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229章 227:激励

第229章 227:激励


一九九九年七月一日的夜晚,京城白日残留的暑气在晚风中渐渐消散。

    《垫底辣妹》剧组结束了当天高强度的拍摄,范小胖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回到了剧组下榻的宾馆。

    连续半个月、每天超过十四小时的工作强度,即便是她这样精力旺盛、憋着一股劲要证明自己的年轻人,也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她把自己摔进房间那张不算柔软的单人床上,盯着天花板上单调的吸顶灯,放空了几分钟。

    不能躺下,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她猛地坐起身,甩了甩头,强迫自己清醒过来。

    伸手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掏出了一摞厚厚的书本和笔记——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一年级的期末复习资料。

    《垫底辣妹》的拍摄占据了她的全部精力,但学校的期末考试却不会因此推迟。

    作为大一学生,基础课程的门槛必须跨过,若是挂科,别说面子不好看,恐怕还会让王总觉得她不够努力,心思浮躁。

    “唉……”范小胖叹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翻开了《艺术概论》的笔记。

    密密麻麻的字迹和抽象的理论概念让她一阵头晕目眩。

    白天在片场,她是挣扎在及格线边缘的高中生王小佳;晚上回到宾馆,她又变回了为期末考焦虑的大学生范小胖。

    这种身份的频繁切换,让她精神倍感疲惫。

    灯光下,她强打精神,嘴里念念有词地背诵着那些拗口的定义和理论流派。

    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划拉着,留下杂乱无章的线条。

    不知过了多久,她感到眼睛酸涩,抬头看了看房间里的挂钟,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七点五十分。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脑海。

    今晚八点!泱视电影频道!

    王总执导的那部主旋律电视电影《红旗》,今晚首播!

    这件事早在公司内部传开了,说是为了国庆献礼,更是“大救市计划”在电视端的一次重要亮相,意义非凡。

    虽然她自己在拍王总的电影,但对于王总亲自执导的另一部作品,还是充满了好奇,尤其是这部《红旗》听说拍得极为用心,放弃了商业放映,选择了免费播出。

    她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几乎是扑到床头柜前,抓起了电视遥控器,按下了开关。

    老旧的显像管电视机发出“嗡”的一声轻响,屏幕亮起,闪过一片雪花后,出现了泱视电影频道的台标。此刻正在播放节目预告,距离八点整还有几分钟。

    范小胖调整了一下坐姿,靠在床头,目光紧紧锁定屏幕。

    一种混合着期待、学习,甚至还有一丝与有荣焉的微妙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在京城、在魔都、在羊城……在华夏的无数个家庭里,许多人也都或有意或无意地将电视调到了泱视电影频道。

    这其中,有通过报纸节目单提前得知播出信息的影迷;有单位组织收看、回家后意犹未尽还想细品的机关干部;有对主旋律题材本身就有偏好的老一辈;也有被“免费”、“献礼”、“王盛新作”等关键词吸引来的普通观众。

    京城,北影厂生活区,王盛家中。

    王盛的父母王保国和张秀兰,早早地就守在了电视机前。

    “开始了开始了!”当片头音乐响起,张秀兰激动地拍了拍王保国的胳膊。

    王保国虽然表面上维持着一家之主的沉稳,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和专注的眼神,也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魔都,一栋老式洋房里。

    朱泳德难得准时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后,也鬼使神差地让家人将电视调到了泱视电影频道。

    他想看看,那个让他心情复杂的年轻人王盛,这次又搞出了什么名堂。

    是延续《30天》、《当幸福来敲门》的成功,还是在这种主旋律题材上会水土不服?

    湘西,某个刚刚通了有线电视不久的小镇。

    《那山那人那狗》的成功,让导演霍健起在此声名鹊起。

    邻里乡亲听说他参与执行导演的新片在泱视播出,也都聚到了镇上唯一的大彩电前。

    宾馆房间里,范小胖屏息凝神。

    电视屏幕上,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熟悉的明星脸,画面一开始就是1949年秋天,北平城那种百废待兴却又暗流涌动的独特氛围。

    黑白的史料镜头与精心搭景还原的彩色画面交织,瞬间将人拉回到了那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时刻。

    镜头聚焦在一个叫林恒的工程师身上,他戴着眼镜,穿着不合时宜的旧长衫,性格执拗,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严谨。

    当他接到为开国大典设计制作自动升旗装置的任务时,那种既感责任重大又面临重重困难的压力,透过屏幕传递出来。

    寻找适合的金属材料阻断球、解决广场供电不稳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服并团结一群背景各异的工匠……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接踵而至。

    影片的节奏并不快,但叙事沉稳,细节扎实,将宏大历史事件背后,那些微小个体所付出的艰辛、智慧与赤诚,刻画得丝丝入扣。

    范小胖看着看着,忘记了疲惫,也忘记了床头上那堆令人头疼的复习资料。

    她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学导演的,但作为演员,她能感受到这部片子的“讲究”。

    画面的质感、光影的运用、演员表演的克制与内敛,都透着一股不同于一般电视电影的“电影感”。

    尤其是几个关键场景,比如林恒在深夜的工棚里,对着图纸和简陋材料苦思冥想,额头上渗出的细汗在灯光下清晰可见;比如那群临时聚集起来的工匠,为了调试一个部件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在成功后露出憨厚而满足的笑容……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力量。

    “原来主旋律还能这么拍……”范小胖心里暗暗惊叹。

    没有空喊口号,没有刻意煽情,就是用真实的故事和饱满的人物去打动人。

    当影片进行到高潮部分,开国大典前夜,升旗装置突发故障,林恒和同伴们在最后关头争分夺秒地排查、抢修,紧张得让人手心冒汗。

    当黎明来临,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顺利冉冉升起,镜头扫过天安门前欢腾的人群,也扫过角落里累得几乎虚脱、却眼含热泪的林恒等人时……

    范小胖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坐直了身体,鼻子有些发酸。

    她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房间,仿佛能感受到此时此刻,在无数个类似的房间里,千千万万的观众正和她一样,被屏幕上的故事所牵动。

    王盛家,张秀兰已经用手帕擦了好几次眼角,王保国则是久久沉默,然后深深吸了一口烟,吐出浓浓的烟雾,低声说了句:“这小子……拍得真好。”

    魔都,朱泳德靠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眼神复杂。他不得不承认,王盛这小子,确实有点东西。

    这种主旋律片子,能拍出这样的质感和情感浓度,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吸引观众,商业和主旋律的平衡点找得非常准。

    湘西小镇,聚在电视机前的人们发出阵阵赞叹,与有荣焉。

    《红旗》的片尾字幕缓缓升起,雄壮而深情的背景音乐回荡在千家万户。

    范小胖关掉了电视,房间里骤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夜嚣。

    她坐在床边,久久没有动弹。

    脑海里还回闪着《红旗》中那些无名英雄的面孔,回闪着林恒那双充满信念和执着的眼睛。

    对比自己正在饰演的王小佳,一个是关乎国家尊严的历史使命,一个是关乎个人命运的人生逆袭,看似天差地别,但其内核,似乎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不认输、不信命、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那股劲儿!

    一股莫名的热血和清晰的目标感,冲散了她连日积累的疲惫和面对学业压力的焦躁。

    她重新拿起那本《艺术概论》笔记,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王小佳能从一个垫底差生拼到重点大学,那些前辈们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让红旗飘扬,她范小胖,难道连个期末考试都搞不定吗?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既然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她就必须对得起这份幸运,对得起王总的信任,更要对得起自己!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埋首于书本之中。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59/1111089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