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最穷小卒:靠打猎富可敌国,女帝慌了! > 第716章 钻营的小县令(一)

第716章 钻营的小县令(一)


一个时辰后,李胜送走了传达圣意的中官,却瞧见后院廊下颇为热闹。

几名县衙的差役正小心翼翼地将几个蒙着湿布的竹筐放下,揭开一角,里面露出的竟是水灵灵、绿油油的新鲜蔬菜——有早春的韭黄、嫩绿的菘菜,甚至还有些许反季节的瓜苗。

在这春寒料峭、青黄不接的二月底,尤其是在这北地县城,见到如此品相的新鲜菜蔬,着实令人惊讶。

雁娘正围在筐边,脸上带着掩不住的欣喜,连声向一旁的徐同文道谢。

“这是……”李胜踱步过去,目光扫过那些蔬菜,又看向徐同文。

徐同文见惊动了李胜,连忙上前躬身解释:“回大都督,下官方才得知两位……两位妹妹这几日皆随将士们一同用饭,餐餐军粮,实在辛苦。眼下这时节,新鲜菜蔬难得,下官便想着尽些心意,让人从县里暖房里现摘了些送来,给大都督和妹妹们添个菜,聊表寸心。”

李胜闻言,心中一动。

他是穿越而来,深知在古代农业技术条件下,北方二月能产出这些蔬菜是何等不易。

这绝非寻常富户窖藏所能及。

“暖房?”李胜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饶有兴致地问道,“如今这时节,通北县竟有如此鲜嫩的菜蔬,徐县令这暖房,看来不简单。”

见李胜感兴趣,徐同文精神大振,连忙详细解释:“大都督明鉴!下官惭愧,于圣贤书读得粗浅,却偏好杂学,尤喜翻阅前人农书。我县乃是冶铁重镇,多有高炉,其排出之热气,若不利用,白白消散,实在可惜。下官便琢磨着,仿效古人温室之法的原理,尝试以陶管引导部分炉灶余热,环绕于特建的土坯房舍之下及墙壁之中,再覆以厚纸或云母片,以增光照保温。如此,虽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却可维持适宜温度,勉强能种植些不畏弱光的菜蔬。只是此法尚在摸索,耗费不小,产量也有限,仅能小范围供给,难惠及大众。”

李胜听着,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在这个理学当道、士大夫多以谈论实务为耻的时代,一个县令能不去空谈道德文章,反而沉下心去研究如何利用工业余热搞“古代温室农业”,这简直是奇葩,更是难得的人才!

“引余热以促农耕……徐县令,此乃利国利民之巧思也!”李胜赞道,“能有此想,并能付诸实践,殊为不易。”

徐同文得到肯定,激动得脸色泛红,连称“不敢当”,又道:“下官只是觉得,既然在其位,总得为治下百姓琢磨点实在的东西。!”

“好!”李胜抚掌,这句话简直说到了他心坎里。

他随即又询问起通北县的民生治理、税赋刑名等情况。

徐同文不敢怠慢,一一道来。

他虽因是前首辅胡克同乡而备受排挤,在县令任上一待就是八年,升迁无望,但并未因此彻底消沉混日子。

他将精力都放在了治理本县上,通北县在他的治理下,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吏治相对清明,百姓负担尚可,利用本地冶铁优势,也维持了一定的民生。

他谈起如何平衡矿工与农户、如何利用有限的财力修缮水利、如何约束胥吏,都颇有条理,显是下过一番苦功。

李胜越听越是满意。

此人虽有些圆滑钻营,但确有实干之才,且困于下僚多年,他心中已有计较。

“徐县令治理一方,经验心得,想必颇多。如今陛下锐意中兴,正需了解地方实情。你不妨将这些年的治理得失,详加整理,写一道条陈上来,我回京时,或可代为呈送御前。”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2979/4387135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