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雨战斯帕
专注。
这是陆之洲脑海里唯一的念头,百分之百专注,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全部紧绷到了极致——
有一点点亢奋,肾上腺素正在持续井喷。
斯帕赛道的一号拉索斯弯是一个右弯,换而言之,右侧是正确行车线,杆位也位于右侧;自然而然地,第八位发车的陆之洲就在左边外侧,从脏侧起步。
然而,雨战稍稍不同。
在赛道干燥的情况下,行车线拥有更大抓地力,这是赛车入门基础知识,原因在于赛车反反复复在相同的行车线重复行驶,轮胎融化留下的胎胶能够带来更多抓地力。
但是,下雨之后,冷水浇在胎胶上,情况则截然不同,此时胎胶冷却僵硬,不仅无法提供抓地力,而且更加容易打滑。
所以,雨战行车线和干燥场地的行车线完全不同,甚至会避开原本干地的行车线行驶。
换而言之,杆位所在的右侧行车线,此时完全派不上用场,法尔切罗想要守住阿莱西在拉索斯弯的进攻,并非易事。
当然,法尔切罗和阿莱西的竞争,暂时和陆之洲无关,但雨战局势混乱,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法尔切罗试图切外线阻挡阿莱西,阿莱西又强行超车,他们是否碰撞暂时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行车线变化必然影响后面车辆的行车线选择,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影响到后面全部赛车。
更糟糕的是,雨胎卷起的水雾完全模糊视野,无法用视觉准确判断,这意味着每个位置可能都有危险。
堪比扫雷。
即使脑容量强大如陆之洲,他也没有办法精准算计三五秒之内前面七位车手每个人的选择以及后续反应。
更重要的是,与其思考别人怎么做,不如专注自己。
所以——
全神贯注,屏住呼吸。
当五盏红灯全部熄灭的刹那,陆之洲直接左侧外切,不止是外侧而已,外侧的外侧,把赛道宽度使用到极限,完全贴着赛车左侧边缘行驶,彻底把中路、右侧的空间让开,并且赢得相对清晰的视野。
但是,速度没有推向极致,神经紧绷到了极致。
果然,陆之洲马上注意到第六位起步的队友韩世龙,韩世龙就在他前面,并且也选择了外侧行车线。
只是,韩世龙没有完全推向外侧,骑在外侧和中间的行车线上,伺机而动。
斯帕赛道非常古老,1924年首次启用,再加上这条赛道依山而建,所以赛道不宽,这是典型的双车道,尽管为超车留下一些空间,但坐落在山脉之上的赛道,总有一侧临崖而立,物理层面上地站在悬崖边上。
显然,陆之洲没有忘记这一点,没有莽撞地强行超车,避免和韩世龙追尾的危机。
穿梭在引擎轰鸣浩浩荡荡的水雾气浪里,赛车和车手们狠狠地刺向一号拉索斯弯,宛若一股洪流。
砰。哐。轰。
阵阵声响瞬间引爆,茫茫水雾之中根本看不清楚,难得一见地,声音比视觉抢先一步激发预警机制——
碰撞!
陆之洲完完全全坚守自己的行车线,沿着左侧边线,在悬崖上飞驰,第一时间可以看到韩世龙也往外切入,严严实实地阻挡在陆之洲的前面。
全神贯注的陆之洲早有准备,一连串漂亮的点刹控制托住车辆,惊险地避开追尾危机。
却没有时间喘息,在雨雾里可以若隐若现地看到右手边的撞车现场,两辆车还是三辆车拥挤做一团堵住拉索斯弯的入口,横亘在赛道中央。
韩世龙也好,陆之洲也罢,两个人双双被迫离开赛道,进入拉索斯弯顶点外侧的草坪缓冲区绕了过去。
又是发卡弯、又是行车线阻塞,此时赛车完全没有速度可言,甚至需要担心轮胎此时的磨损情况。
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湿漉漉的草地相当于缓冲带,再加上雨水灌注,可能不会损伤轮胎太多。
此时,陆之洲第一时间发现韩世龙切回赛道的方向没有打足,角度偏高,稍稍失位,依旧在出弯位置的外侧,没有完全回归赛道,车尾甩了一下。
当机立断,油门和方向配合,陆之洲毫不犹豫地切向右侧,指引车头越过韩世龙的车尾,从韩世龙和撞车现场之间的夹缝掠过,干净利落地完成破雾穿云的一次反插。
离开拉索斯弯,油门到底,车头贴着赛道,宛若鲤鱼跃龙门,水雾飞溅,离弦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掠过下坡直道刺向谷底。
嗖!
