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风雪练兵忙
风雪飘洒,寒气未散。
天蒙蒙亮,铁血军寨外却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辅兵带领乡勇开始扫雪清道,滚雪球制成冰弹。军寨部将,队将带着各自人马投入训练。
骑兵们策马奔驰,马蹄踏碎冻土,扬起阵阵雪雾;步卒们列阵操练,喊杀声震天动地;弓箭手,犬兵负重奔跑,口号声整齐而有节奏……
铁血军寨兵卒天天有肉,吃得好,训练格外严苛。
其中以李山与刘铁柱为最。
在训练场东侧,李山和刘铁柱正带着本部人马加紧操练。
这两位准部将因前段时间负伤,军功缺了些。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僚张富贵立功正式晋升为部将。张屠户凶悍、勇猛,他们自愧不如。
就连后起之秀王铁山也获得了提拔。
这可是以前的老部下,如今却爬到自己头上。顿时就让军寨两位老军头心里难免有点不平衡。
他们质问军龄,本事超过王铁山。
若非负伤,拉了胯,又怎能落后之?
“再来一轮冲锋练习!“李山吼道,尽管左肩伤处还在隐隐作痛。他不能容忍自己落后于人。
尤其是看到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已经超越了自己。
刘铁柱同样不甘示弱,他甩动还未好利索的手臂,亲自示范拉弓射箭,步卒阵型变换。
“战场不等人,伤好了就得追上!”
两人默契地较着劲,一点点加强训练强度,都希望在接下来,伏杀狼戎的战斗中大放异彩。
——争取正式晋升而不只是提名。
他们的部下虽然苦不堪言,但看到长官如此拼命,又想起其他队伍得意,也都鼓起了干劲。
整个训练场上,弥漫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这种良性竞争精神是秦猛允许的,也是提倡的。
人都有好胜心,都要脸面。
何况是军中强者为尊,但凡有本事,谁也不服谁。
各队将暗中较量,正在悄然提升军寨的整体战斗力。
一支郡城军队也在边上集结训练。
那是营指挥张崇组织地方厢军,开始紧急特训。
这几天,他一直在军寨游览,观看士兵训练。发现特殊的现象,铁血军寨士卒不需要监督,就会自发训练,与他所知的军队截然不同。
张崇只能感慨“强强手下无弱兵”!
来都来了,他自然是趁机请教,训练自己的队伍。寨兵几点起来集合,他就率队出操训练。
那个王都头天天都被人强行拖下床,训练得散了架,还要晚上巡营房,几天来,瘦了一大圈,
除了军寨数百兵卒在寨外训练,搞得声势惊人。
成群结队的壮劳力在工匠师傅的指挥下搬运木材、夯土砌墙,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一片薄雾。
短短几天,一座临时营地奇迹般拔地而起。
最令人惊叹的是四周高约三四米、宽两米多的冰墙。
——这是利用苦寒天气筑成的临时防御工事。
木板为模,沙土饮水为基,再泼洒夹杂碎冰的河水。迅速层层冻结,浇铸成墙,外表冰层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而坚实的光芒。
营地内部,茅草房、马厩、牛棚井然有序地分布。几座箭楼迅速耸立,有人爬上警戒,新到的马匹被牵入马厩,兵卒们陆续安顿其中。
在忙碌的人群中,几十名来自冷艳山的俘虏被刻意编入不同的工程队,分散在各小组劳作。
他们搬运石块、搭建房梁,夯实地基,虽然干的是重体力活,但与劳工等同,并无虐待迹象。
每到饭点,这些人排队在伙房领饭,不仅一天三顿饱餐。杂粮饭配几个菜,肉汤,偶尔有炖肉吃。
这种待遇,让这些曾经的山贼既困惑又感激。
陈老四是冷艳山俘虏中的一员。他扛着一根原木,脚步稳健地走向工地,心里却五味杂陈。
一方面,铁血军寨剿灭了他的山寨,让他失去了曾经的“家”。又强制性做体力活,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用种种手段来囚禁,没了“自由”。
另一方面,这里除了干活,没有虐待,吃得饱、穿得暖,晚上还能盖着崭新的棉被睡觉。
——这却是他被逼落草后,从未有过的安稳日子。
今天早饭时,他听到工友议论:“听说秦大人批准,军寨还要建学堂,孩子们能上学识字。”
陈老四正吃着饭,突然愣住,想起自己早年病死的儿子。若自己早些来军寨,若当年有这样的机会,孩子或许不会因贫病交加而夭折。
一种莫名的愧疚涌上心头:
自己真是该死,是什么时候从老实人,变得狠厉?从前打家劫舍,又害得多少家庭破碎?
