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58章 《祖国不会忘记》

第358章 《祖国不会忘记》


之后,刘一民在基地彻底火了起来。走出招待所的门,有战士和家属远远地在旁边冲着他笑。

    刘一民过去打了一声招呼,给大家散了散烟。

    “刘一民同志,可真年轻啊!”

    “哈哈哈,感谢大家过来看我,一起去食堂吃饭吧?”

    “不了不了,我们自己家做的有饭。”有家属连忙说道,

    刘一民跟着他们走了几步,这些家属都是战士们结婚后随军的,她们随军不是简单的随,也是要干活的。

    用其中一名家属的话说就是:“这基地的各种大楼能够建成,有她们家属一半的功劳。”

    “当年生我老二的时候,直接就生在了这戈壁滩上,当时我还忙着编钢筋呢!刘作家,你得注意点,这隔壁风沙大,天气干,容易流鼻血,要是食堂的饭吃不惯,来我家,我也是豫省的,给你打碗鸡蛋茶喝喝。”

    “我们刚来的时候,一人一个月的粮食只有45斤,大家都吃不饱。核爆那天,开庆功会,一人多了十块钱的餐标,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红色的酒。”

    刘一民被拉着去基地的家属拉着去吃饭,大家的口粮都有限,刘一民赶紧拒绝了。

    此时罗祥林开着车来了:“刘作家,看来你已经彻底跟我们的基地群众打成一片喽。”

    “同志们,好意我心领了,我还是去食堂吃饭,同志们再见!”

    刘一民坐上吉普车,朝着食堂而去。

    罗参谋笑道:“昨天还有人去我家里,打听你来是干什么的,你人怎么样?我的刘作家,你现在比首长都受欢迎。”

    “罗参谋,咱们基地的人热情!”

    到了食堂,打完饭食堂的厨师给刘一民多放了几个鸡蛋:“刘作家,来我们这儿也没啥好招待的,后勤连队的送来的鸡蛋,你尝尝。”

    “这不好意思吧?”

    “后勤连队专门送给你吃的,煮都煮了,总不能还回去吧?”

    刘一民从口袋里面掏出一盒烟放在了旁边说道:“这是我请同志们抽的烟!”

    坐在凳子上,刘一民将鸡蛋给罗参谋和战士一人一个:“咱们一起吃!”

    罗参谋说道:“咱们今天去博斯腾湖,开车要走很久,回来的时候刚好碰到最热的时候。一民同志,你身体能承受的了吗?”

    “没事,这点还是能承受的。”刘一民锤了锤胸口打趣道:“咱农民子弟,硬邦邦!”

    于是吃完饭后,一行人带足干粮和水朝着博斯腾湖而去。从基地出发大约是八点,天气比较凉爽,甚至略微感觉到冷。

    在这条路上,他们经常遇到巡逻的士兵。

    “核—爆区离咱们这还非常非常远,几百公里,那里是不能带你去看喽,那里很危险,战士们巡逻都得穿防辐射服。当时啊,爆炸的时候,大家都发放了特制的墨镜,先是看到天空升起巨大的火球,接着地面传来隆隆的震动声,跟地震似的,玻璃都被震碎了。”

    一路上,罗参谋讲起来是滔滔不绝,身后的两名战士偶尔插嘴补充几句。

    路上遇到运水的卡车时,大家互相鸣笛算是敬礼的另一种方式。

    刘一民拿着相机拍下了几张照片,车开了大约两个小时,翻越了一座沙丘之后,湛蓝的博斯腾湖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翻越沙丘的那一瞬间,眼前出现了一座巨大的湖,这震撼感难以用语言形容。我们况且如此,那些已经精疲力尽,缺水少粮的战士们,更是如此。”刘一民忍不住手扶着吉普车上的车窗,站了起来,感受着湿润的湖风。

    “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就是这水滋润了马兰人,滋润了我们的核事业。”

    后排的两名战士也是第一次来博斯腾湖,兴奋地挽起裤脚走进湖里面玩起了水。

    博斯腾湖不仅仅滋润了核事业,也滋润了罗布泊的钾盐事业。

    刘一民跟罗参谋在博斯腾湖边转了转,罗参谋笑着说道:“刘作家,你会不会游泳?”

