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258章 256:嘚瑟的老韩

第258章 256:嘚瑟的老韩


十月的京城,秋意已浓。

    金黄的银杏叶点缀着大街小巷,天空高远澄澈,空气中弥漫着收获季节特有的清冽与充实。

    《横空出世》的热度并未随着国庆黄金周的结束而消退,反而如同酝酿已久的美酒,香气愈发醇厚地扩散开来。

    影院里的掌声与热议,逐渐蔓延到街头巷尾、办公室、校园课堂。

    这部影片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磅礴精神,在‘饱和式宣传’的强有力推动下,精准地击中了时代脉搏,引发了一场远超电影本身的社会共鸣。

    十月十一日,周一。

    经过数天的最终统计与汇总,来自专资办和中影集团发行部门的权威数据,如同一声惊雷,正式在业内炸响:

    “献礼巨制《横空出世》,在十月一日至七日的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票房(含各级单位、学校、军队系统组织的包场收入)累计达到约五千五百五十七万元!”

    这个数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五千五百五十七万!仅仅七天!

    在1999年,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电影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它不仅仅意味着《横空出世》成为了现象级的观影事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雄辩地证明了一件事:主旋律影片只要拍得真诚、拍得震撼、拍出水平,同样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商业号召力和市场吸引力,甚至远超许多商业类型片。

    这彻底打破了以往一些人对主旋律影片“叫好不叫座”、“只能靠行政指令组织观看”的刻板印象。

    几乎在同一时间,十月十二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文化版块,在显要位置刊登了王盛的第二篇关于《横空出世》的文章,这次是一篇更为私人化、情感也更丰沛的观后感,标题为《那份沉默的惊雷,终在我们心中回响》。

    相较于上一篇影评的宏观与引导,这篇观后感笔触更为细腻。

    王盛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在影院里受到的灵魂洗礼。

    他写到那些无名英雄的选择与坚守,写到那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纯粹与伟大,写到影片如何让他重新审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

    他写道:“走出影院,秋夜的风拂面,心中却燃着一团火。那团火,是前辈们用青春与生命点燃的。它告诉我们,个人的价值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坐标,告诉我们‘信仰’二字,并非虚言,它曾真实地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这部电影,是一面镜子,照见历史,也照见我们自身;它更是一颗种子,将‘惊雷’埋进我们心里,等待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回响。”

    王盛的文章,再次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真诚的笔触,为《横空出世》的热度添上了一把至关重要的柴火。

    他的观点被无数青年读者引用、讨论,进一步打破了影片在某些年轻群体中可能存在的观看壁垒,让“看《横空出世》”不仅仅是一种爱国表达,更成为一种有思考、有深度、彰显品味的文化消费行为。

    随后几天,《人民x报》、《光明×报》、《文艺报》等众多权威官方纸媒,也纷纷刊发评论员文章或深度报道,不约而同地将《横空出世》的商业成功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文章中指出,“《横空出世》的成功,标志着主旋律影片创作进入了新阶段,证明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完全可以有机统一”,并盛赞其“探索出了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可行路径”,“为国产电影的多样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官方定调性的赞扬与市场数据的双重肯定,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着《横空出世》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影片的排片在黄金周后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许多未能第一时间观看的观众,涌入影院。

    …………

    就在《横空出世》高歌猛进的同时,京郊怀揉,《开心家族》的拍摄也渐渐进入了尾声。

    片场的气氛,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紧张拍摄后,反而透出一种即将收获前的沉静与默契。

    王盛坐在监视器后,眼神锐利如初,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依旧要求严格,但剧组上下已然适应了他这种高效而精准的节奏。

    黄勃的表现愈发稳健,他将陈默那份从绝望孤寂到被“梦中家人”一点点温暖、最终完成自我救赎的复杂心路历程,演绎得感人至深。

    李晓冉、以及几位饰演“梦中人”的老戏骨和那位灵性十足的小童星,也都贡献了极为精彩的表演。

    十月十四日,下午。

    随着王盛一声清晰的“咔!过了!”,《开心家族》最后一个镜头,在夕阳温暖的余晖中顺利完成。

    现场寂静了片刻,随即,不知是谁先带头鼓掌,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瞬间爆发开来,席卷了整个片场。工作人员相互拥抱,演员们击掌庆贺,脸上都洋溢着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容。

    “我宣布,”王盛拿起现场喇叭,尽管脸上带着连日鏖战的倦色,但声音依旧沉稳有力:“电影《开心家族》,历时六十八天,全部拍摄工作,正式杀青!”

