等老将的初步认可。

陈曦则相对超然。

他并未直接介入具体的军事指挥,大部分时间依旧留在帝师府内,或是通过特殊渠道与辽城的诸葛亮保持联系,统筹全局。

但他的神念,却如同无形的天网,早已悄然覆盖了整个西征大军,乃至更遥远的吐蕃方向,密切关注着一切气运流动与能量异动。

他深知,此战绝非单纯的凡间军事对抗。

这一日,陈曦正于静室中推演周天星斗大阵与都天神煞阵理融合的更深层次变化,心念微动,感受到一股熟悉而磅礴的神念悄然探入。

“帝师,别来无恙。”

一个爽朗中带着几分惫懒的声音在陈曦心湖响起,正是财神赵公明。

“赵道友?何事劳你大驾?”

陈曦回应,心中已有所料。

“嘿嘿,听说你要对吐蕃动手了?那可是块硬骨头,高原反应且不说,背后跟西边那群和尚牵扯可不浅。”

赵公明语气带着一丝看好戏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种提醒,“灵山那边,虽然上次法华大会你顶住了如来,但可不代表他们会坐视你在西牛贺洲边上搞风搞雨。尤其是涉及信仰地盘的事,那帮秃驴可小气得很。”

陈曦神色不变:“多谢赵兄提醒。此事我已有考量。西扩之路,文明交汇,冲突难免。我大唐行事,自有章法,不主动挑衅,亦不惧任何阻碍。若有人欲以势压人,干涉内政,陈某虽不才,也当周旋到底。”

“就知道你小子骨头硬!”

赵公明哈哈一笑,“放心,老赵我虽然跟燃灯那老贼不对付,但大局还是懂的。必要时,帮你敲敲边鼓,站站场子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咱们现在也算是一条船上的。”

“有劳赵兄。”

陈曦道谢,心中明了,赵公明此举,既是私交,也代表了天庭乃至部分道门势力对此事的默许乃至潜在支持。

灵山势大,道门亦不愿见其一家独大,大唐的崛起与西扩,在某种程度上符合道门的利益。

结束与赵公明的神念交流,陈曦目光愈发深邃。西征吐蕃,果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军事层面的胜负他并无太多担忧,有李靖、白起这等帅才,有精锐唐军与格物利器,吐蕃纵然据险而守,也难以抗衡大唐的雷霆之势。

真正的考验,在于战后,在于如何应对可能来自灵山乃至其他隐秘势力的干涉。

“以战促和,以文固武,以实利争取底层,以大势分化上层……”

陈曦心中,关于吐蕃战后治理以及与佛门博弈的方略渐渐清晰。

他早已令诸葛亮在辽城书院遴选的那支西行先遣教研组,其中就包含了对佛学有深入研究、并能以格物视角进行辨析的精英弟子,他们将是在文化层面进行交锋与融合的关键力量。

半月之后,一切准备就绪。

长安城外,誓师台高筑。

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为西征大军送行。

皇帝一身戎装,虽未亲征,但帝王威严与开拓雄心尽显无疑。

登上高台,面对下方如同黑色森林般的精锐将士,声音通过扩音法阵,清晰地传遍四野:

“大唐的将士们!吐蕃屡犯我境,掠我子民,辱我国格!朕,受命于天,牧守四海,岂容宵小猖獗?今日,王师西指,吊民伐罪,乃顺天应人之举!朕,在长安,备下凯旋美酒,待尔等踏平高原,献俘阙下,再论功行赏!”

“万胜!万胜!万胜!”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1529/4403222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