    “会倒是会,只不过对这湖里面不熟悉。”刘一民说道。

    “这鬼天气太热了,我下去游个泳,你要是愿意的话,你也下来。”

    “我先到远处看看!”

    刘一民走到沙丘上,从高处看着这个博斯腾湖,再看看背面的沙丘。

    坐在沙丘上思考了一会儿,实在是炙烤难忍,于是跑下沙丘冲进了博斯腾湖里面。

    刘一民并没有进去游泳,而是站在湖滩旁边洗起了澡。

    罗参谋游了过来,站起身搓着澡说道:“刘作家,家先同志和三强同志不见你,你怎么办?”

    “想办法,尽人事听天命吧!”刘一民笑着说道,接着问道:“罗参谋,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罗参谋苦笑道:“我哪儿有,我平常都见不到两位,那可是整个基地的核心和大脑啊!”

    两个战士游过来,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甚至包括到家里等着,科学家食堂蹲点等等。

    刘一民擦了擦身上的水说道:“这都不靠谱,我再想想办法吧!”

    几个人洗完澡,又将衣服洗了洗后直接穿在了身上,回去的车还没有行驶半个小时,身上就已经干了。

    “罗参谋,咱们到离基地最近的山头上看看怎么样?”

    “好啊,没问题,就是路有点难走,车只能到山脚下。”

    罗参谋带着刘一民来到了山坡上,不管是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都是光秃秃的没有遮挡。

    “刘作家,望远镜!”罗参谋将腰间的望远镜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环视了一圈,坐在岩石上看着下方的基地,拿出笔记本,咬开钢笔慢慢地写着字儿。

    旁边的战士想说话,被罗参谋伸手阻止了,手里面的烟轻轻地按在了石头上,冲着两人招了招手,走到了一边去了。

    隔壁上的山风呼呼的刮,刘一民自顾自地写着字儿,时不时地看着山脚下的马兰基地。

    罗参谋感觉到山风越来越大,于是站在旁边喊道:“刘作家,山风太大,咱们下去吧!”

    “好!”刘一民说道。

    罗参谋跟在刘一民旁边,看着收起来的笔记本笑着说道:“刘作家,刚才写啥呢?”

    “刚才想到了一首词,来的时候有个同志说啊,让我写首歌,刚才来了点灵感,不过就想了一半。”

    刘一民将笔记本直接递给了罗参谋,让他帮忙参考参考。

    罗参谋背靠着岩石停住脚,打开了刘一民的笔记本:“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

    罗参谋当做诗歌大声地念了念,觉得十分的提气,可是见没写完,懊悔地说道:“刘作家,我刚才就不应该叫你,哎呀,打扰了你的思路。”

    “罗参谋,刚才坐在上面想也想不出来,回去吧,天都快黑了,说不定在路上就能想起来。”

    回去的路上,罗参谋念念不忘地问道:“刘作家,您说您这是歌词还是诗歌?”

    “是诗歌,谱完曲应该能当歌唱。罗参谋,咱们基地谁会谱曲啊?”

    “基地很多科学家都会唱歌,谱曲不知道会不会。文工团是个二把刀,应该搞不定。”

    刘一民轻声地哼起了这首《祖国不会忘记》,罗参谋好奇地问道:“刘作家,您还会谱曲?”

