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工作步入正轨
周一清晨,宁方远便已端坐在省委组织部那间宽大而肃穆的办公室里。窗外,省委大院内的树木枝丫遒劲,在冬日的晴空下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一如他此刻需要面对的、错综复杂的人事棋局。
与之前在发改委主要负责宏观政策和经济协调不同,组织部长这个岗位,直接触及的是权力的核心——人的安排。每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免,都像是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其激起的涟漪会扩散到全省工作的方方面面,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也平衡或打破着各方势力的微妙均势。
办公桌上,早已摆放着李锦华整理好的近期需要研究的人事调整方案初稿,厚厚一摞,涉及多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交流任职、部分地市党政副职的补充配备,以及几个重要国企和高校领导班子的调整。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牵扯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和激烈的利益博弈。
他翻开第一份材料,是关于省发改委一名副主任的接任人选问题。原副主任即将到龄退休,这个关键位置的空缺,立刻引来了多方关注。方案上列出了三个备选人选:一位是发改委内部资深的综合规划处处长,业务能力突出,据说与省长孙为民有一定关系;另一位是某经济强市的常务副市长,抓项目引进颇有建树,是省委书记赵建国在某次调研中曾点名表扬过的干部;还有一位是省国资委的副主任,理论水平高,协调能力强,背景相对模糊,但似乎与省里某位退下来的老领导有些渊源。
宁方远的目光在三份简历上来回扫视,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仅仅是一个副厅级岗位,其间的角力就已如此清晰。选择A,可能被解读为向省长倾斜;选择B,则可能被视为紧跟书记步伐;选择C,或许能暂时维持平衡,但未必是最优解。
他按下通话键,叫来了分管干部二处的副部长和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
“发改委副主任这个位置很重要,人选必须慎重。”宁方远没有绕圈子,直接点明主题,“方案上的三位同志,各有优势。谈谈你们的看法,重点是考察情况,特别是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廉洁自律方面,有没有硬伤?群众基础如何?”
副部长和处长们早有准备,依次汇报了详细的考察情况。宁方远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插话询问一些关键细节,比如那位处长主导的重大规划项目实际效果如何,那位副市长引进的项目是否存在后续风险,那位国资委副主任在处理复杂产权纠纷时的具体表现等。
听完汇报,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你们再把考察材料做得更扎实一些,特别是业绩部分,要用数据和实例说话。另外,注意听取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毕竟是用人单位。最终方案,等书记碰头会前再定。”
他没有当场拍板,而是要求进一步核实和平衡。这既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一种策略——在最终决定前,保持一定的模糊性和选择空间,有助于他从容斡旋。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上演。省教育厅厅长人选、某个重要港口城市的市长接任者、省投资集团董事长更迭……每一个重要岗位的讨论,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微型谈判。各方推荐的意见、打招呼的电话、甚至更隐晦的示意,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若隐若现地传递过来。
宁方远应对的策略逐渐清晰。他始终坚持一个核心原则:在确保被提拔者本身不是庸才、能够胜任工作的前提下,尽力维持省委书记赵建国和省长孙为民之间的动态平衡。
这其中的“度”,极难把握。既不能明显地倒向任何一方,沦为某一派的“组织部长”,那样不仅会失去超然地位,也可能引发另一方的强烈反弹,导致工作无法开展;也不能毫无原则地和稀泥,推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但能力平庸的“老好人”,那样会损害事业发展和组织部门的公信力。
他需要像一位高超的走钢丝者,在两端之间寻找那微妙的平衡点。有时,他会在书记看重的一个岗位上,提议一个能力不错、但与省长线也有些关联的副手作为搭配;有时,他会在省长力推的某项任命中,对具体人选提出更严格的业绩考核要求,使其任命更具说服力,减少书记那边的阻力;有时,他会巧妙地引入第三方力量推荐的人选,作为打破僵局或者制衡的棋子。
例如,在讨论一个争议较大的地市市委书记人选时,赵书记和孙省长各有属意的人选,互不相让。宁方远在详细比对了两人的履历和优缺点后,没有简单支持任何一方,而是在组织部部务会上提出:“A同志基层经验丰富,魄力足,但理论系统性和抓长远规划的能力有待加强;B同志宏观视野好,思路清晰,但处理复杂矛盾和驾驭全局的经验稍显不足。是否可以考虑,从省直综合部门选派一位既有宏观思维又有一定地方工作经验的同志下去?这样或许更有利于该市的长远协调发展。”
他这个看似折中的提议,实际上引入了一个新的选项,而这个选项的人选,经过他事先的了解和判断,其能力和背景或许能同时获得书记和省长某种程度的认可,或者至少不会强烈反对,从而为打破僵局创造了可能。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他需要不断研究干部档案,听取各方汇报,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每项人事安排背后复杂的政治考量和个人诉求。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李锦华作为秘书,近距离目睹了部长工作的艰辛和艺术的精妙。他更加谨言慎行,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同时也在飞速地学习和成长,努力理解这远比部委项目审批更为幽深复杂的官场生态。
半个月下来,宁方远虽然感到疲惫,但也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节奏和权力博弈的规则。他就像一位初入大江湖的剑客,在不断的过招和试探中,慢慢熟悉着各路门派的招数和这片水域的深浅。凭借着在裴一泓、刘长生身边历练出的政治定力和在发改委积累的宏观视野,他对自己把握好这个“度”,逐渐建立起了一份谨慎的自信。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38/4417595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