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 第172章 殿试结束

第172章 殿试结束


酉时初刻,日影西斜,奉天殿内的光线渐渐柔和。

随着司礼太监一声高亢的“时辰到——收卷!”。

这场决定三百零一人命运的鏖战终于落下帷幕。

鸿胪寺官员与内侍们井然有序地开始收卷。

有的士子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有的则面露忐忑,对刚刚写就的文章仍感不安。

还有的似乎意犹未尽,恨不得再添上几笔。

卷子被一一收走,封存,殿试于此告一段落。

“众贡士起身。”

在礼官的口令下,士子们整齐划一地站起身。

长时间的跪坐书写,让许多人腿脚酸麻,起身时不免有些踉跄。

但在庄严的大殿上,无人敢失仪,都勉力维持着姿态。

李钰和提前交卷的数十人此时也回到了队伍中。

虽然皇帝早已回宫,但贡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再次向空置的御座行三跪九叩大礼,感谢皇帝亲试之恩。

礼仪完毕,方才按次序列队,安静地退出奉天殿。

当队伍走出大殿,沐浴在夕阳的金辉之下时,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才骤然减轻。

许多人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就是一阵兴奋。

殿试不会黜落,只是进行名次的排序。

也就是说他们这批人,是正儿八经的进士了。

李钰走在队伍中,神态平静,这次殿试,他已经尽力了。

至于能不能成为状元,就不是他能知晓的了。

队伍穿过一道道宫门,离那权力的核心越来越远。

当最终走出承天门,重新回到宫外的世界时,众士子终于敢开口说话了。

早已等候在外的亲人、长辈、同乡好友们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询问情况。

柳夫子,林溪,李芸,阮凝眸,李铁牛等人都来了。

见到李钰等人出来,急忙迎了上来。

“阿钰,考得怎样?”李芸迫不及待地开口。

柳夫子虽然没问,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不平静。

李钰笑道:“我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林澈,马致远,高登云也都点头,他们也都尽力,至于是二甲还是三甲,那就看阅卷官们怎么判了。

随后李钰说他饿了。

众人一听,急忙找酒楼,表示要好好庆祝一下。

如今科举总算是全部考完了,接下来可以真正的放松了。

……

士子们是放松了,读卷官们则是忙碌了起来。

从殿试考完到放榜只有三天时间,因此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好在殿试的试卷不用糊名和誊录,算是节约了一部分时间。

此次读卷官一共十三人。

由六部尚书,五位阁老外加翰林院、詹事府德高望重之臣充任。

读卷在文华殿进行。

十三人每人一个独立案桌,内廷太监将答卷平均分发下去。

读卷官将分给自己的所有试卷看一遍后,在认为优秀的试卷上做出标记。

最优的卷子标记为圈,次优的卷子标记为尖。

中等的卷子标记为点,较差的卷子标记为直。

最差的卷子就直接画个叉。

所有文章看完后,就按顺序传递给下一位读卷官。

如此循环,直至每份试卷都经过所有读卷官之手。

这样就能确保每份试卷都能得到审阅,公平公正,避免一人的喜好决定考上命运。

所有文章读完后,根据卷子上的圆圈多少,选出前十名卷子。

然后所有读卷官再共同审核这前十名的卷子是否有争议,如果没有争议,才会送给皇上。

由皇上点出前十名。

这样的读卷规则从前朝就存在,到了大景朝也没有多少改变。

按理说,经过这么多重要官员选出来的试卷,必定不会埋没好的文章。

但实际操作上并不是这样。

特别是如今党争的情况下,你清流要圈的文字,我温党就是给你画个点。

你温党觉得好的文章,我清流就是要给你打个叉。

原本大景朝是十二人阅卷,于是就会出现一张试卷上六个圈,六个叉的情况。

于是又多增加一人,变成了十三人。

当然读卷官也有中立的,这个时候两边都不好得罪,就只能打个中等成绩。

此刻文华殿内,烛火通明。

所有读卷官都翻看着分给他们的卷子,气氛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次辅温知行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也不知道内廷太监是故意还是无意,分给他的答卷中,最上面一份便是李钰的。

看到这个名字,温知行眼皮便跳了跳,脑中浮现出李钰当庭怼他,让他下不来台的事情。

心中便不由有了几分怒气,耐着性子将李钰的文章看完。

温知行不得不承认,李钰确实有才华。

这要是为他所用,必定是能吏,干吏。

可惜双方已经不可能了,从他派刺客到想要让李钰落榜,就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温知行有那么一点点后悔,早知道就不给陈渐安出头了。

只是陈渐安是他门生,帮他做了不少事。

如果不出头,岂不是让其他跟随他的官员寒心。

想到这些,李钰就算是文章写出花,他也不可能画圈,直接画了个点。

然后便将李钰的文章放到了一旁。

温知行看文章很快,能做到次辅这个位置,自然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分给他的二十三份文章很快看完,将答卷传递给了三阁老沈知渊。

沈阁老也是清流一派,看完分给自己的答卷,传递给四阁老谢安澜。

随后他拿起了温知行传递来的文章。

第一篇便是李钰的名字,沈知渊脸上露出笑容。

李钰在朝堂上舌战温党众人,让他颇为欣赏。

而且还是顾清澜的学生,那就是他们清流一派。

还没看文章,便看到温知行画的点,顿时心里不舒服。

等他将文章看完,不舒服变成了怒气。

温知行真是欺人太甚,如此上好佳作,居然只打一个点,简直岂有此理。

这分明就是报复李钰在朝堂上落了他的面子。

如此人才,岂能被你温知行埋没。

拿起朱笔便在点后面画了个圈。

如果不是只能画一个圈,沈知渊恨不得将李钰的答卷全都画上圈。

看完李钰的卷子后,再看后面的试卷,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温知行觉得不行的,沈知渊也觉得不行。

也不能昧着良心,大部分时候,温知行画的什么,他就画什么。

等到谢安澜拿到李钰的答卷时,没看文章,而是先看标记。

虽然标记没有签名,但温知行的圈,尖,点,横,叉都很有特点。

熟悉温知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笔迹。

谢安澜是温党,见到温知行的点,又见是李钰的试卷,心中了然,在圈后面画了个点。

甚至他都没有看文章,直接将李钰卷子放在一旁。

李钰文章写得再好又如何,不被次辅所喜,那就不可能得到圈。

等看完传递过来的所有文章后,谢安澜将试卷传给了五阁老秦维桢。

秦维桢看完文章,心里赞叹。

不愧是会元郎,居然提出了具体的考核办法,是真的为国选才。

年纪轻轻文章却写得如此缜密,确实是治国之才。

这样的文章,一个圈是肯定的。

不过当看到前面几人的标记时,秦维桢手中的笔便有些画不下去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564/4424070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