哗啦啦,轮胎卷着水花掀起一片水帘,一号赛车和二号赛车一前一后扎入下坡直道,二号赛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完成反超,从一号赛车右侧钻出来。
并且,全速推进。
韩世龙稍稍慢一拍反应过来危机,他根本不明白陆之洲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没有时间分心看后视镜,但是——
队友这样钻空子真的好吗?
韩世龙顾不上吐槽,油门一脚到底,死死咬住位置,试图跟上陆之洲。
可惜,终究丢掉先机。
韩世龙的视线余光可以捕捉到那一抹红黑残影拖拽水雾破空前行,反超、摆脱,一气呵成,潜龙入海般地钻入直道,沿着下坡水道,以跳台滑雪的姿态朝着谷底的红河弯浩浩荡荡地冲出去,气浪水雾汹涌沸腾。
然而,陆之洲没有时间理会韩世龙,瞬间把混乱和嘈杂全部抛在身后,全神贯注地注视前方。
红河弯,还有……博科拉奇?
等等,不是第七位发车的拉塞尔,而是第四位发车的博科拉奇?
所以,拉索斯弯到底发生了什么,谁和谁发生碰撞,拉塞尔呢?
暂时没有精力一一求解,摆在眼前的难题是博科拉奇。
刚刚暖胎圈已经发现,红河弯确实存在积水,但没有担心的那么严重,眼前更直接的问题是轮胎抓地力。
在湿滑赛道上,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表演原地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全旋。
电光火石之间,陆之洲已经跟上博科拉奇,两辆赛车一前一后地刺入谷底,S形状的红河弯在水雾里若隐若现,完全看不清楚,更不要说红河弯之后的凯梅尔直道了,此时根本看不到四号弯的出弯点。
可以明显看到,博科拉奇稍稍谨慎一些,早早收油制动,选择贴近右弯弯心的常规线路,却低估了雨中胎温尚未完全建立所带来的抓地力不足,行车线稍稍偏向湿滑区域,速度带不起来。
却万万没有想到,陆之洲甚至比博科拉奇更早踩刹车,以半滑行的方式贴上内侧,在水雾之中宛若幽灵一般错开博科拉奇的车尾,宛若滑翔一般,一掠而过,悄无声息地切入下一段三号左弯的最佳路线。
显然,博科拉奇没有察觉后面的动作,依旧按部就班地贴向第二个左弯,注意力已经转向前方的四号弯坡顶,却毫无预警地发现:
陆之洲的赛车已经在弯中线前方悄然贴近,并驾齐驱!寸步不让!
赫!
全场炸裂,克罗夫特惊呼出声,“上帝,红河弯,轮对轮!”
全面紧绷、一触即发,刹那间屏住呼吸!
红河弯,甚至称得上F1全年赛季的“第一弯”。
其难度不仅在于四号弯出弯点位于坡顶,截断视野,完全看不到凯梅尔直道;同时在于这是一个全油门高速上坡弯,在上坡过程中,油门控制至关重要。
而下雨天更是增加难度,稍稍控制偏差,轮胎就可能打滑,接下来可能就是一连串失误和灾难的开端。
正是因为如此,博科拉奇格外专注也格外谨慎,本赛季,他的运气糟糕透顶,他对赌运气这件事没有信心。
显然,博科拉奇没有忘记,雨地和干地的行车线差异,他有意识地往中路偏一些,避开内侧干地行车线,在雨地控制速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全油门通过,避免损失时间。
然而,如此一来,也就丢掉防守位置,门户大开。
博科拉奇万万没有想到,陆之洲如此胆大包天,不顾干地湿地行车线的差异,抓住窗口,切入内线,抢先博科拉奇一部抱住三号弯的弯心,一连串行云流水的操作让两辆赛车一前一后地齐头并进。
刹那间,屏住呼吸——
不止解说员而已,整个围场似乎都可以清晰听到倒吸一口凉气过后陷入万籁俱静的落差,一切声响全部消失。
轮对轮!肩并肩!
