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 第103章 转世重修的赵炅

第103章 转世重修的赵炅


【“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赵匡胤的儿子都活得好好的,包括赵光美这个胞弟,肯定不会有人怀疑赵二谋杀了赵大,兄终弟及的传位才能更有说服力”】

【追评1:“赵德昭被自杀,赵德芳睡梦中暴毙,赵光美获罪遭贬忧悸暴死,太祖嫡子和胞弟都没了,这样不会再有人提赵二死后继续兄终弟及或者归位于太祖一脉的话了。”

追评2:“唯独有一点是无法忽视的事实,赵德昭就是被赵二给逼死的。”

追评3:“赵光义还篡改赵德昭的死因,谎称赵德昭吃肥肉给自个吃死的。掩盖赵光义对赵德昭恶语相向,迫使赵德昭自杀身亡。”

追评4:“赵大还是太重情了。”

追评5:“我个人比较支持兄终弟及的说法,因为当时处在五代乱世,赵匡胤估计心底也摸不到底,不知道他这个政权能存活多久,所以为了避免万一,才让位给弟弟。”

追评6:“是吗?那请你回答一下和赵匡胤、赵光美关系极好的长子赵元佐为什么会发疯呢?帮赵光美、赵普说好话的次子赵元僖为什么会被废太子呢?”

追评7:“赵二在结党夺权方面非常有才,赵大加上赵普都搞不过他。”】

“熊张...偌你照立太子,臣弟估计也不会得手了吧?嘿嘿...”赵光义脸肿的像是猪头一般,含糊不清的嗤笑道。

呼!

赵大喘出一口粗气,手又痒了。

扭头瞧见赵二浑身的血污,原本想动手的赵大也懒得提拳头了,骂道:“你这泔水坑里的鳖虫,也配成为人君!?”

这话就让赵二不服气了,梗着脖子犟道:“臣弟怎么不配?”

“天下未能一统,不成武也。”赵大一脸的不屑,“后人成了昏君,这里面几分你的罪过?”

“靖康耻的屈辱,让大宋当了奴才国就没你的事儿了?”

文德殿中的那道小光幕上,流华闪烁,又有传信出现:

{唐太宗李世民:后世之手段如天神,可以鉴尸骨而知病因死因也。赵大你别急,朕会为你留下一道诏书,百年之后让后世人替你起棺验骨,便可知赵宋传位之谜也!}

“官家,手下留情啊!”

一旁的赵普生怕晋王真被打死了,顾不得惊骇提着官袍就是冲了过去。

咚咚!

一道十倍的太祖长拳重重的砸在了赵普的腰上,一把年纪的老书生眼泪当场落下,差点亡命西天了,这还是赵匡胤见到赵普扑过来急忙收力的挥拳。

“官家,莫待,莫待也!”

“您不能留下打杀手足的恶名啊!”

被李二刺激到的赵匡胤,刚才气血翻涌上头,根本忍不住,就要挥拳撞击赵二。

他老赵家的坟都让金人南下给刨完了,验骨?

不可能的事儿!

想他堂堂一个打遍天下四百军州的好汉子,居然尸骨无存,下场比汉唐诸帝还惨。

【“元符三年春,宋哲宗赵煦病逝,无后,所以端王登基,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赵煦九岁登基,十七岁亲政,在位十五年,在北宋诸帝里面文治武功妥妥的名列前茅。

对内变法,对外定武,收服西夏,收复青唐。由于他的异类行为,也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北宋的回光返照。

等到了著名的青楼天子、昏德公赵佶上台后,他面临了一个如当年太宗一样的情况。

兄终弟及,无有先皇遗诏,还特么和太宗一样对有继承权的宗室宗亲进行了迫害。

然后吧,赵煦是个有本事的,带领着大宋图强,又积极拓边,百姓们就很怀念他,说他有太祖之风。

更有人盛赞他乃太祖转世,地底下的太宗害怕了爬出来转世成了赵佶再演当年。

随着民间议论四起,当初太祖暴毙、斧声烛影的故事又被人翻了出来,一时社会充斥了各种讨论声。

这时候,赵佶做了一个相当愚蠢的行为。

由于他没有办法向百姓证明赵煦是真的自然病死,所以他就把苏轼、王安石、苏辙、章惇等等十几个变法主力的人物给党禁了,还将他们、包括社会上所有有关变法的文章全部封禁。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元祐党锢”,打击对象便是元祐旧臣及新党异见者,也就是赵煦手下的实干家们。

顺便说一下,元佑是赵煦的年号。

更更更多此一举的是,他还把《湘山野录》捎带进去了。

《湘山野录》就是最早记录‘斧声烛影’的笔记集。

要知道,自古以来都是越禁越火,于是官方越是打压的禁书在民间越是大肆传播。

天下人就好奇啊,你禁的这些文集的作者我都认识,那都是变法的主力,天下闻名的大儒、名臣、读书人,可《湘山野录》是个什么玩意?居然能和大苏学士、王荆公相提并论?!

于是,斧声烛影1.0版本就这样呈现到了大宋的百姓面前。

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个社会实验,人传人,越传越离谱,随之便是2.0,3.0...甚至pro版、plus版等等。”】

【追评:“本来没什么事儿的,愣是让赵佶给自己玩出一身骚,哈哈哈!”

“我严重怀疑,赵光义身上的黑锅一半都是赵佶弄出来的。”

“打压先皇旧臣,上来就重用保守党废新党新法,不知道还以为你是旧党阴谋扶持上来的呢。”】

嘶~

东汉末年

南郡的公事堂中

诸葛亮倒吸了一口凉气,“宋徽宗赵佶,便是靖康耻的那位。”

“一个有勇有谋,力主变法的皇帝年纪轻轻就没了,甚至连后代都未能留下。”

“上去的是个不学无术的赵佶......却恰好不喜欢的新党。”

这话一出,堂下众人都明白了什么意思,庞统直接顺着诸葛亮的话道:

“宋哲宗之死莫非也有蹊跷?”

一个类祖的皇帝...

怎么看都像是能带着大宋变强的有为之君,偏偏就这么没了。

“后世之人说起哲宗似乎语气多有惋惜。”

法正亦是说道:

“自古以来,变法无不是图强,而图强必将触动根本。”

“昔年战国时期,李俚变法使得魏国富强,吴起变法让楚国兴盛,邹忌和孙膑的改革让齐国再次伟大。”

“申不害精通法治,所以能让韩国强大。”

“然后只有商鞅坚持了六十年的变法,得到了历代国君的一力支持,最强脱胎换骨的只有秦国一个,其他只是换了身衣服罢了。”

元佑年间

正在皇帝的庇佑下得权正盛的新党党人们,望见了未来发生在大宋的事情,当场暴走。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6/4422062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