    “喔——!”

    更大的欢呼声响起。

    晚上,杀青宴在怀柔一家颇具特色的餐厅隆重举行。整个剧组主创、主要演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济济一堂,气氛热烈非凡。

    王盛作为导演和制片人,发表了简短的致辞,感谢了全体剧组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精神。

    他没有过多煽情,但每一句肯定都落在了实处,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尊重与认可。

    “这部电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特别的旅程。”王盛举起酒杯:“它关于家庭,关于温暖,关于救赎。我希望,当我们完成所有后期,将它呈现在大银幕上时,它能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为了《开心家族》,干杯!”

    “干杯!”

    所有人大声应和,共同举杯,清脆的碰杯声此起彼伏,象征着一段共同奋斗岁月的圆满落幕。

    宴席间,气氛热烈。

    黄勃显然格外激动,端着酒杯来到王盛面前,黝黑的脸上因酒意和兴奋泛着红光:“王导,我……我敬您!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我一定……”

    他似乎有千言万语,却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王盛拍了拍他的肩膀,与他碰了下杯,语气平和却带着力量:“勃儿,路还长,这才刚开始。保持住这份劲儿。”

    “哎!我明白!”黄勃重重地点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

    杀青宴结束。

    王盛回到酒店房间,已是深夜。

    洗去一身疲惫和淡淡的酒气,他刚换上舒适的睡衣,准备处理一下积压的手机短信,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便嗡嗡地震动起来。

    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韩三坪。

    王盛接通电话,将手机贴在耳边:“韩叔,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休息?哈哈,盛子,我高兴得睡不着啊!”

    电话那头,韩三坪的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喜悦,透过听筒清晰地传来:“专资办加班传来的最新数据!你想都想不到!”

    王盛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京郊沉静的夜色,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了然的弧度:“哦?《横空出世》票房又涨了?”

    “何止是涨了!”韩三坪的声音拔高了几分:“截止到今天,十月十四号晚上十点,《横空出世》全国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七千五百万了!七千五百万啊!照这个势头下去,破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记载以来,首部破亿的国产片!咱们北影厂出的!”

    尽管有所预料,但这个数字依然让王盛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知道这部电影会成功,但成功到如此地步,速度如此之快,还是略微超出了他最初的预估。

    “这么快?”王盛的语气也带上了几分真实的感慨。

    “是啊!”韩三坪难掩激动:“这里面,有你的一份大功劳!你那两篇文章,尤其是后面那篇观后感,写得太是时候了!不知道引发了多大的讨论,吸引了多少原本可能不会进影院的年轻人!上面领导开会都点名表扬了,说这是文艺评论引导市场的成功范例!”

    王盛笑了笑,语气谦逊而真诚:“韩叔,您过奖了。我不过是说了些心里话。电影能成功,归根结底是片子本身拍得好,李雪键老师、李呦斌老师他们演得好,是所有主创人员的心血结晶。

    再加上这几年,咱们搭建的这个发行网络,还有您那边对影院监察体系的初步建立,减少了瞒报漏报,让票房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来……

    最重要的是,是时代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是老百姓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儿,需要这样一个出口。我们,不过是恰逢其会,站在了这个舞台上。”

    电话那头的韩三坪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王盛这番话里的深意,感慨道:“是啊,大势已成,我们不过是顺势而为!但能抓住这个‘势’,把它变成现实,这就是你我的本事!”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正式了些:“对了,打电话给你,还有个正事要通知你。十月二十号,在辽省沈城体育馆,举办今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

    你可是咱们北影厂,哦不,现在是北影制片公司和中影集团的功臣和门面,《30天》、《当幸福来敲门》都报了名,你得亲自到场。

    我已经让办公室把邀请函和行程安排发给你助理了,你记得查收,提前做好准备。”

    王盛对此早有预料,点头应道:“好的,韩叔,您放心,我一定准时到。”

    “好!那咱们沈城见!到时候,好好喝一杯,庆祝庆祝!”韩三坪志得意满地挂了电话。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59/111108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