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教育改革
这个问题,才是眼下最致命的。
你的理想再宏大,可若是连今天都活不过去,一切都只是空谈。
“应对?”
尉迟恭一听这话,牛眼一瞪,胸甲拍得“砰砰”作响。
“这有何难!”
他往前踏出一步,声如洪钟,震得亭子顶上的灰尘都簌簌而下。
“陛下!赵国公!你们就是想得太多!”
“那帮酸儒,就是欠收拾!”
“谁敢再弹劾冠军侯,俺老黑第一个不答应!”
他恶狠狠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咬牙切齿道:
“大不了,俺带上五百亲卫,挨家挨户去跟他们‘讲讲道理’!”
“看看是他们的笔杆子硬,还是俺老黑的拳头硬!”
“谁敢动冠军侯一根汗毛,俺就跟他没完!”
这番话,充满了浓浓的草莽气息,却也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真诚。
然而,没等李世民发话,许元却先笑了。
他转过身,对着尉迟恭拱了拱手。
“鄂国公的好意,许元心领了。”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力量。
“但是,这件事,您插不了手。”
尉迟恭一愣:
“为何?”
许元摇了摇头,目光平静。
“因为,这不是沙场征伐,一力降十会。”
“这是朝堂之争,用拳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若您真的带人去了,那便坐实了臣‘结交武将,意图不轨’的罪名。到时候,就算陛下想保我,也难了。”
尉迟恭被他这么一说,顿时噎住,一张黑脸憋得通红,半晌才闷闷地“哼”了一声,退了回去。
李世民看着许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临危不乱,思路清晰。
这小子,不仅有远见,更有手腕。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世民的声音沉了下来。
“此事,你必须给朝堂一个答复。否则,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朝议停滞,政令不通,于国,于你,都不是好事。”
凉亭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许元的身上。
只见许元深吸一口气,脸上的那份平静从容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然与锋锐。
他的眼神,像是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臣在辽东,推行的均田之策?”
李世民一怔,随即点了点头:“自然记得。朕看过张羽送回来的奏报,辽东诸城,民心安定,府库充盈,成效斐然。”
许元的声音,铿锵有力。
“辽东能行,便说明臣的那一套法子,在大唐,同样可行!”
“高句丽与我大唐,国情虽有不同,但其根源,都是土地兼并,世家垄断。”
“只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
“如今在大唐全境推行土地改革,时机,未到。”
“因为,太多的人,包括朝中许多的官员,都还没有认识到,一场彻底的土地改革,对他们,对大唐,究竟意味着什么。”
“强行推动,只会激起滔天巨浪,甚至动摇国本。”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闻言,皆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老成之言。
“所以呢?”
李世民追问道。
许元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所以,在动土地之前,要先动人心。”
“要让天下人都看到,除了科举入仕,除了依附世家,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一条更宽阔,更光明的路。”
“要先进行一场……教育的革新。”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李世民的脸上,一字一顿地说道:
“既然他们拿钦天监的事情来攻击臣,那臣,便顺水推舟。”
“就拿这钦天监,拿这所谓的‘排斥异己’,作为入局的开始!”
“入局?”
李世民的眉毛猛地一挑,眼中精光爆射。
他仿佛看到了一张无形的棋盘,在眼前缓缓展开。
而许元,便是那个执棋之人。
“你要如何入局?你想……做什么?”
长孙无忌也忍不住追问,他预感到,一个足以颠覆整个大唐格局的计划,即将被揭晓。
许元挺直了脊梁,那股属于现代人的、敢于挑战一切权威的气势,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臣,想在大唐境内,推行一种全新的科举制度!”
轰!
此言一出,不亚于又一颗核弹在众人心中引爆。
科举!
这是动摇国本的国本,是维系整个帝国运转的基石。
他,竟然想动科举?
许元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声音里充满了无穷的蛊惑力。
“一种不只考经义、不只论出身的科举!”
“一种能让农夫之子、工匠之子、商贾之子,只要有才,皆可入仕的科举!”
“一种能将格物、算术、地理、天文……尽数纳入考校的科举!”
“但是……”
他顿了顿,神色变得无比郑重。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钱。”
“很多很多钱。”
“印制全新的课本,需要钱。”
“在各州县建立学堂,需要钱。”
“招募、培养能教授这些新学的老师,更需要钱!”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直视着大唐帝国的最高主宰。
“臣,需要陛下的全力支持!”
“需要户部,需要整个国库,为臣打开方便之门!”
“只要陛下肯信臣这一次……”
许元的声音,充满了无穷的自信与力量,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不出十年!”
“大唐,将拥有数之不尽的实干之才!”
“整个大唐,也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听了许元这番话,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三位大唐最顶尖的文武重臣,此刻的神情,出奇地一致。
那是震撼,是茫然,是看到了某种超出理解范畴事物的惊骇。
他们毫不怀疑许元的话。
因为这个年轻人,已经用钦天监,用辽东,用无数事实证明了他并非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狂徒。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不,是一定会变成现实。
但正因如此,才更让人感到恐惧。
那是一种面对未知,面对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时的本能畏惧。
许久。
还是李世民,这位大唐帝国的掌舵者,最先从这片惊涛骇浪中稳住了心神。
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细节。”
没有赞许,没有质疑,只有两个字。
但这两个字,却比任何长篇大论都更有分量。
它代表着,这位千古一帝,已经将许元那看似天方夜谭的构想,真正地,摆在了国策的棋盘之上。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596/4229079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