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11:老李确实是个俊后生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二日,下午。
王盛来到北影厂原来闲置车间改成的动画车间。
这里是为数不多的、依旧与盛影传媒保持着紧密日常合作的部门之一。
《虹猫蓝兔三千问》这个科普动画项目,是王盛布局未来影视特效和技术储备的重要落子,也是维系与北电美术系良好合作关系的纽带。
车间里,气氛专注而安静,只有画笔划过赛璐璐片的沙沙声和电脑运行的轻微嗡鸣。
执行副总监曹志明正和几位北电的师生围在一张张原画桌前讨论着什么,见到王盛进来,连忙迎了上来。
“王总,您怎么过来了?”曹志明有些意外,毕竟今天算是盛影传媒正式在新址办公的第一天。
“过来看看进度。这边一切还顺利吧?”王盛点点头,目光扫过工作台上那些色彩明快、造型可爱的“虹猫”、“蓝兔”角色设计稿和背景图。
“顺利,非常顺利!”
曹志明引着王盛走到一面贴满分镜脚本和进度表的墙前,指着上面清晰的标记说道:“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第29集的全部原画和上色,正在进行的后期合成与配音。
眼下的产能稳定在每个月1集,按照这个速度,剩下的集数能在年内全部完工,绝对赶得上明年春节后的播出安排。”
王盛仔细看着进度表,点了点头。
月产一集的速度在此时的国产动画制作中已属高效,这得益于北电动画专业师生的技术支撑和相对规范的流水线作业。
虽然与后世那种工业化量产速度无法相比,但在九十年代末,这已经是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质量把关不能放松。”王盛强调道:“科普知识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动画表现力要兼顾趣味性和我们技术探索的前瞻性。这笔投入,短期内看是培养人才、积累技术,长远看,是为我们未来涉足更复杂的影视特效乃至动画电影打基础。”
“明白,王总。我们定期会请北师大的理科教授来审核剧本里的科普知识点,动画表现上也在尝试一些新的渲染技术。”曹志明认真回答。他深知王盛对这个项目的期望,绝不仅仅是一部播完即忘的儿童动画。
在动画车间停留了约莫半小时,王盛对进度表示满意,鼓励了大家几句,便起身离开,前往主楼会议室。
参加北影厂(北影制片公司)九九年重点电影项目《横空出世》的研讨会。
……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严肃而热烈。
中影集团已经挂牌成立。
中影集团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北影制片公司总经理韩三坪,坐在主位,两旁是厂里的艺术骨干、制片负责人,以及《横空出世》的导演陈国惺、主演李雪键、李呦斌、陈静(老年版叶文洁)、滕汝俊等核心主创。
王盛的到来,引来不少目光。
他如今虽已“分家单过”,但其眼光、能力和财力,尤其是背后那个依旧能调动庞大资源的盛影传媒,使得他在这个圈子里的话语权基本没怎么变。
老韩把最能护身的就业人数全给了王盛。
“盛子来了,坐。”韩三坪指了指身边空着的一个位置,语气熟稔。
王盛点头致意,在李呦斌身边坐下。
李呦斌对他温和地笑了笑。
这个岁数的老李确实挺英俊。
会议正在讨论《横空出世》的拍摄细节。这是一部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科学家和人民解放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的宏大叙事影片。
项目背景深厚,旨在讴歌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的无私奉献与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
“西域戈壁滩的外景地已经初步选定,当地部队会给予我们极大的支持。气候条件虽然是最大的挑战,但也是真实再现历史氛围不可或缺的一环。”导演陈国惺介绍着筹备情况,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与兴奋。
“演员方面,雪健老师饰演的冯石将军,气质非常贴合,李呦斌老师饰演的科学家角色,也很正气……”制片主任补充道。
王盛安静地听着。
他知道这部片子是1999年出品的重要献礼片,艺术成就和思想高度都很高。
这一世,由于他的出现和盛影传媒的资金注入,以及北影厂整体制片效率的提升,项目的启动和拍摄计划都得以提前。
韩三坪看向王盛,开口道:“盛子,你们盛影传媒这次可是雪中送炭了。一千万的投资,解决了我们很大的资金压力。”
现如今的北影厂,并不缺这份投资,但香火情不能断。
王盛笑了笑,谦逊道:“韩总言重了。能参与这样的重点项目,是盛影的荣幸。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投资回报,更是希望能为记录和弘扬这段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历史,尽一份心力。”
这话说得漂亮,但在座的都是明白人,知道这笔投资背后,既有王盛对韩三坪个人支持的投桃报李,也有借助参与主流重点影片提升盛影传媒品牌形象和行业地位的考量。
“根据目前的进度,剧组预计下个月初就可以开赴西域戈壁滩,进行实地拍摄。”
韩三坪翻看着日程表:“比我们原定的计划,足足提前了两个多月。如果一切顺利,后期制作跟进及时,影片有望在年内与观众见面。”
听到这里,王盛心中一动。
他身体微微前倾,接过话头,语气慎重地建议道:“韩总,陈导,既然拍摄进度提前了,我觉得我们在上映时间上,可以有一个更富战略性的考量。”
众人的目光聚焦到他身上。
“哦?你有什么想法?”韩三坪饶有兴趣地问。
“我认为,《横空出世》这部电影,最好的上映时机,是今年十月一日,国庆节。”
王盛清晰地说道:“在这个特殊的年份,献上一部讲述我们国家如何打破核垄断、挺直民族脊梁的史诗性作品,其意义非同一般。这是最好的献礼!”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继续分析:“提前上映,不仅能完美契合五十周年大庆的献礼主题,获得自上而下的宣传支持,也能在举国欢庆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感受这份民族自豪感。
这无论是从影片的社会效益,还是潜在的市场效益来看,都是最佳选择。”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国庆献礼,这个提法好!”一位厂里的老艺术委员率先表示赞同。
“时间上是紧张了点,但如果戈壁滩的拍摄顺利,后期全力冲刺,不是没有可能。”导演陈国惺沉吟着,眼中闪烁着被点亮的火光。
作为导演,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最重要的时刻,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韩三坪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显然在快速权衡。
作为一家集团的高管,他需要考虑的层面更多。
一部成功的、且有影响力的献礼片,对于新成立的北影制片公司,对于他本人在集团内站稳脚跟、赢得话语权,无疑是一枚重重的砝码。
“盛子的建议很有道理。”韩三坪最终拍板,语气果断:“《横空出世》项目组,接下来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国庆五十周年献礼片’这个核心目标来推进!务必确保进度,保证质量!我们要让这部片子,在十月的银幕上,发出震撼人心的‘东方巨响’!”
会议的气氛因为这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变得更加炽热和紧迫。
后续的讨论更加具体,围绕着西域拍摄的物资保障、演员档期协调、后期制作团队组建等细节展开。
王盛没有再过多发言,他知道自己的建议已经被采纳,剩下的专业工作,交给韩三坪和陈国惺他们去操心就好。
他那一千万的投资和这个关键的建议,已经确保了盛影传媒在这部重点献礼片中的存在感和未来可能的收益。
研讨会持续到傍晚才结束。
散会后,王盛叫住了李呦斌。
老李轻轻笑着:“王总,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
王盛笑笑:“李老师,是这样,我呢,计划筹拍一部抗战电视剧,想请您出演男主,如果您有意向的话,希望下半年您能留出时间。”
李呦斌想了下,微微颔首:“好的,王总,我等您这个项目。”
“那好,倒时候联系。”
“行……”
又聊了两句,李呦斌离开。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159/1111090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