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谋反后,被恋爱脑王爷宠上天 > 第132章 那个独裁者,始终奋斗在一线

第132章 那个独裁者,始终奋斗在一线


承天门广场上的山呼海啸,在京城的上空盘旋了三日,才渐渐归于沉寂。

但那股被沐瑶亲手点燃的,名为“帝国”的狂热,却像一颗被埋进土壤深处的种子,在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议会不再吵闹了。

那些曾经义愤填膺的官员和商贾,如今在沐瑶面前,温顺得像一群被驯服的绵羊。

他们不再讨论沐渊亭的叛逃,不再质疑停战协议的合理性。

他们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最快、最高效地实现“领导”描绘的宏伟蓝图。

扩军,建厂,增产。

整个京城,乃至京畿地区,都变成了一座高速运转的巨大机器。

每个人都成了这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被一股无形的,名为“欲望”的力量,驱动着疯狂旋转。

财富,土地,荣耀。

这三个词,取代了曾经的“自由”与“平等”,成为了共和国新的信条。

议事大厅内,沐瑶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报告,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

钢铁产量比上月提升了三成。

第一批扩编的五十万新兵已经完成初步训练。

由商人们集资兴建的七座大型纺织厂,已经破土动工。

一切,都在按照她最冷酷的剧本,精准地运行着。

她成功地将一场足以颠覆她统治的政治危机,转化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向外扩张的狂热盛宴。

她用一个更大,更诱人的饼,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但她的目光,却越过了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投向了墙上那副巨大的世界舆图。

她的手指,轻轻划过那片蔚蓝色的,占据了地图绝大部分面积的海洋。

帝国,需要一支海军。

一架只懂得在陆地上咆哮的战争机器,终究是跛脚的巨人。

唯有当共和国的旗帜,能够在世界的任何一片海域上飘扬时,她的帝国,才算真正拥有了獠牙。

“庞万里。”她忽然开口。

一直肃立在旁的庞万里立刻上前一步:“在。”

“京城,就交给你和内阁了。”沐瑶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我要去一个地方。”

庞万里一愣,脸上闪过一丝担忧:“领导,您要去哪?现在京城虽然稳定,但暗流涌动,您此时离开……”

“正因为暗流涌动,我才要离开。”沐瑶打断了他。

她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地按在东方海岸线的一个点上。

“我要去这里。”

庞万里顺着她的手指看去,那两个字映入眼帘——海州。

共和国最重要的出海口。

“我要去海州,建一所学校,造一支舰队。”

沐瑶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力量:“京城的这台机器,我已经为它设定好了程序,加满了燃料。它会自己运转下去。”

“而我,要去为它,装上翅膀。”

她转过身,看着庞万里那张写满忠诚与不解的脸。

“庞万里,记住。未来的战争,是钢铁的战争,是资源的战争,更是海洋的战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你要做的,只有三件事。”

“第一,保证工厂的烟囱永远不要停。”

“第二,保证兵工厂的枪炮产量。”

“第三,任何试图让这台机器减速的人,不管他是谁,杀无赦。”

庞万里心中一凛,他从沐瑶那平静的眼神里,读懂了那份不容动摇的意志。

他知道,领导已经为这个国家,规划好了一条通往未知的,无法回头的航线。

而他,是这艘巨轮上,最忠诚的护航者。

“是!”他重重地捶了一下胸口:“誓死完成任务!”

……

一周后,沐瑶带着一支精简的卫队,悄然离开了喧嚣的京城,抵达了海州。

眼前的海州,与她想象中的并无二致。

作为大周朝曾经最重要的通商口岸,这里看得见昔日的繁华,但更多的是一种没落的臃肿。

高大而斑驳的城墙,像一道枷锁,将整座城市牢牢地禁锢在一片有限的土地上。

城内街道狭窄,房屋鳞次栉比,人流与货物拥挤在一起,效率低下。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鱼腥、潮湿与劣质脂粉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气味。

码头倒是颇具规模,但木制的栈桥早已被海风侵蚀得吱呀作响,几十艘大小不一的福船、沙船挤在港口,装卸货物全靠人力,缓慢而混乱。

这就是她未来帝国的海军基地?

沐瑶站在马车上,俯瞰着这座暮气沉沉的城市,嘴角勾起一抹冷漠的弧度。

她要的,不是修补,而是重塑。

抵达海州府衙的第二日,沐瑶便召集了海州所有的官员、士绅和最大的几家海商。

府衙后堂,气氛压抑。

众人惴惴不安地看着上首那个端坐着的,美得不像真人,却始终穿着简练的炎黄装的年轻女子。

他们都知道京城发生的一切,都知道眼前这位,就是那个凭一己之力,颠覆了整个共和国政治风向的独裁者。

沐瑶没有一句废话,开门见山。

“从今日起,海州,将成为共和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特区?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新词让他们感到陌生而不安。

“所谓特区,就是拥有特殊政策和高度自治权的地方。”

沐瑶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在这里,一切规则,都将以效率为最高准则。”

她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一件事,拆除城墙。”

轰!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不可!万万不可啊!”一个年老的乡绅第一个站了出来,脸色煞白:“领导,这城墙乃是我海州百年基业,是抵御海寇、护佑百姓的屏障啊!若是拆了,海州岂不门户大开,任人宰割?”

