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防备
许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左手扶稳车把,右手轻轻握住她的手。
小尼姑调皮地在他背上画圈圈,惹得他浑身一激灵,车头一歪,差点冲上路牙。
他赶忙松开右手教训道:"不许调皮!"
哼,就调皮!
过了一会儿,小尼姑又蠢蠢欲动。
这次许建国早有防备,突然出声:"前面是护城河,你想让哥哥栽进去吗?"
小尼姑嘟着嘴老实了,把脸贴在他背上闷闷地说:"知道啦!"
许建国嘴角微扬。
小尼姑变得越来越活泼,不过这很好——毕竟是他一手养出来的,他喜欢。
从轧钢厂到医院要骑将近一个小时,他们才刚到东门大桥,还有一半路程。
许建国用力蹬车,长腿充满力量。
与此同时,乐静怡去学校找人未果,正沮丧地返回医院。
经过东门大桥时,她不经意往外一瞥,看见一对戴草帽的年轻人在骑车,莫名有些眼熟。
仔细一想,原来是上次去贾家村"祭拜"妙妙时遇见的那对。
没想到在城里也这么恩爱,年轻真好啊。
乐静怡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发呆。
她心心念念的妙妙。
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呢?
昨日在医院擦肩而过。
今天去学校又扑了个空。
想去四合院寻找。
又担心打草惊蛇。
她轻叹一声,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殊不知,此刻也有人正马不停蹄地朝她赶来。
命中注定的人,终会相逢。
不仅是母亲思念孩子。
孩子也同样渴望着他们。
医院。
乐静怡刚走到加护病房外。
没见到郁介和,正要打听。
勤务兵便上前汇报:
“乐领导,首长去吴院长办公室了,正在讨论苏先生的治疗方案。”
乐静怡略一思索,决定去找他。
临走前,她仍不放心,嘱咐道:
“小张,苏先生的学生多,如果有人来探病,务必好好解释,绝对不能放人进去。”
“要是爸回来了,也请他稍等片刻。”
小张郑重点头。
苏先生的探视不能马虎,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自然清楚。
另一边。
许建国和妙真终于抵达医院。
“哥哥,累不累?”妙真心疼地替他擦汗。
天气这么热,都怪她,让哥哥受累了。
许建国看她一脸愧疚,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尖,笑着哄她:
“别瞎想,哥哥载你一辈子都乐意。”
妙真拧开水杯,小心地喂他喝水。
许建国等她擦完汗,顺手替她整理了下鬓角的碎发。
“走吧,我们进去。”
妙真点点头,可刚踏进住院大厅,她就紧张得停住了脚步。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
许建国也不催促,只是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别怕,有哥哥在。”
妙真抬头看着他,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
她用力点头,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向护士站。
“同志,请问苏先生在哪个病房?”她温和地询问。
尽管妙真和许建国气质出众,但这两天来打听苏先生的人实在太多。
护士仍警惕地问:“你们是什么人?”
小尼姑不擅长撒谎,许建国从容接过话茬:
“我叫许建国,是红星轧钢厂的五级钳工。”
“我爱人是红星小学的教师,她的老师是苏先生的学生,听说先生住院,特意来探望。”
“许建国?”护士眼睛一亮,“你是报纸上登的那位英雄许建国?”
许建国淡然一笑,点了点头。
护士的神色立刻亲切起来。
她犹豫着说道:
"苏先生还在重症监护室。
现在确实不方便探望。”
妙真的眼神黯淡下来。
许建国连忙问道:
"能告诉我们病房号吗?
我们特意请假从东城赶来,
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
就在门外看一眼,
表达我们的心意。”
妙真也投去期待的目光。
护士见两人情真意切,
又知道许建国的事迹,
便告知了病房号:
"在东区301,请保持安静。”
"太感谢了,护士同志。”
许建国连声道谢。
妙真从布袋里抓出一把奶糖:
"谢谢您。”
护士刚要推辞,两人已经快步离开。
住院部东区走廊。
正要上楼时,
妙真突然驻足:
"哥哥,护士说不能探望..."