寸步不让,并驾齐驱,两辆赛车在红河弯里展开刺刀见红的并肩搏斗,克罗夫特头皮发麻忍不住惊呼。
“这是鲁莽的一步!”
陆之洲居然在红河弯尝试超车!
布伦德尔一口气卡在喉咙,吐不出来,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真的吗?维斯塔潘可能鲁莽,但陆之洲?
电光火石、瞬息万变的赛道上,陆之洲心无杂念全神贯注——
没有时间犹豫也没有时间纠结,一切,全凭本能,保持绝对冷静。
行车线的湿滑、雨地的打滑、持续爬坡的阻力,陆之洲能够感受到赛车的颤抖,宛若秋天最后一片枯叶,在瑟瑟寒风里死死抓住树枝拒绝飘落,顽固而倔强地咬紧牙关,在一波波寒流里拒绝投降。
眼前,相差无几。
千丝万缕的神经末梢细细感受车身在颤抖之中的每一次平衡变化,冷静而沉稳地在风暴里抓住重心。
然后,抢在博科拉奇前面半拍,提前松油、又提前补油,在潮湿和流动的混乱里,顺势带出更大牵引力,从谷底钻出来进入爬坡之前赢得更大动力,借助湿地的微弱抓地力,轮胎死死咬住地面从内侧钻出,卷起一片水雾和气浪点燃引擎轰鸣——
轰轰!轰轰轰!
速度,在打滑和摇摆之间瞬间释放,咄咄逼人地贴着博科拉奇,瞬间反客为主地占据主动扭转局面。
视野里若隐若现地看见两道光影,在蓝灰色的水流之中流动——
一抹白光稍稍领先一步进入红河弯,红黑残影却紧随其后,越过三号弯之后已经蚕食距离逐渐反超,在持续爬坡之中节节攀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蹿出去,化作一道光影,快如闪电地刺向四号弯。
坡顶,已经近在咫尺,却依旧看不到出弯点,凯梅尔直道更是完全不见踪影,坡道尽头就是无边无际的灰色天空。
轰——
一道闪电,撕开天幕,晶莹透亮的水珠在空气里炸裂开来,短短刹那,世界宛若白昼,视野重新明亮起来。
轰鸣之声宛若瀑布一般灌入博科拉奇的耳朵,闪电刺穿心脏,双手不由紧握方向,望着宛若断崖一般通往苍穹的四号弯顶点,麻痹和错愕之中稍稍停顿一下,视线余光的右侧就可以看到那抹红黑残影摆脱束缚蹿了出去。
“疯子!”
博科拉奇的呼吸瞬间被掐断。
然而,陆之洲脑海一片清明,冷静而专注,所有注意力全部在听觉和触觉之上,弱化视觉的存在感,甚至可以清晰感受到气流的变化,雨丝和微风的流动正在指引方向,全身上下每一寸皮肤似乎都能够感受到赛道在脚底下的延伸。
一切,仿佛回到五岁,在下雨天里,打着赤脚在雨里狂奔,从一个水坑跳到另一个水坑,用身体感受空气和雨水的流动。
不仅没有紧绷,反而放松下来,温柔而精准地控制操控的每一个细节,
油门,依旧没有松开,轻轻掠过博科拉奇的赛车,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仿佛和车辆融为一体,不仅感受到赛车的每个角落,而且赛道的每个细节也事无巨细地在脑海里铺陈开来,驾驶F1在这条赛道之上体验速度的极致之后,此时在雨中通过GP3感受,细节变得更加清晰翔实起来。
直觉,似乎可以抓住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时机,在千分之一秒转瞬即逝的刹那寻找到扭转局势的节点——
就是这里!
