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半年后末日?我先带华夏跑路了! > 第156章 长生的利与弊

第156章 长生的利与弊


人联智脑的声音再次古井无波的传来:

【致命问题!冲击文明根基的生存逻辑危机!】

【将会使资源需求呈指数级爆炸,突破蓝星的承载极限】

【寿命延长将直接导致人口总量失控与人均资源消耗激增】

【这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而是生存空间与资源总量的硬性矛盾】

【人口总量失控,会挤压现有生存空间】

【若人联公民平均寿命从目前  200  年提升至  2400  年,且生育率维持当前水平】

【经我测算,50  年内全球人口将突破  1000  亿】

【蓝星的地面、地下城即便满负荷运转,也无法满足能源需求】

【火星基地即便完成大气改造,短期内也无法解决过剩人口】

【最终可能引发资源争夺战争,人联的统一治理体系将彻底崩溃】

此话一出,办公室内陷入深深的沉默。

可是人联智脑依旧像没有眼力见似的继续戳着二人的心窝子。

【资源开采速度远超星球承载,这会导致蓝星的生态彻底崩坏】

【旧时代人类的创新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寿命有限,需在短期内实现价值】

【而  2400  年的寿命,会让整个社会陷入拖延与保守,甚至扼杀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也会造成技术迭代停滞,错失文明跃迁窗口】

【掌握核心技术的老牌科学家因寿命无限,可能会固守已验证的技术路径】

【而年轻科学家因晋升周期被无限拉长,可能会出现需等上百年才能接过核心岗位】

【社会失去变革动力,陷入僵化】

【普通公民因有足够时间享受当前生活,不再支持风险较高的星际探索、技术实验等】

【整个社会会从积极跃迁转向保守求稳,最终被银河系其他文明远远甩开】

【对了,总指挥、张署长】

【友情提示,此刻室内的空气质量水平严重降低,少抽点烟吧】

【已为您们自动开始空气新风系统】

直到此刻,二人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一包烟下去了。

二人的脸上都是一脸愁容。

选择全民进化,有进化的好处。

选择部分进化,也有部分进化的好处。

二者利弊,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出决定的。

“好了!你退下吧!”

张小北率先开口说道。

【好的!张署长!随时待命!】

看着慢慢熄灭的全息屏幕,张小北摸了摸口袋,发现没烟了。

随手从空间取出了一条软中华,拆开,直接丢了一包给总指挥。

二人一夜未眠。

...

“地面重建的事还要您多操心了。”

张小北把烟头按灭后,起身对着人联总指挥开口道。

“好!这事我会尽快落实,争取一个月内让地下城居民陆续返回地面。”

“当然地下城也不是就此废弃。”

“将来可以作为人口增长的第二居所。”

...

从人联总部回到太空总署,张小北难得感受到自己有些疲惫。

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冲了个澡就躺着睡着了。

梦中,他看到自己正驾驶着方舟号。

带领千亿规模的星舰载着万亿人类,攻打着西亚联邦文明,夺下了银河系的话语权...

...

人联总部地下城指挥中心。

全息星图正实时刷新着全球重建进度。

从北极冰盖融化的数据,到赤道雨林的植被恢复率。

星图前,人联总指挥对各部门主管道:

“地面重建按科技适配原则推进,优先修复关键基建。”

“月球那边要加快基地的完整建设以及氦  -  3  矿脉开采。”

“一个月内必须具备完整的中转站基础功能。”

林宇推了推眼镜,调出月球基地的三维模型:

“月球背面的氦  -  3  矿场已部署  100  台掘地工兵机器人。”

“基地的核心组件下周就能从蓝星运过去,只是……”

“我们这样大规模动工,会不会被  3I/ATLAS  监测到?”

“放心,张署长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让各区域负责人把地表重建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汇总到总部,科研团队要  24  小时响应!”

指令下达的同时,蓝星各地的重建现场已掀起热潮。

寒灾与冰雹留下的疮痍,正被科技与团结一点点抚平。

在东亚大陆的平原上,曾经被冰雹砸毁的万亩农田如今换了新貌。

银灰色的纳米钛合金建材搭建起连片的穹顶农场,玻璃穹顶外覆盖着可调节透光率的纳米膜,能抵御极端天气。

穹顶内,LED  植物生长灯照得水稻田泛着翠绿,机械臂穿梭其间收割成熟的稻穗。

而操控机械臂的农民,手腕上戴着轻便的神经接入设备,只需通过意识就能精准控制动作。

“以前种一亩地要忙半年,现在我一个人管十亩地都没问题!”

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农摘下设备,看着屏幕上  98%  的产量数据,眉开眼笑。

这里曾因寒灾冻坏了所有秧苗,如今靠着人联提供的农业技术,不仅恢复了产能,还比旧时代多收了三成。

东南亚的雅加达港口的重建更显紧迫。

三个月前,寒灾引发的海啸冲垮了一半的码头栈桥。

如今,数十台深海机械臂正从海底打捞断裂的钢构。

而更远处的海面上,纳米钛合金建材浇筑的新防波堤已初见雏形。

堤身里嵌入的地震预警传感器,能提前  10  分钟感知海底震动,联动堤顶的能量护盾抵御海啸。

“以前台风一来就得停工,现在有了护盾,24  小时都能施工!”

工程师阿贡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远处正在吊装的悬浮货运平台。

“这玩意儿能载  500  吨建材,比旧时代的起重机快三倍。”

“再过一个月,港口就能恢复国际航运了。”

慕尼黑,曾经因寒灾冻裂的电网正被超导电缆取代。

工人们穿着防护服,在  22  度的户外铺设银色的电缆。

这些电缆能将电能损耗降到  0.1%  以下,而供电源头,正是城郊新建的重聚变能源站。

银白色的球形反应堆外,冷却系统散发着淡淡的蓝光,为整个巴伐利亚州提供着稳定的电力。

“以前冬天总担心停电,现在能源站能满足所有的用电需求,重聚变产出的铁还可以用于基础建设!”

电力工程师索菲亚指着监控屏幕上的零故障提示,语气里满是自豪。

寒灾来临时,慕尼黑曾因电网瘫痪彻底断电。

如今的能源系统,就算再遇极端天气也能正常运转。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1887/4419984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