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借刀”
“江弦?”
这时候忽然听到这个名字,一种莫名的不详感涌上胡勋碧的心头。
“他投稿?他投什么稿?”
“.您还是亲自看看吧。”责编犹豫一阵儿以后开口说道。
“.”
胡勋碧接过稿子,翻开一看,眉毛拧着一直没松开,看完以后,一颗心也沉了下去。
“威胁!”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江弦写的这篇投稿,写的竟然是武汉最近因为《知音》上期发表的《舌苔》小说所引起的事情。
对于这些事情,江弦进行了一些点评,说是点评,倒更像是对学生们的一种声援。
说实在的,这篇文章其实写的没多精彩,说到底就是简简单单的一篇报道文章。
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
是江弦!
所以胡勋碧马上明白过来江弦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知音》现在最怕的,就是刚才领导和他说的那些事情影响力继续扩大开,所以胡勋碧在心里努力祈祷着事情尽快被压下去。
而一旦江弦这篇文章发出去
那完蛋了。
江弦的影响力在国内那是闹的?
他的每一部小说、每一篇文章,每次发表,都能很快引起读者界极大的关注。
一旦他这篇稿子发表,会引起外界多大关注胡勋碧当然是能预料到的。
而他们《知音》现在可是千方百计的想把事情压下去。
这个节骨眼上,江弦这篇文章寄到他们《知音》这里,说巧合实在是有些太巧,不过胡勋碧想不通其中关键,他只觉得这封信的威胁性太强,而这篇投稿显然也不是江弦真正的投稿。
且不论他们《知音》之前和江弦之间发生的一些小矛盾,就以江弦的身份,他的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出现在《文艺报》《文汇报》这样的报刊上,而他只是把这份稿子递给一部以通俗类小说吸引读者的二流刊物《知音》。
这里面的意思就很令人深思。
胡勋碧不难想到,这是江弦借着这次事件,对他们《知音》的一次威胁。
眼前的这篇稿子,就像是一颗炸弹,一颗绑上他们《知音》的炸弹。
而这颗炸弹的爆炸器被江弦操控在手里,炸弹在哪里爆炸,什么时候爆炸,都由江弦说了算。
他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这篇文章送到《知音》的手里,什么意思还用猜么?
显然是要《知音》拿出自己的态度,拿出解决上次《小王子》事件的态度!
“真是落井下石!”胡勋碧骂了一句,完全没有因为自己先不当人而感到一丝丝的愧疚。
“主编,这篇文章我们发么?”责编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发?”
胡勋碧被气的嘴都歪了,一手扶着额头,一手重重的敲了敲桌子,“怎么发?他寄这篇文章过来什么意思你看不明白吗?”
“.”
“再说了,咱们下一期能不能顺利发行,这还不知道呢!”
胡勋碧坐在桌前,左想右想,本来面对江弦没这么被动的,结果他们《知音》自己给了这么个机会,这事儿还这么快就被江弦给了解到,这下主动权彻底被江弦掌握在手里了。
“帮我打个电话,打给江弦。”胡勋碧站在窗前郁闷了半天以后说道。
电话拨通费了点工夫,最后是拨到《人民文学》那儿去,那边儿态度一开始还算热情,一听是一部叫《知音》的刊物主编找江弦,稍微冷淡几分,与读者们相比,这些不知名刊物的领导在《人民文学》这儿可真不算什么。
胡勋碧有些紧张的握着话筒,侯在电话前面儿,这儿也没个座位,就在原地站着,也不敢离开,两腿交替着支撑着地,站的两腿都有点儿发酸了,对面才传出一个略带磁性的男声:
“喂,你好,我是江弦。”
“哎哎!”
胡勋碧愣了一下反应过来,马上打起精神,满脸谄媚,“江弦同志您好,我是《知音》杂志的主编,我叫胡勋碧,您叫我小胡就行。”
“哦,《知音》。”
电话那头儿的语气不算多好,江弦不给胡勋碧打哈哈的机会,开门见山道:“你打电话过来,是为了那篇文章的事情吧。”
“是啊、是啊。”
胡勋碧抹抹鬓角的汗,“我是怎么也没想到,您会给我们杂志投稿,这真是让我们这部小刊物蓬荜生辉啊,您的文章我也看了,写的真好,鞭辟入里、洞若观火.”
“哦。”
听胡勋碧给自己说了一连串的好话,江弦的语气仍旧毫不客气,“我还以为你们《知音》的地址是假的,之前给你们写的信看你们都没有收到,这回的文章倒是收到的很快。”
“啊那封信啊。”
胡勋碧尴尬的笑了两声,“我们收到了,怎么可能没收到呢。”
“收到了,怎么没一点反应?”
“这”
胡勋碧咽了口唾沫,“这不是事情重大,我们内部也需要一点时间调查处理嘛还请您原谅。”
“调查?调查的怎么样了?”
“呃,那个,江弦同志,我们研究过后发现,这篇文章确实有诬陷和造谣的内容在里面!我们编辑部没有在组稿和审稿的时候及时发现,让这样的文章发表发行出来,这是我们编辑部的责任,我作为《知音》的主编,在这里,向你诚心诚意的道歉,改天、改天我就去京城亲自拜访您一次,给您负荆请罪”
“那到不必了。”
江弦的语气里一丝带着令胡勋碧讨厌的玩味,“我要的不只是一个道歉,更是你们《知音》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以及方式和方法。”
“这”
江弦话里的“方式”、“方法”两个词语气很重,胡勋碧知道自己在这儿跟江弦拉扯是没用的了,只好赶紧表明态度:
“你放心,这件事,我们一定拿出让你满意的处理,接下来,我会要求文章作者对这件事做出合理的解释,另外,我以个人名义以及编辑部的名义,在一线纸媒上刊登我胡勋碧以及《知音》杂志的道歉信,向您以及《小王子》这篇小说道歉,将作者的解释同时发表,彻底澄清事件内容.”