站在坡顶,宛若站在小山巅之上,方向恰好到处地往右一带,狂风卷着水流推动赛车已经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进入凯梅尔直道,狂暴的水雾撕裂空气,那一抹红黑残影就这样彻底完成摆脱,扬长而去。
恰到好处,完美无瑕,真正地将赛车演变为一种艺术表演。
心脏,瞬间炸裂!
“难以置信!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陆!之!洲!”
“上帝!哦,上帝!”
“一次无与伦比的超车!一次技惊四座的驾驶!一次完美无缺的控制!堪比高空钢丝绳索之上驾驭风暴一般的惊艳表演!”
“陆之洲展现雨中的极限控油能力和抓地判断,在极限状态之中丝滑流畅地完成超车,红河弯演变为他的表演舞台,绝对高难度技能!绝对顶级车手本能!在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塞纳重现斯帕!”
克罗夫特猛地一下站立起来,圆滚滚的啤酒肚撞到书桌,差点站不稳,但他完全顾不上直播间里的混乱,目不转睛地盯着直播镜头。
“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在经历拉索斯弯的混乱之后,陆之洲冷静而沉稳的驾驶,不仅让他摆脱困境,而且他现在已经进入领先集团,目前暂时位居第四位。”
“红河弯,他在红河弯完成这一切,他彻底征服了红河弯,让斯帕赛道成为他发出宣言的最佳舞台!”
头皮,一阵酥麻,克罗夫特以为陆之洲莽撞了,居然痴心妄想试图在雨中红河弯制造波澜,但事实证明,莽撞的那个人是他。
看似危险看似极限的尝试,一切都在陆之洲的掌控之中,他甚至没有和博科拉奇产生接触就完成了超越。
本赛季,人人都说博科拉奇是ART车队之外唯一一位能够挑战陆之洲的车手,只是欠缺一点运气而已,但从刚刚红河弯的对峙来看,恐怕这种想法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而已,博科拉奇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GP3,已经束缚不住陆之洲了——
当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克罗夫特直接呆楞在原地,他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真相。
不过,克罗夫特不用担心,担心自己发现外星人,他不是围场里唯一一个。
“草!”
正在关注直播的霍纳一下没有忍住,惊叹出声,他和沃尔夫不一样,他是车手出身,他对赛车了如指掌。
一眼,霍纳就能够看出红河弯那一次超车的技术含量,兼具技术和胆魄,更重要的是完美执行力。
那一句粗口,其实是赞叹,他没有想到那个婴儿车手居然真的完成超车,并且完成得如此出色轻松。
内行看门道,霍纳的心脏快速跳动起来,疯狂地撞击胸膛。
然而,直播镜头里却能够看得出来,二号赛车依旧保持冷静和专注,在凯梅尔直道上继续发动进攻。
此时,陆之洲才注意到,前方那个熟悉的车尾,居然是三号赛车,拉塞尔!
第七位发车的拉塞尔,甚至还抢先陆之洲一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追赶到第三位,持续展开追击。
“之洲,第四。重复,第四。表现非常出色。”
“前面的是拉塞尔,后面则是博科拉奇,目前视野能见度如何?”
博雷佩勒保持绝对冷静,尽管双手已经紧握成拳,但注意力不曾动摇,全神贯注地关注比赛进程。
雨天斯帕,没有容错空间。
无线电里传来陆之洲的声音,“第二计时段雨水已经停了,太阳出来,能见度恢复正常,赛道依旧存在积水,估计五圈到七圈以后可以看到行车线。”
斯帕赛道全长七公里,覆盖面积广,在这里半边晴半边雨的情况十分常见,赛道状况也存在诸多变数。
第一计时段,依旧在下雨,赛道还有积水;第二计时段,太阳已经出来,没有积水之余,赛道正在干燥。
博雷佩勒提醒了一句,“注意轮胎使用情况,目前和拉塞尔的差距,1.833秒。”
因为GP3没有强制进站换轮胎的要求,再加上这是冲刺赛,只跑十三圈,不到三十分钟就能够结束战斗,所以车手们清一色换上小雨胎,也可以称为半雨胎。
在这样的赛道上,湿地可能出现打滑、干地则需要注意轮胎磨损,如果半雨胎上面的排水纹路被磨平,从干地回到湿地的时候演变为光头胎,无法排水,那么赛车打滑情况将更加严重,真正的如履薄冰。
所以,如何切换、如何控制,这将是一场严峻考验。
博雷佩勒的提醒,潜台词在于,现在进入第二计时段相对干燥的区域,太阳已经出来,在陆之洲追击拉塞尔的时候,他必须考虑轮胎磨损情况,否则即使追上拉塞尔,轮胎耗损严重,接下来被拉塞尔反超则是大概率事件。
以拉塞尔稳健、算计的驾驶风格来看,他比陆之洲能够更好地适应这样的赛道情况。
陆之洲没有反驳,“收到。皮埃尔,天气预报情况如何,第一计时段降雨还会持续多久?”
