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破冰 > 第八十五章 自我选择

第八十五章 自我选择


南极的夏天和冬天完全是两幅模样。

“合格”的夏季考察站和全年考察站也完全是两套标准。

不光是抗风保暖的要求高上好几个等级,食品淡水供应、药物日用品储备、人员素质要求等等环节都不是普通夏季科考能够比拟的。

中国第一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原计划是在二月底全体乘坐“向阳红10”号船和“J121”船途径乌斯怀亚港口,穿过西风带后按照原路回到上海。

但这一纸电报则“打乱”了郭坤他们的所有安排,眼见着距离“撤退日”越来越近,“能不能越冬?”和“谁来越冬?”的难题就这么赤裸裸地被摆在了考察队党委的眼面前。

“既然是北京下达的任务,那我们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现在就通知各班班长来商议讨论,先把长城站是否具备越冬条件这个最基础的问题解决。”

没有时间再去过分地权衡利弊,郭坤当机立断,决定临时把党委会的范围扩大,将非党委成员的班长们尽数喊了过来。

大家虽然惊讶于消息的突然,但很快就都进入了“角色”,依靠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头脑风暴。

“两栋主楼的强度是足够的,重要的是内部管线在极端气温下会不会出现故障?”

“越冬任务人手不足,日常食物要以简单、易烹饪为主,但是也要确保营养的均衡摄入,这方面一定要好好筛选。”

“基地的燃料储备足够一年的使用,备用能源也已经安排妥当。”

足足三个小时的全方面商讨,最后得出了喜人的结论——长城站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升级为常年南极科学考察站。

“立刻将讨论结果电告北京,申请将长城站升级为常年站,同时组建越冬小队!”

信号跨越半个地球,很快就有带着新的指示返回。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批准了郭坤他们的申请,并特别要求考察队慎重选拔合适的人选,确保首次越冬考察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其实不需要北京提醒,郭坤和考察队的其他党委成员们也不敢随便拍脑袋组建越冬小队。

人数多了,食物补给的储备不够;人数少了,难以维系基地的日常运行。

选择经验丰富的,可能受制于年龄偏大,体力上存在短板。

选择年轻力壮的,又怕遇到极端情况没有应对能力。

郭坤觉得这事情简直比在南极白手起家建造一座科学考察站还要难,在经过了漫长的讨论却没有结果后,他终于决定干脆举行一次集体大会。

赵阳、马舒舒还有杨明正在长城餐厅吃饭,今天李树根做了到正宗哈尔滨锅包肉,那小酸甜口差点好吃到三人把舌头吞下去。

所以当集合广播响起的时候,他们“罕见”地相互看了一眼,随后不约而同地把筷子伸向了盘子里剩下的最后那块肉。

本来宽敞的会议室里乌压压挤满了人,队员们大多一头雾水,不知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紧急召开全体会议。

他们交头接耳,分享着“小道消息”,但所有人都从郭坤等一众考察队“领导”的脸上看到了凝重,所以没议论多久便自觉选择了闭嘴,静静等待着大会的开始。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只为了讨论一件事……”

郭坤的声音少有的低沉,他尽量用最精炼的语句把“越冬任务”的来龙去脉讲了个清楚,没有一丝保留,尤其是其中蕴含的风险,更是全然开诚布公。

“经过我和党委班子的讨论,决定采取自主报名再集中筛选的方式,大家一定要充分考虑好自己的情况,尤其是家庭情况,如果有必要,你们可以随时申请使用基地通讯台和国内联系,总之就是要慎之又慎。”

郭坤的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就立马沸腾了起来,队员们群情激动,主动请缨的声响就是一浪高过一浪。

人就是容易被情感左右的动物,建功立业的渴望宛若兴奋剂,让考察队的年轻人们个个都红了眼。

郭坤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但他也深知越冬任务绝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完成的。

长达九个月的孤独寂寞和冰天雪地足以摧毁最坚韧的身体和意志,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层面,南极越冬都将会是极度危险的一场考验。

当天郭坤没有接受任何队员的报名,他让大家各自回到宿舍好好考虑,三天之后,如果依然想要承担起这份责任,那再正式向党委提出申请。

偌大的长城站,几乎每个人都彻夜难眠,赵阳在床铺上翻来覆去,脑子里闪过考察队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闪过落成典礼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当然还有远在上海的李燕和瑶儿。

“阳哥,你也睡不着啊?要不起来聊聊呗。”

对面的床上传来杨明的声音,显然他也正被是否报名参加越冬考察而困扰。

两人一拍即合,反正横竖睡不着,便都坐起身子,接着窗外洒进来的些许光亮,聊起了闲话。

“阳哥,我还在学校读书那会真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不用怎么花时间就能考全校第一,后来进了海洋局的研究所也是顺风顺水,领导们都器重我,同事们也都喜欢我。”

“但自从来了咱考察队,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郭站长和严班长他们自是不用多说,整个中国都没几个人能超过他们,就连那王威,也能给队伍做出贡献。”

“可我呢?别人介绍起来只会说‘年纪小’‘爱耍宝’,怪不得舒舒姐看不上我,在你们这些优秀的人群里,我就是个小透明。”

面对好兄弟的“自白”,赵阳随有心安慰,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其实这完全怪不得杨明,毕竟南极考察队汇聚了太多的天之骄子,随便拉出一个普通队员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

这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桥段,当从小被奉为天赋异禀的你带着称霸天下的豪气离开乡野宗门,结果发现所谓自己的天才之名不过是踏入更为广阔江湖的门槛。

这种落差感与被马舒舒一次次“拒绝”的挫败感交织在一起,将年轻的杨明不断推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阳哥,所以我想过了,这次就不报名了,一是的确无法胜任,二是还会被别人说成是为了追求舒舒姐强行出风头,我不能总给你们两个添麻烦啊。”

全程杨明都在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他仿佛是认清了现实,决定就此当一个“普通人”。

按照常规套路,赵阳此时应该走过去猛拍杨明的肩膀,然后用高昂的声音鼓励不要“自暴自弃”,一定要振作起来,坚信人定胜天,踊跃报名参加越冬任务的选拔。

但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一路走来,赵阳见识到了大自然的伟岸力量,明白了个人在寰宇间真的如沧海一粟般渺小。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能力边际,很多事情也不是靠着“决心”和“斗志”就能解决的。

或许这就是郭坤留给队员们三天考虑的真正原因,越冬考察非同寻常,几乎是将生命置之度外的一次豪赌,同时还代表着刚刚起步的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在国际上的“声誉”。

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如果这时候再去因为所谓的兄弟情义而“怂恿”杨明报名参与,那无疑是对党和人民沉甸甸期盼的不负责任。

所以坐在床边的赵阳动了动嘴唇,终究还是欲言又止了。

“哎呀,阳哥,你这啥表情,我只是说不参加越冬选拔了,又没说啥都不干了。”

“放心吧,我已经想明白了,回去沉下心来好好搞海洋生物的科学研究,五年不够就十年,十年不够就二十年,就算再笨,也一定会做出点成绩来的。”

“还有舒舒姐,我也不绝对不会放弃的,我杨明就是爱她,这辈子除了她谁都做不了我的老婆。”

原本尴尬的气氛被瞬间打破,赵阳愣愣地看着已经恢复了往常活力的杨明,一时间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庆幸。

“是啊,人生的好长,路途好吵,与其听别人说什么,还不如坚信自己的选择。”

屋外的风一如以往地吹着,让赵阳夜不能寐的难题却已经烟消云散。

“杨明,谢谢你啊,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457/4425120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