“对啊!城墙乃祖宗所留,岂能说拆就拆!”

“请领导三思!”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城墙,在他们心中,是安全的象征,是历史的根基,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沐瑶安静地听着,直到所有声音都平息下去,她才缓缓开口,语气冰冷得像海州的冬风。

“海寇?”她轻笑一声,反问道:“请问,是他们的刀快,还是我的枪快?”

整个后堂,瞬间鸦雀无声。

“至于祖宗……”沐瑶的视线扫过众人:“我的祖宗是炎黄,不是一堆没用的砖石。你们的祖宗若是知道,他们留下的这圈墙,阻碍了一座城市的伟大未来,恐怕会从坟墓里跳出来,亲手把它推平。”

她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强大的压迫感让最前排的几个人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我告诉你们,为什么要拆。”

“因为这座城市,太小了,太挤了。它装不下我的工厂,我的船坞,更装不下我的舰队。”

“城墙,在过去,是保护你们的屏障。但在今天,它就是禁锢你们的牢笼!”

“它阻碍了货物的流通,限制了城市的扩张,更禁锢了你们的眼光,让你们只看得到眼前这一亩三分地,看不到墙外那片广阔的海洋!”

“我要的,是一个开放的,向着海洋无限延伸的海州!而不是一个蜷缩在城墙里,苟且偷安的渔港!”

“从明天起,工程部队会进驻。你们可以选择配合,也可以选择反对。”

沐瑶的目光,落在那个最先反对的老乡绅脸上:“但我提醒你们一句,任何阻碍共和国发展的,都将被视为共和国的敌人。”

“而我的习惯是,对于敌人,从不手软。”

老乡绅浑身一颤,双腿发软,瘫坐在了椅子上。

再无人敢发一言。

“第二件事。”沐瑶竖起第二根手指:“扩建港口。我要在这里,建造共和国最大的深水港,足以同时停泊一百艘万吨级巨轮。”

“第三件事,成立‘炎黄共和国海军学校’。我,亲自担任校长。”

“第四件事,所有与港口、航运、造船相关的产业,税率减半。”

“所有愿意投资海州建设的商人,共和国将以土地和未来的贸易特权作为回报。”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重磅炸弹,将堂内众人炸得晕头转向。

他们终于明白,这位领导来到海州,不是来视察,也不是来商议。

她是来创造一个新世界。

一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充满了风险,也充满了无限机遇的新世界。

那些海商的呼吸,渐渐变得粗重起来。

他们从沐瑶的话语中,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一种比以往任何出海贸易,都庞大无数倍的,金钱的味道。

会议结束时,那些官员和乡绅失魂落魄,而海商们,则目光灼灼,仿佛看到了满载黄金的船队,正从海平线上向他们驶来。

第二天,巨大的轰鸣声便响彻了海州。

工程部队的士兵们,用炸药和重锤,开始了对那座百年城墙的拆除。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看着那熟悉的墙体在一片烟尘中轰然倒塌,表情复杂。

有老人在墙角下跪地痛哭,咒骂着这个毁坏祖宗基业的“妖女”。

有年轻人则满眼放光,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废墟之上诞生。

沐瑶就站在府衙的最高处,冷漠地俯瞰着这一切。

她知道,她在摧毁的,不只是一座物理的城墙。更是一座存在于人们心中,数千年的,固步自封的精神壁垒。

大陆文明的本质是内敛和保守的。

而她,要强行扭转这个民族的性格,将他们的目光,从熟悉的土地,引向那片陌生的,充满危险与机遇的深蓝。

拆墙,只是第一步。

紧接着,更大规模的建设开始了。

数以万计的劳工,在工程部队的指挥下,开始了对港口的扩建。

巨大的花岗岩石条被运至海边,沉入水中,构筑起新的堤坝。

蒸汽驱动的打桩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一根根巨木打入海底。

一座崭新的,钢铁与混凝土结构的深水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旧码头的旁边延伸开去。

与此同时,“炎黄共和国海军学校”也在一片临海的开阔地上,拔地而起。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亭台楼阁。

只有一排排简洁、坚固的,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灰色建筑。

操场,校舍,训练场,以及一座高耸的,可以俯瞰整个港口的瞭望塔。

沐瑶亲自担任了校长,并为第一批学员,上了第一堂课。

学员的成分很复杂。

有从陆军中选拔出的优秀年轻军官,有海州本地招募的,熟悉水性的渔民子弟,甚至还有几个沐瑶从京城带来的,懂格物之学的年轻人。

宽敞的教室里,沐瑶一身笔挺的深蓝色校长制服,站在一块巨大的黑板前。

黑板旁,挂着的是那副巨大的世界舆图。

“欢迎来到海军学校。”她的开场白,一如既往的简洁。

“在你们学习如何开船,如何开炮之前,你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

她拿起一根教鞭,指向了那副地图。

“我们为什么需要海军?”

