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369章 羊城悲歌:四十一天的绍武政权

第369章 羊城悲歌:四十一天的绍武政权


天幕上,代表隆武政权的光点在福建熄灭后不久,在遥远的广州,一个新的光点仓促亮起,却显得微弱而摇摆。

“老铁们,隆武帝在汀州被俘殉国的消息传到广东,大明的天又塌了一半。”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急促感,“这时候,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yù)在一些官员的拥立下,于广州匆匆登基,改元绍武,试图延续唐王一系的国祚。”

画面中,广州城的所谓“登基大典”显得颇为简陋混乱,朱聿鐭在少数官员的簇拥下接受朝拜,场面远不及当年隆武在福州的规模。

“但这个绍武政权,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巨大的合法性危机。”“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分析道,“一方面,按宗法伦序,当时在肇庆的桂王朱由榔似乎更有资格;另一方面,广州城里挤满了从各地逃难而来的明朝宗室,王爷多得吓人,据说有好几十家,谁都觉得自己有点发言权,这让绍武政权的权威从一开始就大打折扣。”

网友【吃瓜群众】评论:“好家伙,王爷开大会啊?这能团结才怪了!”

天幕上,画面细致地展现了广东境内两个政权并立的荒唐景象。地图被一条无形的界线分割,西边是肇庆的永历朝廷,东边是广州的绍武朝廷,双方剑拔弩张。

"老铁们,这可不是什么分庭抗礼,简直就是一场争名分的闹剧。""碳水教父"摇着头说道,"肇庆那边,永历帝朱由榔刚宣布监国,广州这边,朱聿鐭就立刻称帝。两边都声称自己才是大明正统,互不相让。"

画面切换到两个朝廷的文书往来。永历政权派出使臣前往广州,试图以"宗室伦序"说服绍武政权取消帝号,归藩称臣。然而,使臣刚踏入广州地界,就被绍武政权的军队扣押。

"绍武政权这边,以大学士苏观生为首的大臣们坚决主张强硬。""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调出史料,"他们认为自己是隆武帝的亲弟弟,兄终弟及天经地义,凭什么要向远支的桂王低头?苏观生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怒斥永历使臣:'大家都是做官,谁还比谁高贵了?'"

网友【吃瓜不嫌事大】评论:"好家伙,这是把朝廷大事当成菜市场吵架了?"

更荒唐的是,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绍武政权竟然倾尽广州府库,连日连夜赶制袍服、卤簿、仪仗。画面中,广州城内工匠日夜赶工,官员们忙着试穿新朝服,整个朝廷沉浸在一种虚幻的"正统"氛围中。

"就在他们忙着置办这些表面文章的时候,""叶赫那拉大贝勒"冷笑道,"绍武政权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派兵进攻肇庆。领兵的林察竟是个海盗出身,带着一支水师就往西开去。"

永历政权仓促应战,派兵迎击。双方在三水一带展开激战。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场"内战"的胜利,竟然让绍武朝廷上下欢欣鼓舞。

"他们打赢了!"朱及第语气讽刺,"绍武军队在三水之战中击败了永历军队,还俘虏了对方的兵部侍郎汤来贺。消息传回广州,苏观生等人欣喜若狂,仿佛已经完成了什么不世之功。"

网友【无语问苍天】评论:"打赢自己人很光荣吗?清军都快打到门口了啊!"

得胜后的绍武政权愈发骄横,不仅将俘虏的永历官员囚禁示众,还继续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消灭肇庆的"伪朝廷"。整个广东的明军力量,就在这兄弟阋墙的内耗中消耗殆尽。

画面最后定格在两个场景:一边是广州城内绍武君臣的"庆功宴",另一边是肇庆永历朝廷的惊慌失措。而地图上,代表清军的红色箭头已经悄然越过梅关,直指广州。

就在绍武与永历这两个南明政权忙于内斗,甚至互相残杀之时,天幕地图上,一支代表清军的巨大红色箭头,正从福建方向,由降将李成栋率领,悄无声息地快速向广州扑来。

“李成栋这支清军,可谓是轻装简从,行动迅猛。”“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解说道,“他们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就穿越了广东东部,直逼广州城下。而此时的绍武朝廷,还沉浸在与永历内讧的‘胜利’喜悦中,对迫在眉睫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

画面中,广州城内的绍武君臣,或许还在为打败永历的“战绩”而庆贺,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毫无戒备。

战争的到来如同一声晴天霹雳。

“清军几乎是兵临城下,绍武政权才惊慌失措地组织抵抗。”“碳水教父”描述着那场猝不及防的战役,“然而,一切都太晚了。仓促集结的军队一触即溃,广州城防形同虚设。”

1646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成栋派出一支精锐骑兵,伪装成明朝军队,混入广州城内,突然发难,内外夹击。广州城瞬间大乱。

“这场灭亡,快得让人难以置信。”朱及第叹息道,“从建立到覆灭,绍武政权仅仅存在了四十一天,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短命的汉族政权之一。皇帝朱聿鐭自缢殉国(一说被俘杀),而聚集在广州城里的那几十家王爷、成百上千的宗室成员,几乎来不及逃跑,全数成了清军的俘虏。”

画面上,曾经高高在上的大明藩王们,此刻如同羔羊般被清军驱赶、羁押,场面凄惨。

网友【历史过客】唏嘘:“几十个王爷一锅端…这简直是朱明宗室的一场大劫难。”

“绍武政权的悲剧,是南明内部矛盾集中爆发的一个缩影。”“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总结道,“它权威不足,却急于争名;它外患当头,却忙于内斗;它聚集了庞大的宗室,却成了最显眼的靶子和累赘。当清军的利刃挥来时,这个仓促拼凑、内部倾轧的政权,瞬间便土崩瓦解,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和无数俘虏。”

朱及第最后评论道:“从弘光到隆武,再到绍武,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相似的灭亡轨迹:不是亡于外敌的强大,而是亡于内部的无休止争斗和权力倾轧。当一个政权把最重要的精力用于内耗时,它的崩溃,往往只需要敌人轻轻一推。”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882/4208580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