    “我不会,但是我心里面一直有个调调。”

    刘一民一边讲,一边将《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给补充完整,中间还涂涂抹抹了好几次。

    罗参谋看完完整版之后,更觉得这要是唱出来肯定能够传遍整个马兰附近的军营。

    “谱曲是个大问题啊!”罗参谋在车上干着急,不知不觉地踩大了油门。

    “那咱们就广发英雄帖,我看食堂外面有个告示栏,咱们把词贴到告示栏上,有科学家会的话,请他们帮咱们谱一谱”刘一民说道。

    “这感情好。”

    几个人回去之后,立即抄写了一份,并在旁边写了说明贴在了食堂的告示栏上。

    八九点左右,马兰的天还没黑,在基地工作的科学家们路过食堂的时候看到上面的告示,有人不在意,有人好奇地看了看。

    “《祖国不会忘记》,我还以为是谁贴的大字报呢!”

    “刘一民,刘作家啊!”

    “这词儿写的有点意思,老贺,你过来看看。”基地的工作人员朝着旁边的老贺招了招手,让大家都过来看看。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这词儿写的真提气,谁会谱曲啊,帮忙谱一谱。”

    告示栏旁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拿出笔记本抄了起来,抄完后将笔记本和钢笔塞进口袋里笑着说道:“这作家还真是有两下子,这字儿不多,全写到咱们的心坎里了。”

    食堂里,大家吃饭的时候也不忘将歌词拿出来讨论。

    第二天早上,整个基地大院几乎都知道了有这么一首词存在。

    刘一民刚起来,就被李秘书叫到了老首长的房间。

    “刘一民同志,你不声不响的就把整个基地给搞的跟过年一样,一夜之间,整个基地没有人不知道,老首长听说后,赶紧让我把你叫过去。”

    房间门没有关,直接开着,老首长站在窗前,旁边坐着张同志,手里也同样拿着拿着笔记本。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两个人吟诵的声音落下,刘一民敲响了房门:“老首长,张同志,您们找我。”

    老首长转过身看到刘一民顿时喜笑颜开,又带着埋怨说道:“你这个小同志,写完了也不先拿给我看看,我还是被人提醒才知道。”

    “不好意思首长,昨天从博斯腾湖回来太晚了,没敢打扰你们!”

    “转了几天,黑了,嘴唇都脱皮了,不错,不错!”老首长问道:“我已经让人发电报到国防科工委,找文艺干事谱曲了。哎呀,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专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张同志起身说道。

    “其实我心里面有个调调,就是自己不会谱,也不知道好听不好听。”

    “你唱一唱,我们听听。”

    刘一民清了清嗓子,在房间里面唱了一遍,旁边的老首长和张同志打着节拍。

    “韵味不错,就是你小子唱的太难听了,基地有春雷文工团,你去给他们唱一唱,让他们研究研究。也不能光靠科工委的同志,谁好咱们用谁的。”

    老首长说完,刘一民正准备走,又叫住他说道:“美国人说学森同志顶五个师,我看你顶五个文工团,李秘书,带着一民同志去吧!”

    李秘书带着刘一民来到礼堂,几个身穿军服的文工团同志已经在等着了。

    等刘一民过来,大家迫不及待地冲刘一民伸出了手:“久仰大名,刘一民同志来马兰辛苦了。”

    “不辛苦,咱们开始谱曲工作吧!”

    文工团的舞台下坐着十几号人,刘一民站在台上唱了几遍,文工团的团长指着旁边的一名团员说道:“你跟着刘一民同志唱一遍。”

    “是!”

    刘一民教了两遍,开始根据自己听过的对音调进行纠正:“不愧是专业学美声的,比我强,对,要表现出苍茫的感觉。”

    “刘作家,这样行不行?”

    “你们觉得呢,毕竟你们是专业的。”

    在春雷文工团和科工委谱曲的同时,科学家们和战士们已经唱了起来,不过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唱的,唱的是五花八门。

    第三天,刘一民和罗参谋走在基地,已经能听到有人当众唱了。

    “刘作家,果然文学和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我儿子回来说,永红中学的老师,在课堂上专门让大家写读后感呢!”

    刘一民说道:“能让大家在业余生活中有点乐趣,我也觉得算是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

    “刘作家,您太谦虚了!我家那口子还说呢,什么时候请你到家里面吃顿饭,让儿子向你学习学习,也争取考上大学。”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64/1111076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