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的征程
第二天清晨,宁方远早早来到汉江省委组织部报到。汉江省委大院与汉东省风格迥异,建筑更加古朴庄重,院内古树参天,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组织部长办公室内,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方远同志,欢迎来到汉江!裴书记特意交代过,让我们安排好你的工作。"
宁方远恭敬地递上介绍信:"部长好,我是来报到的。"
组织部长仔细看了文件,笑着说:"你的工作安排裴书记已经定了——天州市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负责市政府的日常工作。"
宁方远心中快速闪过关于天州的信息。天州市是汉江省一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相对滞后。
"感谢组织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宁方远郑重表态。
组织部长点点头:"天州的情况比较特殊。现任市委书记年龄快到站了,市长岗位暂时空缺。你去后要挑起担子,把市政府的工作抓起来。"
他拿出一份材料:"这是天州市的基本情况介绍,你先看看。明天组织部李副部长陪你去上任。"
宁方远接过材料,仔细翻阅。天州市下辖三区五县,人口约400万,去年GDP总量在全省13个地市中排名第11位。主要产业是农业和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几乎空白。
"部长,我有个问题。"宁方远谨慎地问,"天州市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
组织部长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这个问题问得好。裴书记特别交代,天州要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要培育新兴产业。具体怎么抓,就要看你的了。"
办完手续,宁方远立即前往省委书记办公室拜见裴一泓。
裴一泓的办公室比刘长生的更加简朴,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墙上挂着一幅"实事求是"的书法作品。
"方远来了!"裴一泓从文件堆中抬起头,热情地招呼,"坐坐坐,手续都办好了?"
"都办好了裴书记。"宁方远恭敬地回答,"组织安排我去天州市工作。"
裴一泓点点头:"天州的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那里暂时不安排市长,由你以常务副市长的身份主持市政府工作。市委书记是我从以前的老部下,会全力支持你。"
他走到墙上的汉江省地图前,指着天州市的位置:"天州虽然经济落后,但农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美。你的任务是要找准发展路子,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宁方远认真地说:"请裴书记放心,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找准定位,把天州的工作做好。"
裴一泓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没看错人。你在双峰县的工作很有创意,特别是那个BOT模式修路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经验,很值得在天州推广。"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天州市领导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你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与市委书记和其他常委的关系。团结是关键。"
宁方远接过文件,郑重地说:"我明白,一定会注意工作方法,维护班子团结。"
离开省委大院,宁方远立即开始为赴任做准备。他先给周卫国打了个电话,了解天州市的更多情况。
"老周,组织安排我去天州市工作。你对那里了解多少?"
周卫国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好家伙,裴书记真会用人!天州是我的老家,情况我再熟悉不过了。那里最大的问题是思想保守,干部队伍老化,缺乏创新意识。"
他详细介绍了天州的情况:"天州农业基础不错,但产业化程度低;工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竞争力;第三产业更是落后。最重要的是,当地干部安于现状,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
宁方远认真记下周卫国提供的信息:"谢谢老周,这些信息太重要了。到了天州,还要请你多指点。"
"没问题!"周卫国爽快地说,"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在省发改委,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晚上,宁方远在宾馆仔细研究天州的资料。他发现天州与双峰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干部思想保守。但天州作为地级市,规模更大,问题也更复杂。
"首先要解决的是干部的思想问题。"宁方远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点,"然后要找准产业定位,不能盲目模仿别人。"
第二天一早,组织部李副部长准时来到宾馆。两人乘车前往天州市。
路上,李副部长介绍了更多情况:"天州市委书记叫郑国涛,是裴书记的老部下,为人正直,但思想偏保守。其他常委中,有几个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可能会有些排外情绪。"
宁方远点点头:"谢谢部长提醒,我会注意工作方法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天州市区。与汉东省的繁华相比,天州显得朴实许多,街道整洁但略显冷清,建筑大多有些年头。
市委大院门口,以市委书记郑国涛为首的领导班子的成员已经等候多时。
"欢迎李部长!欢迎宁市长!"郑国涛热情地上前握手。他五十多岁年纪,身材微胖,笑容憨厚,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
李副部长笑着介绍:"国涛书记,这位就是宁方远同志。方远同志在汉东省工作期间表现突出,裴书记特意把他要过来支援我们天州建设。"
郑国涛握着宁方远的手:"欢迎宁市长!我们天州正需要您这样有闯劲的年轻干部!"
宁方远谦逊地说:"郑书记过奖了。我是来学习的,还要请您和各位同志多指点。"
见面会后,郑国涛亲自带宁方远熟悉市委大院环境,并安排办公室。
"宁市长,你的办公室就在我隔壁。"郑国涛说,"这样方便沟通。市政府那边我也安排了办公室,你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
宁方远感激地说:"谢谢郑书记考虑得这么周到。"
安顿好后,宁方远立即开始工作。他首先调阅了天州市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统计数据和发展规划,对天州的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下午,他主持召开了一次市政府工作座谈会,听取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与会的干部大多年龄偏大,汇报内容墨守成规,缺乏新意。
"我们天州历来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这是客观现实。"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说,"能保持稳定发展就不错了。"
宁方远没有立即反驳,而是耐心听取每个人的发言。他注意到,大多数干部都安于现状,缺乏改革创新意识。
晚上,宁方远独自在办公室整理思路。
他知道,在天州的工作不会轻松。但正如在双峰县一样,只要心里装着百姓,脚踏实地做事,就一定能够找到发展的路子。
第二天,宁方远开始下乡调研。他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秘书和一个司机,深入到天州的县区、乡镇,与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
在调研中,他发现天州虽然经济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农业特产很有特色。只是缺乏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
"我们天州的苹果品质很好,但卖不出好价钱。"一位老农告诉宁方远,"都是被中间商压价,老百姓赚不到钱。"
在另一个乡镇,宁方远看到大片的优质农田,但种植的都是普通作物,附加值很低。
调研结束后,宁方远心中有了初步规划。他决定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利用天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产业。
回到市里,他立即向郑国涛汇报调研情况和初步想法。
郑国涛听后十分支持:"宁市长的思路很好!我们天州确实应该发挥农业优势,做好‘农’字文章。需要市委什么支持,你尽管提!"
有了市委书记的支持,宁方远更加坚定了信心。他知道,在天州这片土地上,他将开启政治生涯的新篇章。虽然挑战重重,但机遇同样巨大。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38/4430829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