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225:免费公映
一九九九年六月的京城,暑气初显,京信大厦内冷气充足,隔绝了外界的燥热。
范小胖几乎是踩着风火轮赶到公司的。
接到李婷婷电话后,她强行按捺住内心的狂喜,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妥当,拦了辆出租车就直奔京信大厦。
电梯在九楼停下,门一开,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些,但眉眼间的飞扬神采却怎么也藏不住。
“婷婷姐!”范小胖推开艺人经纪部主管办公室的门,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
李婷婷正在处理文件,闻声抬头,看到她这副模样,不由莞尔:“来了?坐。”
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合同:“这是《垫底辣妹》的演员聘用合同,片酬、档期、权利义务都在里面,你看看,没问题的话就在后面签字。”
范小胖接过合同,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逐条浏览。
当看到片酬一栏那个对她而言堪称天文数字的金额时,她的心漏跳了一拍。
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她价值的肯定,是她在公司地位提升的象征!
她迅速翻到最后一页,几乎是抢过李婷婷递来的笔,在乙方签名处工整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范小胖。
签完字,李婷婷又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推到她面前:“这是《垫底辣妹》的剧本初稿,王总亲自盯的项目,你拿回去好好研读。
王总特别交代了,让你收收《绝代双骄》里的那股江湖气,好好琢磨怎么演一个真实的高中生。机会给你了,能不能抓住,看你自己。”
范小胖双手接过剧本,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她下意识地翻开封面,目光扫过编剧栏,那里除了编剧组的名字,赫然还有另一个她熟悉又敬畏的名字——王盛。
她的心脏再次剧烈地跳动起来。
王盛出品,必属精品。
这几乎成了行内不成文的共识。
从《30天》到《当幸福来敲门》,再到策划的诸多项目,他经手的东西无一不是既叫好又叫座。
有他名字挂帅,这部《垫底辣妹》的质量和前景,无疑又添上了一重坚实的保障。
一股巨大的庆幸和决心涌上心头。
她合上剧本,紧紧抱在胸前,看向李婷婷,眼神无比认真,甚至带着点孤注一掷的恳切:“婷婷姐,你放心!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拼了命也会把王小佳演好!绝对不会让王总失望,也不会让公司失望!”
李婷婷看着她眼中燃烧的火焰,满意地点点头:“有这个心就好。回去把剧本吃透,人物小传、角色分析都做起来,随时准备和导演、王总沟通。去吧。”
范小胖用力点头,抱着剧本和合同,像一只护食的小兽,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李婷婷的办公室。
站在走廊上,她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走廊尽头那间最大的办公室。
犹豫了片刻,她还是迈步走了过去。
站在总经理办公室门外,她再次深呼吸,整理了一下并不凌乱的衣角,这才轻轻敲响了门。
“进。”里面传来王盛那熟悉而沉稳的声音。
范小胖推开门,先探进去一个脑袋,脸上堆起讨好的、甜得发腻的笑容:“王总~”
王盛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眉头微蹙地看着手里的一份报表——《垫底辣妹》项目预算表。
制片成本一项,清晰地列着:五百万。
听到这声拐了八道弯的呼唤,他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范小胖蹑手蹑脚地走进来,关好门,走到办公桌前,声音放得更软,带着显而易见的谄媚:“王总,谢谢您!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我刚刚签完合同,拿到剧本了!我一定……”
“少拍马屁。”王盛终于抬起头,打断了她的话,目光平静无波,却自带一股压力:“剧本看了吗?”
“还……还没细看,刚拿到……”范小胖的气势瞬间矮了半截,小声回答。
“那就回去看剧本。”
王盛放下手中的预算表,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点了点桌面:“王小佳这个角色,前后反差很大,不是靠挤眉弄眼就能演好的。我要看到人物的成长,看到她骨子里的那股韧劲。把你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都收起来,专注在角色上。演好了,是你的本事;演砸了……”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眼神里的意味不言自明。
范小胖心里一紧,连忙收起所有玩笑的心思,挺直腰板,正色道:“我明白了,王总!我这就回去看剧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去吧。”王盛挥挥手,重新拿起了那份预算表,目光已经回到了数字上。
范小胖不敢再多言,恭敬地微微躬身,抱着她的“宝贝”剧本,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
门关上的那一刻,她靠在走廊的墙壁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竟出了一层薄汗。
与王盛对话,哪怕只有短短几句,那种无形的压迫感也让她不敢有丝毫懈怠。
但与此同时,一股更加强烈的斗志在她心中燃起——她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必须演好!