博雷佩勒正在确认数据,却得到全新消息,“之洲,黄旗,黄旗!拉索斯弯有赛车退赛,需要出动拖车。”
“黄旗,不允许超车,目前依旧在下雨,也不允许使用DRS。”
无线电里传来陆之洲的轻笑声,“这就是雨天预警,让我们什么动作都不要尝试的意思,对吧?”
博雷佩勒的嘴角也跟着轻轻上扬起来,“这是要求做动作的时候更精细更准确的意思。雨水还将持续十分钟左右,预计比赛后半程将是一个晴天,让我们希望赛道不要干得太快。”
如果赛道全干,半雨胎也就没有速度。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半雨胎的排水纹路全部磨平,其实相当于光头胎,抓地力和干胎一个效果。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如何驾驭,在持续变化之中掌控比赛,这才是雨战的魅力,同时也尽可能缩小赛车之间的差距,真正展现车手的能力。
一直到此时,直播间终于有时间回看比赛,梳理一下混乱不堪却精彩绝伦的开场。
首先,两辆赛车在拉索斯弯发生碰撞,混乱之中,拉塞尔、陆之洲、韩世龙顺利超越,排位上升。
然而,这两辆赛车都没有严重损伤——又或者是现在暂时没有发现,因为他们依旧在赛道上进行比赛。
其次,排名前列的赛车没有退出比赛,却因为拉索斯弯的碰撞引起连锁效应,反而是后面赛车因为水雾遮挡视野看不到路况,一辆赛车的紧急刹车导致三辆车连环碰撞,损坏严重,手牵手退出比赛。
因为连环碰撞,从维修区发车的于贝尔等人也遭遇阻碍,此时已经被前面的大部队甩开。
但是!
安全车出动。
这一下颠覆全部情况,在低速推进的情况下,车辆和车辆的差距全部缩小,一连串地跟在安全车后面行驶,可以预见,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又是一番刺刀见红的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赛事领跑者已经更迭——
法尔切罗没有能够阻拦住阿莱西的攻势,在拉索斯弯就丢掉优势,阿莱西从外线超越,本来是劣势的脏侧却因为下雨的关系演变为优势,阿莱西气势如虹地长剑出鞘,生吃法尔切罗,成为赛事领跑者。
事实上,法尔切罗也差点发生碰撞,在拉索斯弯前刹车,这也是引起后续碰撞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如此一来,继银石赛道后,阿莱西再次在冲刺赛领跑。
上一次,阿莱西没有能够阻挡住陆之洲的冲击,那一次接触碰撞一直到现在依旧被车迷骂得狗血淋头。
这一次,阿莱西试图牢牢掌握比赛节奏,一骑绝尘地拉开差距——
可惜,安全车。
目前,阿莱西、法尔切罗、拉塞尔、陆之洲、博科拉奇、韩世龙,分别位列前六,等待安全车进站之后,一番龙争虎斗即将上演。
很快,陆之洲发现,第二计时段太阳已经完全出来,赛道干得非常快,但第一计时段以及第三计时段后半部分依旧在零零散散地飘雨,并且还有积水。
尽管他们一直跟着安全车跑,速度不快,但轮胎温度在第二计时段上升得飞快,排水纹路可能受损。
此时,他们就需要“找水”,也就是偏离自己的行车线,在赛道上通过积水区,利用这样的方式降低轮胎温度,控制耗损,这才是真正考验车手控制和驾驭赛车的能力,轮胎耗损程度可能将左右比赛走势。
安全车整整在赛道停留了三圈,一直到第五圈的时候,比赛重新开始——
嗡,嗡嗡嗡。
第一时间可以看到,法尔切罗攻击阿莱西、拉塞尔攻击法尔切罗。
博科拉奇也准备攻击陆之洲,却突然发现,陆之洲没有进攻拉塞尔,反而是准确切线卡住行车线。
这是……防守???
