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告别京城
第七十四章 告别京城
“就这里。”
姜知夏的手指,轻轻点在光幕地图上那个被标记出来的小镇。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里,有她童年最无忧的记忆,也有着远离京城风暴中心的地理优势。
陆砚舟反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
“好。”
一个字,是他全部的支持与承诺。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归,更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转移。
三天后,一纸红头文件,以加密形式下达到了姜知夏和陆砚舟的终端上。
【关于姜知夏同志、陆砚舟同志长期休假及基层锻炼的通知】
文件措辞官方而温和,称两位同志在“奇美拉”事件中居功至伟,但身体与精神均已严重透支,经中央研究决定,批准二人进行为期不定的“长期休假”。
同时,为响应国家号召,鼓励顶尖科研人才反哺基层,二人休假期间,将以“特聘农业技术顾问”的身份,前往江南地区,兼顾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消息一经解密公布,瞬间在内部网络和高层圈子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去休假?还是去搞农业推广?”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国士无双的功臣,怎么就去种地了?”
“这是明升暗降,还是……鸟尽弓藏?”
舆论哗然,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姜知夏看着终端上滚动的各种匿名讨论,神色平静。
陆砚舟从身后递过来一杯温水,声音低沉而清晰:“这不是惩罚,是盾牌。”
他指了指屏幕上那些激烈的言辞。
“奇美拉事件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国际上,无数双眼睛正盯着我们,盯着你。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复制我们的胜利,所以他们会恐惧,会猜忌。”
“一个能够凭空拿出“解药”的科学家,在他们眼里,比一支军队更可怕。”
陆砚舟的话,一针见血。
“所以,国家需要给外界一个交代,一个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合理”解释。“身体透支”、“回归田园”,这层外衣,是目前最好的保护色。它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你的威胁性,让你从一个似乎“神”的存在,回归到一个“人”。”
姜知夏抿了一口水,温热的感觉顺着喉咙滑入心底。
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功高盖主,从来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最高层选择用这种方式让他们“隐退”,既是保护他们,也是在向国际社会释放一种姿态:那场胜利,是一次倾尽国力的奇迹,不可复制。中国没有掌握什么超常规的武器,你们可以放心了。
这步棋,走得高明,也走得无奈。
而这,也恰恰是他们夫妻二人最想要的结果。
告别的日子,总会到来。
京郊的小院里,王大妈拉着姜知夏的手,眼眶红得像兔子。
“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你告诉大妈,大妈豁出这张老脸,也去给你讨个公道!”
一旁的梁晓慧也满脸不舍,却比王大妈更理智些。
“知夏,你真的想好了?京城有最好的资源,最好的平台……”
姜知夏笑着,反握住王大妈粗糙的手,轻轻拍了拍。
“大妈,没人欺负我。是我自己累了,真的。”
她的目光扫过这个她亲手打造的,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小院,语气里带着一丝真实的疲惫和向往。
“这几年,绷得太紧了。现在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陪陪砚舟,陪陪念夏。想看儿子在田埂上跑,而不是在数据模型里跑。”
这番话,半真半假,却足以打动人心。
梁晓慧看着她脸上那份洗尽铅华的平静,忽然就释然了。
是啊,她们这些旁观者,只看到了姜知夏的辉煌,却没看到她背后承受的压力与凶险。
“回归田园,享受家庭的温暖……说实话,我都有点羡慕你了。”梁晓慧叹了口气,由衷地说道。
不舍的氛围,最终被一个清脆的童声打破。
小念夏背着他的恐龙小书包,从屋里探出头来,满脸都是藏不住的兴奋。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你小时候的家呀?那里有小河吗?可以抓小鱼吗?”