江弦静静听胡勋碧说了半天,见他声音一点点小了下去,依旧不客气的提醒一声:
“还有呢。”
“还有.”
胡勋碧有点难受了,知道这一难《知音》没办法躲过去了。
不过一想,他现在也确实是没办法,如果《知音》接下来这关过不去,此前的一切也都是浮光泡影。
“还有.另外呢,我们会全面停止那一期《知音》的印刷,同时从读者手里收回那一期的《知音》刊物,将刊物撤回,这个您放心,我们一定让全部发行的刊物都收回到手中,不让一部流传在市面上。”
“嗯。”
听到这儿,江弦才算是差不多的满意,“那就尽快去办吧。承诺是一回事儿,如何去办,办的效率如何,这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您放心、您放心。”
胡勋碧脸上挤满了笑,这电话终于挂断,他也松了一大口气。
可是一想到随后还要撤回刊物,心里又像是被划拉了一刀似得流血。
那是整整几十万份的刊物啊!
全部撤回,这对刊物造成的损失,无疑是毁灭性的!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胡勋碧清楚的明白,如果江弦那篇文章发表出去,真的让事情闹大,按照业界习惯,《知音》可能要撤回至少三期的刊物!
一部和三部哪个更多,胡勋碧还是能拎得清的。
他站在电话旁边儿,伫立良久,这才晃晃悠悠的往自己办公室回,那模样看着颇有些魂不守舍。
看着挂在墙上的《知音》两个字,胡勋碧觉得自己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儿基业,实在是很难撑过这一关了。
明明一切都在向好的发展,发行量也是越来越高,眼瞧着刊物越来越好,他这个越来越受表扬,怎么忽然就成了这样?
恍惚间,江弦刚才在电话里的一句话又浮现在胡勋碧耳边。
一想到这句话,就让他一阵胸闷想吐血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裆。”
这天。
范用一如往常一早来到三联书店里,京城的天气已经一点点凉了下来,暖气供不上,编辑部里冰凉的能看见人呼出的呵气。
“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了。”
“可不是么。”
和同事闲侃几句,范用坐下来,拎起暖壶倒一杯热水,一边烫着手,一边儿把桌上的报纸看了一遍。
国际局势上,韩国那边儿最热闹。
首先,小全是不行了,当年的首尔之春迎来大结局。
另外就是,那边儿又闹了个听起来非常惊悚的事件叫fivebig洋。
美国那边儿,道琼斯指数达到了顶峰,范用不懂什么叫道琼斯指数,也不太懂股市,不过报纸上说这是一次股市崩盘,而且股市崩溃来势凶猛,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其他金融市场也受到波及。
不过影响不算太大,人们的命运却并没有那么悲惨,与六十年以前的人们不同,这会儿的股民已经实践了分散投资的原理,在股市中的投资只是他们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
国内呢,发行了一套《国际住房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面值0.08元。
再有就是山东最近下了场暴雨,降水量达到270mm。
再比较吸引范用的就是,最近有13名中、德科学家,再用京城车道沟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一栋小楼的西门子7760大型计算机,试验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
这封邮件呢,是用英、德两种文字书写的,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第一次由于数据交换协议的小漏洞邮件未发出去。
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成功发送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送信都能这么送了?那以后这社会邮差不得都失业啊。”范用笑了笑,觉得不太可能。
这些新闻都算是比较吸引范用的。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一条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注册成立。
“.”
范用放下手上这份报纸,换上一份《新X日报》,上面一个版面的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
“《知音》?《小王子》?江弦?”
范用一下子来精神了,双目睁大了看向这篇文章。
总的来说,这文章是《知音》写给江弦的一封道歉声明。
在文章当中,《知音》先是声明,这篇文章的作者和《知音》并无关系,这篇文章是由编辑收到以后递交编辑部,随后在审稿过程中,《知音》的审稿编辑存在纰漏,让这么一篇失实的稿子最终发表,目前已给予这些审稿编辑处分。
范用也知道,任谁也肯定不能说自己是为了博眼球,所以发这么一篇文章出来。
《知音》这个解释,那完全就是好听话,事实谁心里都清楚。
之后呢,《知音》的主编胡勋碧在文章当中,非常郑重的给江弦道歉,并且承诺将停止正在印刷的当期《知音》杂志,并收回已售出的当期《知音》,然后呼吁读者们停止此次事件的传播和以讹传讹。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的一切在范用看来都合情合理。
你《知音》就应该这么做!
但这么一篇文章的出现,还是让范用觉得意外。
他是觉得除非有什么非常手段,不然《知音》肯定不舍得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收回那期涉事的杂志。
良心发现了?
范用觉得这完全不可能。
如果是良心发现,那这良心发现的也太迟了一些,代价也太大了一些。
显然,这件事背后有一些他不清楚的操作,《知音》明显是因为一些范用不知道的压力,不得不向江弦道歉,并做出这么多的处理。
一想到这儿,范用就觉得江弦这个作家越发的深不可测起来。
此前,他还建议江弦正面应对这件事,直接写创作谈公开创作历程,这样一来,谣言和诽谤不攻自破。
但如今看来,江弦选的是一招更高明的办法将这事儿画上句号。
什么叫兵不血刃啊?
这就叫兵不血刃!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357/1111051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