如今军寨虽用强制手段劳改,却给了他们一条生路,更给了那些无处可依的流民一个希望。
晚上,这群冷艳山的“难兄难弟”聚在劳改营房时,因劳累过度,几乎无人闲聊,倒头便睡。
陈老四躺在床上,望着屋顶,第一次觉得“纪律森严”不是压迫,而是一种令人心安的自律。
他想恨,却恨不起来!
——毕竟军寨没有处死他们,也没有虐待他们。
山贼们压根就没想过要跑,逃了,提心吊胆,颠沛流离。而这里却能吃饱穿暖,过得踏实。
……
堡内官署的公事房被改造成临时学堂。角落炭火燃烧,屋内温暖如春。
十几名九至shisan岁的孩子正襟危坐,听老保长王槐讲课。
王槐年纪大了,喜欢唠叨,每节课前总要强调:“你们能坐在这里吃饱穿暖,全是秦大人自掏腰包买的粮食!古人云,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份恩情,你们要立住,要刻在骨子里。
“孩子们呐!你们要好好学,做个对军寨有贡献的人。将来是军寨,是这片土地的接班人……”
秦猛就喜欢老保长的唠叨,有些话他是不能明说的。只能让别人代劳,给老保长加了台词警句。让这位老先生来教导孩子,灌输思想……
孩子们从写自己的名字开始学起。王槐用白粉棒在黑灰底板上写字,孩子们跟着模仿书写。
——字迹虽歪歪扭扭,但态度认真。
在这些孩子中,王大宝格外认真听讲。
他是寡妇王春兰的儿子,加入少年队一方面是因不久前被掳掠的经历,让他渴望变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补贴家用,减轻母亲的压力。
往日的调皮捣蛋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专注的眼神和认真的笔记。
下课后,他总是围着老保长问问题,是最积极的学生之一。
另一边的小石头则带着不同的心情认真听课。
父母双亡的他因为上次立功成为了少年队队长,但因为身材瘦弱,年纪又小,队里许多大孩子总是不服气,时不时阴阳怪气地议论他。
小石头心里憋着一股劲,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还经常跟着张富贵、李山、刘大牛等人学本事。
他心里想着:“要是谁不服,我就打到他服!”
这种好胜心驱使他比旁人更加用功。
知寨官秦猛对此要求严格:要求每个孩子必须每日认字达标,一旦不专心学习,扣发零食。
学堂建立后,军寨还计划开设成人班,彻底扫除文盲。
……
夜幕降临,铁血军寨并未沉寂。
主寨墙上,冰墙上的火把依次点亮,哨兵的身影在墙上巡逻,警惕地注视着远处的黑暗。
秦大壮率领队伍巡逻,检查岗哨。
刘大牛训练的犬兵队伍,分派各处,发挥作用。
在营房内,劳累了一天的劳改山贼们早已进入梦乡。
他们睡得很沉,很安心——这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安稳觉。
不再需要担心明天的粮食在哪里。
不再需要害怕官兵的围剿,虽然一天劳作下来,身体疲惫,但心灵却奇异地平静,踏实!
在轮值营房内,李山和刘铁柱还在研究地图,讨论明天的训练计划。
他们的竞争意识已经转化为共同进步的动力,两人都明白,只有整个军寨强大,每个人才能真正安全。
在少年队营房,小石头往手上哈着气,还在默写今天学的字词,小手冻得通红仍紧握粉笔。
——老保长说了,识字的人将来成就会更高。他虽不懂得什么叫成就,但却知道老人言没错。
这座铁血军寨,正如其名,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纪律,却又在严寒中孕育着希望的温暖。
即便主心骨秦猛外出公干,军寨也依旧井井有条。不会因他走了几天,就成了一盘散沙。
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在为明天而努力。
——无论是谁,山贼也好,孩童也罢,都在这个特殊的地方各司其职,重新制定自己的人生。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894/4407238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