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明康熙制官窑
“父汗,所以咱们是汉人吗?”拖雷久久无语。
蒙古继位一向是幼子守灶的传统,本来都要当蒙古大汗了拖雷,忽然被告知自己可能是个汉人,心情可想而知。
铁木真抓了抓脑袋,如同老树皮一般的手划过头顶。
“肯定是汉人看我们黄金家族太强大了,过来攀附我们的手段罢了!”
帐内众人纷纷点头。
木赤咧嘴笑道:“咱们是长生天骄傲的子孙,最强大的蒙古勇士!”
一直沉默不语的耶律楚材开口:“大汗,各位王子,卑职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丞相尽管说,都哥们。”
“据楚材所知,天幕只有诸夏人才看得见。”
“之前拜访大汗的大食人,就很好奇我们蒙古人为什么要抬头看天......”
众人哑然:......
这下该怎么给自己强行解释呢?
一众骁勇善战的王子、将军们纷纷抬头望向成吉思汗。
“本汗什么时候说自己不是诸夏人了?”
成吉思汗一愣,自己祖宗在唐朝的时候就接受过中原的册封。
他也没否认啊。
谁说诸夏只有关内的才算是诸夏人?
我入关之后待个几十年,不也是诸夏人吗?
“管他什么人什么人的,我们都是伟大的蒙古人!”
“行了,都闭嘴吧!”
“别打扰本汗看天幕!”
......
天幕下的各朝时空对华夷之辨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元朝,蒙古人。”
嬴政第一次见到异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心中滋味有些怪异。
“朕要是骂后世子孙无能,让异族入主中原是应该的。”
“可这些异族入华夏后则学习了华夏,朕到底该以蛮夷对待,还是华夏人对待?”
冯去疾笑了笑,“陛下,天幕上后世可是说了他们是多民族国家,自然是认了那蒙古人的法统。”
“草原人和中原人成为了一样的国民,后世自然有后世的道理。只不过对于我们而言,现在关外的匈奴人却不是一样的。”
“他们于大秦,就是夷狄!”
嬴政微微颔首,他之前还以为这群夷狄到了中原后会破坏诸夏的文明。
没想到这群蛮子还挺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治国,就实行了汉化。
汉化?
嬴政心底又陡然升起一股恶寒,连忙摇了摇头。
该死的汉朝!
怎么就处处存在!
为什么汉人不能是秦人,为什么汉化不能是秦化!
......
明朝
奉天殿上,洪武群臣有些懵了,上首的朱元璋人更麻爪在了原地。
“蒙鞑血统是汉高祖的?”
“那我们喊了半天的驱逐胡虏是为了啥?”
不少人有些迷茫,蒙鞑居然不是真正的鞑子!
在群臣激烈的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之前一直跳脱的燕王朱棣则是静静的在角落作思考。
忽必烈是第一个完成南下擒龙和封狼居胥的皇帝?
那另一个时空的我,永乐皇帝是不是第二个?
欸?!!!
不对,朕...孤的未来怎么可能是个反贼!
另一个时空的孤分明是老爹在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的嘛!
......
【“刘必烈:喝汉人美酒,打亲朋好友。”
追评:“南下重铸成吉思汗荣光,我忽必烈义不容辞!
北上驱除鞑虏还我河山,我刘继业舍生忘死!”】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轮回,同时历史也是一个抽象的展览。例如忽必烈率领汉人北伐草原,朱棣带着蒙古人封狼居胥!”
追评:“哈哈哈,有的人为了封狼居胥耗尽一生时间,有的人生来就在狼居胥。”
追评1:“查了一下居然是真的,忽必烈还修长城!”】
【“去了一趟中原后的忽必烈:/.图片”】
爹,我是刘路啊
【“朱棣当年五次北伐鞑靼的时候,用完了大义旗号后,蒙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你小子没借口了吧?从此我在漠北老实吃风沙,你在北京老实当天子,你我平安无事。
谁知道朱棣翻了半天的史书后,愣是想了一个替汉高祖报白登之仇的理由!”