怎么回事,陆之洲脑子里到底正在想什么?然而,瞬息万变的方程式赛车,根本没有给予大脑留下喘息和思考的空间,赛道之上的情况宛若飓风一般卷着整个围场化作洪流,浩浩荡荡地奔腾而去。
黄旗解除,绿灯亮起,比赛重新开始。
这是冲刺赛,本来就只有短短十三圈,现在又因为安全车浪费了三圈,留给车手们互相较量的空间收窄;所以,安全车返回维修区之后的第一时间,这群年轻人们纷纷展开进攻,不浪费任何时间。
其中,拉塞尔尤盛。
本赛季,拉塞尔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是陆之洲,尽管他在排位赛击败过陆之洲一次,但在正赛和冲刺赛里全部落败,就连韩世龙也在冲刺赛里击败过陆之洲一次,但拉塞尔却始终无法扭转颓势。
对于拉塞尔来说,他的自尊不允许。
他需要证明自己,不止是沃尔夫而已,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他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全力以赴争取胜利。
雨战,也许不是拉塞尔最擅长的状况,但他对自己的计算和技术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能够颠覆局面。
所以,安全车一离开,拉塞尔油门直接到底,越过发车线,浩浩荡荡地朝着法尔切罗追击。
但是!
拉塞尔瞥了后视镜一眼,却没有如同预期一般看到陆之洲的身影快速迫近,他还以为陆之洲也会全力施加压力。
怎么回事?
难道陆之洲害怕了?不,拉塞尔不这样认为,那家伙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可能选择保守?
一种不安抓住心脏。
所以,陆之洲呢?他真的不准备发动进攻吗?
答案,百分之百是否定的,陆之洲准备发动进攻,却不是现在。
下雨。轮胎。车阵。以及前方即将到来的红河弯。
种种因素碰撞在一起,陆之洲保持冷静,他知道拉塞尔的风格,行车线滴水不漏,拉塞尔肯定提防着后面的攻击,红河弯超越博科拉奇的那一招用来对付拉塞尔可能就不奏效,他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并且,陆之洲没有忘记自己身后虎视眈眈的博科拉奇和韩世龙。
所以,当所有年轻人在安全车进入维修区之后发动进攻的时候,陆之洲出人预料地选择了……防守。
注意力,完全放在后视镜里,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博科拉奇的动作——
博科拉奇车头一摆,切入内线。
在拉索斯弯,人人都在眼馋外侧的湿地行车线,而博科拉奇却从第一圈里陆之洲红河弯超车动作里得到灵感,准备反其道而行地从内侧干地行车线寻求突破。
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雪前耻的想法,他试图证明,陆之洲能够做到的,他也可以。
然而,陆之洲完全集中,方向及时一摆,严严实实地卡住行车线,并且他没有丢掉位置,完全让出外侧行车线,沿着中间靠右侧的线路全速推进,一下把博科拉奇推向绝境。
陆之洲没有彻底掐断超车空间,但博科拉奇必须完全贴着内线,死死抱住弯心,并且祈祷后轮牵引力在线,车尾不要在湿地情况下打滑,稍稍不注意可能就是三百六十度原地转圈。
电光火石之间,油门还是刹车之间,博科拉奇终究选择了后者。
也就是短短刹那,陆之洲已经稍稍拉开距离,亦步亦趋地跟着拉塞尔进入拉索斯弯,将博科拉奇抛下。
防守归防守,但陆之洲始终没有忘记拉塞尔,行云流水地穿过拉索斯弯,一路浩浩荡荡地进入红河弯。
前面三辆车如同贪吃蛇一般首尾相连,阿莱西、法尔切罗、拉塞尔串联起来,车辆和车辆之间只有0.4秒到0.6秒的差距,哪怕不能使用DRS,但在雨天情况下,任何一点操控偏差也可能卖出破绽。
压力,层层叠叠、持续攀升。
通过红河弯、刺入凯梅尔直道,紧密相连的追击令人喘不过气来,现在就看谁先失误——
法尔切罗!
