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临军器监

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临军器监


随后的半个月,日子过得平静而又旖旎。

许元没有急着去处理公务,而是难得地享受起了这战后闲暇的时光。

每日与洛夕耳鬓厮磨,或是与高璇讲解一些大唐风土人情,日子倒也惬意。

一晃眼,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长安城解了宵禁,家家张灯结彩,一夜鱼龙舞。

许元带着二女,在长安城内逛了一夜灯会,才算是为这个新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元节过后,年味渐淡,朝廷各部衙门也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许元也终于从温柔乡中抽身,抽空回到了军器监。

东征之前,他便兼任着军器监少监之职,负责火器研发。

如今战事已了,许多新式武器的改良与量产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他刚一踏入军器监那满是硝烟与铁屑气息的大门,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百无聊赖地等在院子里。

一身裁剪合体的太子常服,面容尚显稚嫩,却已有了几分储君的沉稳。

正是太子李治。

许元有些讶异地走了过去。

“殿下?”

“您怎么在这里?”

李治一见许元,眼睛顿时一亮,连忙快步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老师!”

他这一声“老师”叫得是心悦诚服。

许元坦然受之,随即疑惑道。

“今日并非休沐,殿下不在东宫学习,也不在朝堂听政,来这铁匠扎堆的军器监做什么?”

在他看来,自己今日不过是回来视察一下工作进度,李治一个太子跑来这里,实在有些奇怪。

李治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老师有所不知。”

“父皇回朝之后,监国之权自然就交还了,朝堂之上,有父皇与诸位宰辅,也用不着我多言。”

“所以……”

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父皇便让我来跟着老师,说是有什么不懂的,就多向老师请教。”

许元闻言,嘴角微微一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李世民这是什么意思?

把自己当成太子的全职保姆了?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治,没好气地说道。

“殿下,这军器监里的一应事务,从火药配比到火枪锻造,我当初离京前,不是都写成册子,手把手地教给你了吗?”

“还有什么可学的?”

李治挠了挠头,露出了一个颇有些无赖的笑容。

“老师教的,我都记着呢。”

“但是父皇说了,学无止境。”

“父皇还说,老师您不仅精通格物之学,更深谙为政领军之道,让我没事就跟在老师身边,耳濡目染,学什么都行。”

“总之……”

李治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意。

“老师您去哪,我就去哪,您总不能把我赶走吧?”

看着他这副死皮赖脸的模样,许元一阵头大。

他算是看明白了。

李世民这是铁了心要让李治跟自己深度捆绑。

学东西是假,让他这个太子少师,时时刻刻在太子面前刷存在感,加深两人之间的师徒情谊是真。

罢了罢了。

跟着就跟着吧!

许元瞥了身旁一脸期待的李治一眼,淡淡开口。

“既然殿下有此雅兴,那便随臣一道看看吧。”

“正好也让殿下知晓,这百炼钢与神火器的背后,究竟是何等光景。”

“多谢老师。”

李治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

许元不再多言,负手转身,迈步向着军器监深处走去。

李治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一踏入核心工坊,一股夹杂着铁屑、硝烟与汗水的燥热气息便扑面而来。

“当!当!当!”

赤着上身的精壮工匠们,正挥舞着沉重的铁锤,奋力捶打着锻铁台上一块块烧得通红的铁胚,迸射的火星如流萤般四散飞溅。

远处的熔炉火光熊熊,将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整个军器监,便如同一头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日夜轰鸣。

许元径直走到一排摆放着成品的架子前,随手拿起一根刚刚冷却不久的燧发枪枪管。

他将枪管举至眼前,对着光亮处仔细端详,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李治好奇地凑上前。

“老师,可是有何不妥?”

许元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指,在枪管内壁上轻轻一抹。

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又像是在探查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

片刻后,他放下枪管,看向一旁闻讯赶来的老工匠,声音平淡。

“张师傅,这批枪管的淬火工序,是谁在负责?”

那被称为张师傅的老工匠连忙躬身。

“回禀侯爷,是小人负责的。”

许元点了点头,将枪管递了过去。

“流程错了。”

“什么?”

张师傅一愣,满脸不解。

“侯爷,这……这都是按照您留下的图纸和工序手册来的,一步都不敢错啊。”

许元摇了摇头。

“手册上写明,精钢入水淬火,需默数三息便要立刻捞出,不得有片刻耽搁。”

“可这根枪管,火候过了,钢质发脆,韧性不足。”

“战场之上,多发射几次,便有炸膛的风险。”

他顿了顿,又指向另一处。

“还有这膛线,开凿的角度偏了半分。”

“半分之差,射程便要短上十步,准头更是天差地别。”

“此等军国利器,岂容丝毫马虎?”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师傅额头上瞬间渗出了冷汗,接过枪管一看,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他虽不懂其中深奥的道理,但他相信许元的判断。

李治在一旁听着,心中也是暗暗心惊。

这些细节,若非老师指出,他根本看不出任何端倪。

他这才明白,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些“格物之理”,与真正的实践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许元环视了一圈热火朝天的工坊,心中轻轻一叹。

这里的工匠,都是大唐最好的工匠。

他们有最精湛的手艺,最刻苦的精神。

但他们只是在模仿,在执行。

他们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做,更不知晓如何去改进。

这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长此以往,大唐的火器发展,便会止步于此,再难有寸进。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向李治。

“殿下,看出问题所在了吗?”

李治沉吟片刻,认真地点了点头。

“老师是说,这些师傅们只知按图索骥,却不明其中原理?”

“孺子可教也。”

许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工匠,只能复制当下的强盛。”

“而真正能开创未来的,是格物、是数理、是那些懂得思考为何如此的人。”

“走吧。”

许元转身向外走去。

“跟我去钦天监那边看看。”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596/4300779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