……
时间悄然滑入六月初。
《垫底辣妹》的筹备工作在公司高效的体系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执行导演带领团队开始勘景,重点寻找具有九十年代末气息的京城中学、老旧居民楼以及合适的补习班场地。
美术指导和服装师根据剧本要求,开始准备服装、道具方案。
选角导演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物色其他配角演员,尤其是扮演同学、老师的年轻面孔,力求真实自然。
王志纹那边很快通过经纪人回复,对成东青一角表现出浓厚兴趣,档期正在协调中。
宋玬玬也欣然接受了母亲一角的邀请。
整个项目像一台加满了油的精密机器,在王盛的掌控下,沿着既定轨道快速而稳定地前行。
……
与此同时,另一条战线也传来了捷报。
六月五日,由王盛亲自挂帅执导,霍健起担任执行导演的主旋律电视电影《红旗》,历经一个月的紧张拍摄和不到一个月的高效后期制作,终于全面完成。
最终的成片拷贝被精心封装好,由王盛亲自送到了中影集团,交到了韩三坪的手中。
办公室里,韩三坪看着包装盒上“《红旗》”两个字,神情严肃中带着一丝期待。他深知这部作品在此时问世的意义。
“韩叔,片子完成了。您过目。”王盛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透着自信。
韩三坪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立刻安排了一场小范围的内部审片。
……
审片室内,除了韩三坪,还有几位“电影厂电视剧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的核心成员,以及总局相关部门的领导。灯光暗下,银幕亮起。
影片开始于1949年9月30日的北平,一种大战将至前的宁静与暗流涌动被细腻地刻画出来。工程师林恒的执拗、对技术的严谨,与周遭环境的不适应形成鲜明对比。
寻找稀有金属、攻克升旗装置阻断器技术难关、团结动员各方力量……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紧张感层层递进。
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高亢的口号,有的只是一群普通人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关乎民族尊严的任务,倾尽全力的赤诚与执着。
当林恒和那些临时聚集起来的工匠、战士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围着终于调试成功的电动升旗装置,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时;当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林恒在人群中热泪盈眶时,审片室内一片寂静,几位年长的领导甚至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眼中闪烁着动容的光芒。
影片结束,灯光亮起。
短暂的沉默后,韩三坪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各位领导,这就是我们盛影传媒为国庆五十周年准备的献礼作品之一,《红旗》。我们认为,在当下这个时间点,回顾历史,铭记那些为我们共和国奠基的无名英雄,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位总局的领导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赞许:“拍得很好!角度新颖,情感真挚,细节扎实。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这才是主旋律作品应该有的样子!”
电影厂协作指导小组的一位副组长紧接着表态:“片子质量过硬,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水准。我认为,这样的优秀作品,应该让更多的观众看到!”
“王盛同志,”另一位领导看向王盛:“我听说,你们打算怎么发行这部片子?”
王盛上前一步,从容应答:“领导,我们盛影传媒和中影集团商议后,有一个初步想法。《红旗》这部作品,其核心价值在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瞬间。因此,我们决定,放弃这部片子的商业放映权,打出免费播映的旗号。”
“免费播映?”几位领导交换了一下眼神,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是的。”韩三坪接过话头,解释道:“我们建议,由电影厂电视剧生产协作指导小组和总局相关部门协调,将《红旗》作为一部特殊的献礼片,安排在全国各主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统一播出。同时,依托中影旗下的发行网络,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影院,进行限期免费公映。”
他进一步阐述其意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影片的覆盖面,让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经济条件如何的观众,都能免费观看到这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接受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另一方面,在当前电影市场面临特殊困难的时期,这种免费公益放映的模式,也能起到吸引观众重新走进影院、提振行业信心的作用。这本身就是‘救市’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这个提议显然打动了在场的领导。
经过短暂的讨论和权衡,意见迅速统一。
“好!这个方案我看行!”总局的领导一锤定音:“《红旗》这部片子,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免费播映更能体现其社会价值。
我同意,由小组和总局出面协调,全国电视台统一安排播出!影院免费公映的事情,中影集团牵头落实,一定要组织好,确保安全有序!”
“是!”韩三坪和王盛齐声应道。
决议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形成。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59/1111089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