从凯梅尔直道进入莱斯孔贝弯,也就是第一计时段进入第二计时段的位置,地面的干湿程度分离开来。
法尔切罗在S弯出弯的时候,踩下油门的节奏稍急,后轮失去牵引力,在湿地进入干地的抓地力变化之中发生轻微打滑,赛车直接偏离赛道。
电光火石之间,拉塞尔毫不犹豫油门到底,在直道上完成超越,和法尔切罗交换位置。
法尔切罗一惊,保持冷静,快速切回赛道,试图守住线路,不能继续丢掉位置,但惊魂不定的心绪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紧接着陷入梦魇一般,又看到另外一抹红黑光影正面撞入自己右侧的后视镜。
拉塞尔?
慢了一拍,法尔切罗才意识到,那是陆之洲,不由屏住呼吸,试图卡住行车线,却发现还是慢了。
陆之洲死死咬住内线,始终没有减速,眼看在外线的法尔切罗已经接近刹车点极限,不得不在紧随而至的八号发卡弯顶点刹车;他却依旧延迟制动,逼近极限,在千钧一发之际恰到好处精准完美地刹车!
在半干半湿的弯道里,两辆赛车并驾齐驱,划出一道潇洒优雅的弧度,将“碟中谍2”里的浪漫影像演变为现实。
法尔切罗不由屏住呼吸,转头看向右侧,瞥了陆之洲一眼。
但只看到一个头盔后脑勺,陆之洲已经赢得更好的出弯速度,油门一给,钻出弯道,此时就能够看出赛车均衡的差异。
在同样极致操作的情况下,ART车尾不晃动,坎波斯却轮胎轻微锁死,细微的差距在高速推进的比赛里瞬间分出胜出,根本不给法尔切罗喘息时间,陆之洲已经扬长而去。
就在刚刚,法尔切罗还在追击阿莱西,试图夺回自己赛事领跑者的位置,转眼已经滑落到了第四名。
跌出领奖台。
法尔切罗却没有时间懊恼,因为后面车辆已经快速追击上来。
从第四到第三,陆之洲没有花费太多力气,不仅保护轮胎控制节奏,而且悄无声息地隐藏自己的锋芒。
这就是陆之洲的策略,在第二计时段稍稍拉开距离,因为这里组合弯多,避免卷入拉塞尔的脏空气里;在第三计时段和第一计时段拉近距离,这里直道和高速弯为主,耐心等待拉塞尔的进攻打破平衡,不管拉塞尔的进攻成功还是失败,前方必然出现漏洞——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到时候,陆之洲再把握机会,牢牢控制比赛节奏。
当然,如果拉塞尔满足于第二名,不再进攻阿莱西。陆之洲的策略也就失效,他必须主动出击才行。
但是,拉塞尔甘居第二吗?
四圈,阿莱西依靠激进而强硬的驾驶风格,硬生生扛住拉塞尔整整四圈的进攻。
然而,阿莱西终究还是犯错了,连续强硬驾驶所带来的轮胎损耗开始丢失抓地力,他出现了破绽。
离开十五号斯塔维洛特弯的时候,阿莱西轻微转向不足,行车线明显走大,拉塞尔抓住机会,在布兰奇蒙弯之前完成超越,不给阿莱西任何喘息空间。
阿莱西爆了一句粗口,“见鬼!”
但是,没有来得及懊恼,后视镜里已经出现一抹红黑残影,宛若幽灵一般,亦步亦趋地咬住阿莱西的赛车尾巴。
二号赛车!陆之洲!
阿莱西心脏一紧,“草!”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66/1111099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