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迎接文物归国
大年初四,刘一民和朱霖早早的从家里面赶往火车站。拖拉机上,李兰勇不断地向刘一民请教接下来大队应该怎么办。
李兰勇当上了小队长,也成了支部一员,加上修路成功,现在在大队里面的威信是水涨船高。
李兰勇这么问,只是为了让他爹李大山听。想让他爹赞同他这样干,刘一民一说,果然李大山支着耳朵听的十分仔细。
刘福庆坐在旁边,一副漫不经心地样子,实际上都在听。
等刘一民讲完,刘福庆笑着用烟锅敲了敲拖拉机的车厢说道:“老李啊,你听听一民说的咋样?”
“一民是教授,懂得肯定比咱们多!”李大山笑着说道。
刘福庆说道:“我看你呀应该学我,支持一下兰勇,你老了,该年轻人上了!”
“你才老了,我是支书,出了啥事儿,大队社员骂娘骂不到你身上!”李大山笑骂道。
刘福庆一听,李大山这话说的有理:“这倒也是!”
“大山叔,你放心让兰勇闯,你在旁边掌着舵,出不了啥事儿!”
到了火车站,刘一国和大嫂顾萍在火车站门口等着了。两个人从矿务局,直接赶过来送他们的。
“一民,到燕京不用担心家里,家里有我在呢!”刘一国捶了捶刘一民的胸口不舍得说道。
“哥,有事儿记得给我拍电报!”
刘一国拉起刘一民的手说道:“这表该换了,你现在是教授了,总戴着一块旧表不合适!”
刘一民现在戴的表,还是当时上学时刘一国送的他那块。刘一民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说道:“旧是旧了点,可这表走的准呐!”
“大哥,这是你送的,一民不舍得换嘞!”朱霖笑着说道。
刘一民将刘一国拉到一旁说道:“大哥,我有句话一直想对你说,国家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要开放私营煤矿了,咱们这煤多,到时候小煤窑肯定也多。
你在安全科工作注意点,私人煤矿老板只要能挣钱,啥都干,咱不要违规违法。”
83年11月,国家对煤炭的开采正式允许私人进入,各种小煤矿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小煤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是粗放的开发带来了很多严重的后果、甚至是伤亡。
金钱开道、粗放管理导致的矿难
“一民,你放心吧,你说的哥都明白。现在有些风气确实不好,哥知足不贪。你对政策还挺了解的,我们矿务局也传出风声了,一些消息灵通的人都在跑动,煤就是钱啊!”
见刘一国答应,刘一民才放下心来,不过依旧嘱咐道:“凡事多留个心眼,大不了不干!”
“好!”
“爸、妈、大哥大嫂、大山叔、兰勇,我们走了!”刘一民和朱霖跟大家摆了摆手,一起走上了火车。
火车出发,站台上的几个人开始散去。回去的路上,大嫂顾萍问刚才他们哥俩在说啥,刘一国一五一十地说道:“一民担心我,怕我在矿务局干的不开心。”
“你们哥俩真是相互关心,唉,我要是有个妹妹或弟弟就好喽!”顾萍羡慕地说道。
抵达郑市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不过雪花不大,不影响飞机起飞,有了第一次坐飞机的经验,朱霖从容了许多。
“也不知道燕京有没有下雪!”朱霖说道。
飞机穿越厚厚的云层,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了燕京。
燕京的新年气氛无疑是比汝县更浓郁,傍晚的大街上,路灯亮了起来。公交车上人挤人,都是从各个地方游玩后回来的人。
“嘿,颐和园有啥好玩的,我都去了四五次了,说实话就是一郊区,要玩还是得去故宫玩!”
“破特么故宫有啥好看的?还不如看电影儿,不过过年也没啥电影儿看,《凯旋在子夜》还得两天才能看!”
“你们票买了吗?几个电影院我都转了,一张票都没买到。《凯旋在子夜》的电影票,现在可俏了!”
“嘿!实在不好意思,哥们儿我抢到了两张,想要啊?十块钱一张!”