追评:“没毛病!诸夏法理正统自古代代相传!谁说汉朝的仇不能在明朝报了?”】
西汉
刘邦瞪大了双眼,表情就像地铁里老汉看手机一般。
“这也行?”
“乃公的好孙孙刘彻不是报过了吗?”
刘彻:祖宗,我喊的口号其实是复辱高后之恨。
刘询:祖宗,其实我的口号是复文帝时期匈奴焚毁甘泉宫之恨。
......
李世民啧啧称奇,看到和自己惺惺相惜的明太宗干的好事后:“学到了!学到了!”
“下次朕要是再北伐的时候,用完了本朝的就翻前朝的来用!”
明朝时期
草原上的鞑靼人:???
匈奴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天幕都说了我们是汉人遗落在草原上的血脉,你朱棣不要不识好歹!!
本是同根生,何必追太急!
【“冷知识:朱元璋起义元朝的时候,麾下的蒙古人干得比汉人还卖劲!”
追评:“明太祖成祖北伐,最卖力的恰恰是蒙古人!恨不得掀翻黄金家族的统治。”
追评1:“其实一点也不冷,掀翻元朝最卖力的是蒙古人,掀翻清朝最卖力的就是满人。”】
清朝
各时空的大清朝皇帝们看到这段话心都凉了半截,“什么意思?”
“俺大清对满人还不够好吗?”
【“元末蒙古人跪地喜迎汉人王师,追随汉军杀破大都城一路封狼居胥!”
追评:“元朝平等的压迫每一个不是黄金家族的民族。”
追评1:“俺大清也不遑多让,平等的剥削每一个不是 八旗以外的民族!”】
【“晚清时期,满人掀翻清朝的动力比汉人还积极。”
追评:“清朝比元朝还CS,入关之后直接把关外封锁了,老家的穷亲戚一个都别想进来,给我老老实实在关外打渔去吧!”
追评1:“清朝还美名其曰中原太糜烂了,这是为了让关外女真保持祖宗精神!”
追评2:“清朝末年,眼见中原受不住了,清廷想要撤回东北老家,但是东北满人打出了‘勿使清帝东归’的旗号,不可见普通满人对清朝有多恨了。”
追评3:“清朝中后期,反清复明的满人还真比汉人积极。”
追评4:“其实很好理解。贵族汉人享受的就是比普通汉人好。同样的道理:蒙古贵族和清朝旗人就是比普通蒙古人、满人生活优越,并且在剥削同族时也更狠。”】
唐朝
“朕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看到后世异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的德性,不禁一阵无语:
“感觉元朝和清朝的故事像在看又一部北魏史一样。”
甘露殿中的群臣十分认同这句话,他们在场的诸位不少都是六镇的子孙。
当今皇上的祖宗,也是六镇出来的狠角色。
当年北魏贵族吃不惯大同的风沙,就带着人去洛阳汉化了。
结果新贵族生活是享受美满了,这群享受了中原繁华的贵族不但没有想起老家的亲戚,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老家!
士可忍,孰不可忍!
伟大的葛荣拔旗起义,六镇南下端了老拓跋家的老爷们,这才有了隋唐。
......
清朝
关外的女真族们看到天幕替他们说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嚎道:“还是好人多啊!”
建州女真他干的都不是人事啊!
渔猎本来就是有风险的体力活,这群旗人还美其名曰让他们锻炼身体,不忘祖宗气魄。
特娘的抽兵役的时候,怎么就抽我们啊?
分地享受的时候,怎么又不见我们啊?
刚建立大清国的时候,你们迁了一批汉人兄弟过来建设大东北。
我们刚学会怎么种地,怎么腌肉做酸菜坛子,好不容易有了第一次饱腹过冬的日子。
结果呢?
你们急急忙忙满汉分离,又把汉人迁走的嘴脸是为了什么?
临走前还特么把耕地全都捣毁!
还挨家挨户把俺们的腌菜坛子都砸了!
畜生啊!
就怕老乡吃饱肚子不去你们那里当兵是吧?!
有你们旗人这么不当人的吗?
......
清朝时期,关内
无论是旗人还是旗人贵族、皇帝们,看到天幕后眉头蹙得老高了:
啥意思?
老家弟兄们不待见我们?