许建国轻抚她的肩膀:
"我们就远远看一眼。
都到这儿了,
不看你会安心吗?"
他理解她的忐忑。
小尼姑咬了咬嘴唇,走在前面。
许建国紧随其后,虚扶着她的肩。
两人沉默着走上三楼。
许建国目光敏锐,
发现尽头那间病房外
站着两名警卫。
他在妙真手心画了个圆,
示意就是那里。
越是靠近,妙真呼吸越急促。
警卫警觉地对视,
其中一人上前询问:
"请问有什么事?"
许建国低声对妙真说:
"放松些。”
随即向警卫解释:
"同志您好,我是许建国。
昨天去首长家修理留声机,
听说苏先生住院,特地来探望。”
这位警卫虽未见过许建国,
但看过他的报道。
确认身份后仍坚持原则:
"苏先生目前谢绝访客。”
许建国温和地问:
"能在门外看一眼吗?"
警卫坚决摇头:
"请等苏先生康复后再来。
现在请勿干扰我们工作。”
妙真虽感失落,仍礼貌地道别。
许建国不忍心看到妙真失落的神情。
尽管明知希望渺茫,他还是想再做努力。
话未出口,妙真已拉住他的手。
她不希望他为难。
"哥哥,我们先回去吧。”妙真柔声道,"等思月姐那边有消息,苏先生好转了再来。”勤务兵听到冉思月的名字,暗自记在心上。
妙真低着头走下楼梯,单薄的身影让许建国心头一紧。
他正想上前,小尼姑却转身露出笑容:"没关系,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
明天再来好吗?"
许建国眼眶发热。
这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女孩,在静怡师太的寺院里长大,虽得师太疼爱,终究要与其他孩子分享关爱。
他时常想象,若妙真生在郁家,作为考古泰斗的孙女,国学大师的外孙女,父母皆是显贵的她,本该是京城最耀眼的小公主。
命运弄人,若非如此,他们或许无缘相见。
许建国一时不知该感谢上苍让他们相遇,还是该责怪命运对妙真的不公。
"佛祖自有安排。”妙真晃着他的手安慰道。
许建国郑重地点头,暗自发誓要用一生弥补她缺失的温暖。
刚走出大门,斜坡处传来痛呼。
一位穿着中山装的老先生不慎摔倒,正摸索着寻找掉落的眼镜。
许建国迅速拾起眼镜递过去:"老人家,您没事吧?"
他衣着朴素,戴着眼镜,颇有几分书卷气。
老人扶正眼镜,连声道谢:"年轻人,太感谢了!我这把年纪没了眼镜,跟个瞎子没两样。”
许建国等他站稳才松手。
妙真温声道:"老爷子您客气了,这是应该的。
您是来探病的吧?快进去吧。”她声音柔和,引得老人多看了她几眼,隐约觉得面善,却又记不起来。
老人接到电话时吓得魂不附体,刚到医院就急着下车,一路小跑过来。
勤务兵还在停车,他惦记着老伴,匆匆道别:"你们叫什么名字?"妙真见他着急,忙说:"小事一桩,您快去看家人吧!"
老人快步上楼,刚到三楼就被赶来的勤务兵叫住:"您慢点!要是摔着,首长非得训死我!"这正是郁老爷子。
楼上的郁介和与乐静怡闻声赶来:"爸,当心!""别管我,你妈怎么样了?"老爷子急着要见苏黛。
这对相伴六十载的夫妻,历经战乱与离别,始终相依为命。
如今老伴病危,他怎能不急?
郁介和内疚地拉住父亲,乐静怡扶老人坐下:"爸,医生说要再观察,暂时不能探视。”她与丈夫交换眼神,决定说出那个好消息:"方才介和看妈时,她最后喊了声'妙妙'......"
话音未落,郁老爷子听到这个名字突然佝偻了身子,默默低下头。
他与苏黛相守六十载。
两桩憾事,锥心刺骨。
其一,幼子英年早逝,
血洒西南疆场。
其二,未及谋面的小孙女。
那年倭寇溃败在即,
华夏曙光初现,
静怡忽传喜讯——
腹中或许是个女婴。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099/4432624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