“十块钱?抢钱去吧!”
“哈哈哈!”
刘一民和朱霖站在公交车上,听着耳边地道的燕京话,两人只是眼神交流,并没有开口。
等下了公交车,朱霖摇了摇脑袋:“终于安静下来了,公交车上挤得没地站不说,吵得我头疼!”
“走吧!”摩托车停在朱家的楼下,两个人提着行李先来到了朱家。
朱家,朱父和朱母正坐在沙发上无聊的看着电视,桌子上的碗筷都还没有收拾。
敲开门,看到是朱霖和刘一民,两个人连忙从手里接过东西。
朱母关心地问道:“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做,你们想吃啥?”
“妈,我们回去吃!”朱霖说道。
“回去?你们家里还有菜啊?现在买菜来得及啊?”朱母说完,跑到厨房开始忙碌了起来。
朱霖和刘一民想进去帮忙,被朱父给拦住了:“你们两个坐沙发上歇会儿,我跟你妈去做饭。”
电视里,正在重播着春节晚会。朱父朱母一边在厨房做饭,一边跟他们聊着天。
“一民,你爸妈身体咋样?”朱父关心地问道。
“身体挺好的,现在家里也没啥事儿让他们愁的了,精神自然也好。”刘一民说道。
朱霖接话道:“大嫂怀孕了,家里都可开心了。”
朱母闻言和朱父对视了一眼,眼神里闪过深深的担忧和期盼。
朱母咳嗽了一声说道:“一民啊,你跟霖霖也得抓点紧,你们两个结婚晚,都老大不小了!”
刘一民和朱霖大囧,朱霖后悔不该说这件事情,支支吾吾地说道:“爸妈,我们知道了!”
“知道不行,得努力!”朱母淡淡地说道,朱父眼睛朝其它地方看去,装作啥都不知道。
刘一民说道:“知道了,我们一定努力!”
朱霖端起碗装作若无其事的吃饭,脚狠狠地踢了刘一民一下。
见刘一民态度很好,朱母才慈祥地笑道:“你们俩得多给我添几个小外孙,这样家里才热闹。”
朱霖一边吃饭一边哼哼的应着,吃完饭两人准备走。
朱母朱父想留他们两个住在家里,但两个人坚持走。于是朱母到厨房,将家里面的菜和肉装了一袋让他们带着。
走下楼,摩托车的座上结了一层薄冰,加上天冷不好打火,刘一民狂蹬了好久才让打着火。
蹬摩托车的声音响彻整个家属院,不少人好奇地从窗户探出脑袋,看院子里到底发生了啥事儿。
“你们两个路上慢点!”朱母嘱咐道。
摩托车冲出大院,朱父和朱母才回到楼上准备睡觉。朱霖和刘一民回到家都冻得够呛,手摸着暖气管好久才松开。
朱霖又抬起脚踢了一下刘一民:“你跟我妈瞎说啥呢,啥叫一定努力,羞死人了!”
“哈哈哈,你没看那架势,不表态过不去啊!”刘一民笑着说道。
等两人身上暖和了开始去洗澡准备睡觉,等洗完澡躺在床上,两人感慨起赶路的艰辛。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等刘一民快睡着的时候,朱霖故意踢了刘一民一脚。
“干嘛?”刘一民迷迷糊糊地问道。
“起来努力!”
刘一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了看毫无睡意的朱霖,翻了一个身子说道:“明天再努力!”
“今日事今日毕,今日不毕不休息!”朱霖将嘴巴凑到了刘一民的耳边,轻轻地说道。
刘一民感受着耳边的热气,将身子转了过来,呈一个“本”字形:“朱霖同学,你自己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吧!”
朱霖看到刘一民无耻的样子,轻啐了一口:“刘老师,没个正形,这是这么用的吗?”