一个从陆军选拔出的年轻军官站了起来,大声回答:“报告校长!为了保家卫国,抵御来自海上的敌人!”

“错。”沐瑶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

她走到地图前,教鞭重重地点在了共和国的版图上。

“保家卫国,那是陆军的事情。他们的职责,是守住我们的国门。”

“而你们,海军的职责,”她的教鞭缓缓向东移动,划过广阔的海洋,落在了那片陌生的大陆上:“是为这个国家,打开国门!”

“你们不是盾,你们是矛!是刺向敌人心脏,为共和国掠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的,最锋利的矛!”

“你们将要学习的,不是防御,而是进攻!是如何将我们的战船,开到敌人的港口!是如何用我们的舰炮,轰开他们的国门!是如何将共和国的旗帜,插遍这个世界上每一片富饶的土地!”

她的声音在教室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侵略性与蛊惑力。

学员们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

他们看着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名字,仿佛看到的不再是地图,而是一座座等待他们去征服的金山。

“从今天起,忘记你们的故土,忘记你们的家人。你们的归宿,只有这片大海。”

“你们的荣耀,将在炮火中铸就。”

“你们的功勋,将用敌人的国土来丈量。”

“现在,起立!”

唰!所有人猛地站了起来,身姿笔挺。

“跟我念。”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少年们用尽全身力气嘶吼着,眼中燃烧着名为野心的火焰。

他们并不知道,这句话来自另一个时空,也不知道它背后所代表的,是一个庞大帝国的崛起与梦想。

他们只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的生命,将与这片大海,与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在沐瑶的亲自督导下,海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开始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城墙被完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环城公路。

城内,一条条笔直的大道取代了原本狭窄的街巷。

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几条主干道的中央,工人们竟然开始铺设起两条平行的铁轨。

海州的百姓围着这奇怪的景象议论纷纷。

“这是要让火车开到城里来?”

“胡说!火车那么大,还不把路给占满了?”

“我听工地上的人说,这叫‘有轨电车’,是一种在城里跑的小火车,不用马拉,自己就能动!”

“不用马拉,自己就能动?那不成妖怪了!”

怀疑,好奇,惊叹。

沐瑶没有解释。

她知道,当第一辆电车从他们面前平稳驶过时,所有的疑虑都会烟消云散。

这种来自另一个文明的钢铁造物,将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将“现代”这个概念,烙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

海州,正在光速发展。

而这份发展的报告,也通过军方的加密渠道,一份份地,摆在了北境庆州,那个简陋的司令部办公桌上。

陈庆之看着报告中描述的一切,沉默不语。

拆除城墙,代表着彻底的开放与扩张。

海军学校,是刺向世界的矛。

有轨电车,则是工业文明碾压一切的宣告。

他知道,沐瑶正在用一种他无法想象的速度,锻造着一头恐怖的工业巨兽。而这头巨兽,就是他未来要面对的敌人。

“总司令,”沐渊亭走了进来,将另一份文件放在他桌上:“这是最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发行报告。在北境十六州,这本书已经卖出超过三十万册。许多年轻人,读了这本书后,都主动报名参军,或者要求到最艰苦的矿区和工厂去。”

“保尔的精神,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信仰。”沐渊亭的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振奋。

陈庆之拿起那份报告,手指轻轻摩挲着“保尔”那个名字。

他知道,沐瑶也一定收到了这份报告。

她一手在南方,锻造着帝国的利刃。

另一手,却在北方,播撒着革命的火种。

陈庆之抬起头,望向窗外。

南方的天空,对他而言,是一片永远无法看透的,深沉的迷雾。

……

而在海州,沐瑶也同样收到了来自北境的报告。

她看着那惊人的发行数字,看着报告中描述的,那些因为一个虚构人物而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海州区长夏邱站在一旁,看着报告,忍不住皱眉:“领导,这陈庆之,手段果然了得。用一本话本,就笼络了这么多人心。此人……必是心腹大患。”

沐瑶放下了报告,没有接话。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已经初具规模的深水港。

巨大的蒸汽起重机正在将成吨的货物吊上船只,远处的海面上,海军学校的训练帆船,正乘风破浪。

更远处,海与天连成一线,一片苍茫。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885/4391971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