这咋可能嘛!
俺大清对他们可好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待见我们呢?
我们可是划了那么大一块地盘啊!
足足三个省给他们渔猎以生活,他们老感恩戴德了!
啥?你说咋不让他们种地?
荒唐!
种地那是汉人干的,伟大的女真人怎么会种地呢?
种地会让老乡肌肉萎缩,会让老乡失去女真人强大的体魄,会让......总之,除了种地,我们什么没给他们啊!
三个省的地盘,随便打猎打渔,多自由啊!
他们祖宗之前只敢缩在松江一带的海边渔猎,那么小一块地不老拘束了。
俺们打败了明朝,现在让他们有了这么多的自由地盘,这是他们祖宗想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好吧!?
再说了。
我们八旗子弟都是读过书的,自然清楚北魏灭亡的历史。
所以,我们从中得到了中原的富贵是会迷人眼的,会让勇猛的女真人变成禄虫!
老吓人了!
(掌声!)
为了避免汉地的香风摧毁了女真人的强大意志力,只好由我们旗人替他们把握了!
再说了,我们啥时候明令禁止老家的弟兄们不能过中原的日子了?
这不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衣服要一件一件穿。
往汉地迁徙自然也是这样的道理。
等我们旗人把握好了这中原的富贵,再让他们也有计划的往旗人们的富贵生活靠拢嘛!
我们旗人拥有的好日子,老乡也会拥有!
这就是大清的规矩,这是我们大清的特色治政!
啥时候也没说不带老乡兄弟玩,好吧?
别尬黑了!
等等?!
清朝的皇帝们忽然发现了一个刚刚忽略掉的重点:晚清时候,这群穷亲戚居然跟着反清?!
特么还有复明?
哥们,你是满人不是汉人,懂不懂?!
刁民!
破坏我大清国政,不识好歹的刁民!
幸亏我们入关之后,就迅速和老乡们切割了。
要不然这群刁民想的花招更多!
与此同时,所有入关的清朝皇帝们几乎做了类同的诏令:
给朕狠狠的镇压东北的老乡!
关外的满人们:???
这群老乡的亲戚,看到汉地的百姓有的歌颂这个皇帝,有的歌颂那个皇帝。
汉人们也有自己喜欢的满人皇帝。
因为有的满人皇帝对汉人的态度确实很暧昧,也值得某些汉地百姓去赞誉。
但是,他们关外的老乡就不一样了。
他们平等的仇恨每一个满人皇帝!
谁让这群CS平等的压迫每一个老乡呢?!
索伦人:我在微笑不是我想笑。
我们在山里吃风雪啃树皮住露天大别野,你们住着大明二手房吃着满汉全席。
真的不心痛吗?
......
【“冷知识:历史总是这么抓马,忽必烈带着汉人掘蒙古老家,英国打着反清复明的幌子打清朝。”
追评:“大明亡了之后海外都不认满清,满清海外贸易都打着大明的旗号,所以你在看见大明康熙制的瓷器时,不要怀疑是赝品,因为这是真品。”
追评1:“神特么大明康熙啊!”】
天幕下的百姓们倒是对元朝和清朝对自家人的态度看得很乐呵,原来普通的蒙古人和关外的女真人,比我们还要恨这群同族啊!
反正是异族的皇帝,大家伙都放肆的取笑吧!
朝廷肯定不会追究我们的!
哈哈哈,天幕上这个旗人子弟怎么讲起规矩比我们汉人还要有一套?
厉害,你们比我们还懂规矩!
不是!他们关外的族人真吃风沙吃风雪啊?种地也不让?!
笑得我牙疼,这天幕怎么还放出了关内旗人和关外满人的对比图?
关外的满人还是文明社会的人吗?这不纯纯野人!
异族人果然都是只学了华夏的皮毛,压根就不懂圣王的大同道理。
奉天殿上
朱元璋缓缓的扣了一个疑惑:?
咱大明亡了都要帮你们这群奸商承担风险?
六百六十六!
你自称大明康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来应天府给咱上炷香?!
合着赚的钱全都进了你兜里,香火是一根也没上啊!
......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6/4411147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