观众最期盼的一件事儿就是《凯旋在子夜》上映,大年初六的日子,电影院热闹了起来,各大电影院的门口挂着《凯旋在子夜》的手工海报。
小一点的电影院,则是只用粉笔写着《凯旋在子夜》的排片时间。
初六,一场鹅毛大雪覆盖了京城,因为大雪不少单位都临时停工了,但风雪没有挡住观众观看电影的热情。
各大单位停工,更为电影的火热增添了一把火。
从上午开始,各大电影院都人满为患,凡是靠近电影院门口的雪,都被踩成了黑乎乎的雪泥。
电影院里座无虚席,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电影幕布一动不动。《凯旋在子夜》用了国产最先进的摄像机,清晰度比大部分国产电影都高。
大家看到战士们痛打猴子的时候,整个电影院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当看到“死吻”那一幕时,全国各地观众的眼角都流下了眼泪。
电影结束后,大家不舍得走出电影院,有人已经跑到售票窗口询问有没有最近场次的《凯旋在子夜》。
“没了,都卖完了!”售票员解释得口干舌燥。
“增加排片,增加排片!”不少观众在电影院门口喊了起来。
电影院看到这一幕,高兴的同时又跑到外面跟大家解释:“我们一定会增加排片,感谢大家对《凯旋在子夜》的喜欢。从明天开始,我们电影院24小时放映,每天至少五场《凯旋在子夜》!”
“好!”
各地的电影院纷纷增加排片,一些拷贝少的地区,只能一份拷贝,几个电影院来回送着用。
一家放映完,赶紧把胶片取下来让人送到下一家,送的慢了,下一家电影院的观众可是要骂娘!
燕京的观众最幸运,因为大部分电影院,都独立拥有一份拷贝,他们想全天放都可以。
八一厂和北影厂为了挣钱,将自家留下的拷贝拿了出来,大会议室改成了放映室向社会上开放,全天放映《凯旋在子夜》。
因为是大会议室,一次坐几百号人,收费比电影院便宜五分钱。一天十场下来,能挣小一千块钱。
这些钱被电影厂用来给员工发福利了,要是这客流量能持续一个月,一人能多发小半个月工资。
看起来不多,但有比没有强啊!
社会上的电影院上映的同时,军内的电影院和露天电影也在播出,燕京军区服务于军内的电影院,观众一波一波的,座位从来没有缺过人。
前线高地上的战士听说电影上映了,一个个想看,可惜身处高地,只有后方轮休的战士能看到。
“也不知道在电影上能不能看到我!”边防团的战士靠在坑道里抽着烟,兴高采烈地探讨着。
“看不看得到你不一定,肯定能看到我!”
“去你的!”
“可惜老刘看不到了!”
报纸不断地宣传着电影界的盛况,一篇篇评论赞美着电影的精彩之处。有人遗憾,要是年前上映,今年就能参与百花奖和金鸡奖的评选。
上映晚了两个月,评奖只能到下一年了!
电影界热闹的同时,文物界也热闹了起来。文物局代表团带着十二件文物,将于2月19日正式抵达中国的土地上。
燕京机场,文化部和文物局、历史博物馆的一众领导站在燕京机场的停机坪上,静静地等待着飞机的降落。
西北风肆虐,大家冻的都有点发抖。刘一民站在曹禹和夏言的旁边,两个人神情激动,并低声做着交谈。
等飞机降落后机舱打开,刚走出舱门的乘客看到这么一群人都奇怪不已。
这趟飞机上难道坐了大人物?
一群人忐忑又激动地走下飞机,想停留一会儿就被机场的工作人员疏通走了。
一群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上飞机,过了一会儿,代表团的成员在前,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有的抱着盒子,有的抬着箱子跟在后面。
文物代表团的成员快步走到周杨、夏言跟前,代表团团长、文物局现任局长孙轶清激动地说道:“周杨同志、夏言同志、万家宝同志,幸不辱命!”
“好,好,好,你们辛苦了!”周杨激动地握着手,对着代表团的成员感谢他们的付出。
孙轶清继续说道:“商周青铜器一件、汉玉钩一对、明木佛”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64/1111078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