孩子的世界,纯粹而直接。
他的天真烂漫,像一束阳光,驱散了离别的伤感,也让姜知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夜,深了。
京城的繁华灯火,在窗外织成一片璀璨的光海。
姜知夏的秘密实验室里,却是一片寂静。
她一个人站在实验室中央,这里凝聚了她毕生的心血,也隐藏着她最大的秘密。
她闭上眼,庞大的精神力如水银泻地般铺开,笼罩住整个空间。
下一秒,奇迹发生。
那台代表着全球顶尖科技的“创世纪”基因编辑仪,连同承载着海量核心数据的超级服务器阵列,以及那些珍贵无比的基因样本库……所有最核心、最关键的设备和资料,在一阵微不可查的空间波动中,凭空消失。
它们被完整地转移到了姜知夏的个人空间之中。
原地只留下了一些相对常规的实验设备,和一部分经过处理、可以公开的研究成果。
这些,足够让国家的研究机构消化很多年,也足以应付任何形式的检查。
做完这一切,姜知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金手指,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将核心转移,她才算真正有了隐于市井,笑看风云的底气。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端,某个奢华的私人会所内。
几个曾经在姜知夏手上吃过大亏的世家子弟,正举着酒杯,幸灾乐祸。
“听说了吗?那位不可一世的姜博士,被“发配”去江南种地了!”
“哈哈哈,真是大快人心!我还以为她要一步登天了呢!”
“这就叫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一片嘲讽声中,一个坐在角落,始终沉默的男人,缓缓摇晃着杯中的红色液体。
他的眼中,闪烁着与旁人不同的精明与猜忌。
“你们不觉得……这件事太蹊跷了吗?”
“以她的功劳,就算不封侯拜将,也该是国宝级的待遇。怎么会突然让她去“休假”?还是去鸟不拉屎的小镇?”
男人的话,让喧闹的包厢瞬间安静下来。
“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或许……是失势了,也或许,是更高明的障眼法。”
他眯起眼睛,一丝寒光闪过。
“派人盯紧了。我倒要看看,这位曾经的京城传奇,到了乡下,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属于姜知夏和陆砚舟的最后一夜,是在空间里度过的。
两人并肩坐在空间别墅的露台上,面前是一面巨大的光幕,上面是他们未来家园——那个江南小镇的详细规划图。
“镇东头有几亩废弃的果园,我已经让老陈以远房亲戚的名义盘下来了。”陆砚舟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区域,“我们的新身份,就是从京城回来继承家业、创业的年轻夫妻。”
这个身份,干净,简单,合情合理。
“那我们就开一家小小的农庄,”姜知夏的眼睛亮了起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不求规模,只求精品。用空间里的灵泉水和优化土壤,培育一些市面上没有的瓜果蔬菜。小生意,不扎眼。”
“我查过了,”陆砚舟的准备工作细致入微,“小镇附近有一座疗养院,住的都是些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对高品质的有机食品有需求,而且不差钱。我们的销路,不成问题。”
他顿了顿,又在地图上点了几个不起眼的位置。
“这几户人家,都是我以前带过的兵,绝对可靠。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只知道要“关照”一下新来的邻居。有他们在,寻常宵小,不敢放肆。”
一张无形的大网,早已悄然铺开。
退,是姿态。
守,才是根本。
姜知夏靠在陆砚舟的肩上,看着他为他们的小家筹谋规划,心中一片安宁。
从执掌国运的科学家,到经营一亩三分地的小农庄主。
这种落差,对别人来说或许是天壤之别,对她而言,却是梦寐以求的归宿。
第二天清晨,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没有随行的警卫车队。
一家三口,拎着简单的行李,就像京城里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家庭一样,汇入了前往火车站的拥挤人潮。
他们选择的,是一趟最普通的绿皮火车。
车厢里混杂着泡面的香味和南腔北调的交谈声,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找到座位坐下,小念夏立刻兴奋地趴在窗边,好奇地打量着站台上的一切。
“呜——”
悠长的汽笛声响起,车身猛地一震,开始缓缓向前滑动。
姜知夏的目光越过儿子小小的身影,望向窗外。
那座承载了她无数荣耀、危机与斗争的繁华都市,正在视野中慢慢后退,轮廓逐渐模糊。
她收回目光,与身旁的陆砚舟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的平静。
火车驶出站台,开始提速。
“哐当,哐当,哐当……”
规律而单调的车轮撞击铁轨声,仿佛一首开启新生的序曲。
姜知夏靠在椅背上,感受着这轻微的颠簸,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物。
京城,再见了。
她的手,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被陆砚舟的大手紧紧包裹住。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286/1111104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