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天幕:都亡国之君了还有说法? > 第96章 嘉靖:欺天啦

第96章 嘉靖:欺天啦


明朝的各时空里,许多皇帝不禁心中松了一口气,没挖朕的就行。

心中同时涌上不少恼意,抢朕的权抢朕的钱,都这么过分了。

居然还没到底线。

岂有此理了。

洪武时期

“果然读书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该杀!都该杀!”

朱元璋一眼便看透了隐藏在明代诸帝离奇死因里的谜团了,无非争权夺利而已。

奉天殿中的文官们:......

上位,要不要这么搞人啊,本来上班就累。

您确定俺们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嘉靖时期

老道士陡然心中慌乱一下,嘴中默念叨着道经,良久后才平复好心中起伏的沟壑。

旋即眉头就是紧紧连在了一起,额上青筋暴起,一阵阵的来回抽动,整个人暴怒到了极致。

该死的国蠹,目无君父的老贼!

抢了朕的钱还不够,居然连朕的人都看上了!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了!

“欺天啦!”

......

赵飞继续向下翻看着评论,对于各路网友的发言他不置可否,手指向下继续滑动,新的视频接着推送而上。

「斧声烛影的阴谋论#宋太宗#孤儿寡母」

「宋初兄终弟及的传位一直饱受争议,赵匡胤的暴毙同样留下了千古谜团」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的的确确是非自然死亡的。」

咚咚!

赵二人麻了。

他已经可以听到自己慌乱的心跳声了,依稀间感到后面坐着的赵大已经将手摸到了玉斧上,仿佛下一刻就会暴起,给他这颗好头颅上开个花儿。

哎!赵光义心中陡生哀叹。若还真是他动的手,恐怕娘娘出面都救不了他的命了。

可别啊,宋太宗赵炅干得好事,和我赵光义有啥关系。

他虽然之前一时得意惊喜,最后登上了皇位。

但那些事情,终究是未来发生的。

现在出了天幕这回事儿,以后怎样谁也说不定。

赵炅享的福,他赵光义一点都没受过呀。

起码,赵炅没这样在文德殿里死命的磕过头。

「宋史中的记载,赵匡胤开宝九年,也就是他驾崩的这976年里的行程是十分密集的。」

「不是召见各国使臣,就是召见自己亲臣,要么就是去禁军巡查,去军营视察,或者就是巡查各部院司,完全可以说是一会儿都没闲过。

在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赵大甚至还跑到了洛阳游玩了一个月。

大限将至的人,可不会有这样的雅兴。」

赵匡胤听着天幕上的分析,也跟着连连颔首,说的在理。

他要是真快死了,肯定要先安排好后事。

文德殿中的群臣支着耳朵也在倾听着,真如宋史的记载而言,皇帝去世这一年还真没什么将死的征兆。

谁家将死之人精力这么充足,上蹦下跳的。

「在正史中,还记载了赵匡胤于九月份视察了国营纺织厂,额,咳咳,就是绫锦院这个机构。

随后赵大又跑到了开封城南的园子里去看风景了。

这还没完,他紧接着又去了礼贤宅逛了一圈,也就是视察项目开发进度了。」

【“礼贤宅?这貌似是诸夏历史最早的功德林啊/.坏笑”

“礼贤宅是赵大专门圈地修建的一大片院子,用来收留被他打败臣服后的对手的,可惜他死的太早,也就钱俶自个住进去了。”

“而且礼贤宅是给战败者住的,但需要交钱,虽然那些降人亡了国,之前可是皇帝国王,家底丰厚,宅子是有的,住下需得拿钱来买。

开封府寸土寸金,这么好的位置和风景,你不拿钱怎么行。

一手交钱,一手交房,疑似最早的黑心地产商——赵匡胤。”】

汉朝

武帝刘彻看到这里若有所思,一番沉思后,不禁慨叹赵匡胤身为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想法就是独特。

建造一堆院子,放在一块。

不但解决了投降归附后的皇帝不放心问题,又能给自己留下一个仁贤的美名。

好吃好喝供着你,还修建了院子给你住,够给面子了吧?

常言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儿。

也是这个道理。

刘彻自信一想,在自己眼底下修一堆院子给身份敏感的人住,可不就像西周的分封吗?

宋国等国,身为商朝降臣、王族,身份敏感,那就封到自己人眼底下就行。

周围都是大国、宗室、忠臣,想闹也不好闹。

“朕要不要也修一个功德林?”刘彻摸了摸下巴,长安就一个上林苑还是太煞风景了,园子修得多点才有盛世之风。

下了朝,就去霍霍一下桑弘羊,朕总感觉这小子的榨财之...啊,是生财之道还有灵感。

到时候朕在建章宫外圈一块好地,盖些气派的院子,高价卖给那些豪强贵族。

嘿嘿,生财有道,生财有道啊!

这宋太祖一个黑军汉,脑门还挺好使的。

朕,抄了!

「整个九月份,赵大都可以说是活蹦乱跳的,就连十月六日的时候,史书还记载他去军营里看将士们演武了:

“帝幸西教场,观飞山军士发机石。”

所以,才有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不少人在猜测赵大之死乃是喝酒喝死的缘由了。

虽然说根据我们现代考古研究发现,高度的蒸馏酒是南宋时期才有的。

也就是说,北宋的酒还是那种低度数酒,喝醉喝到醉死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网友们也拿这个常常戏言:“李白千杯不醉,换我上,我也行!”」

唐玄宗时期

正和杜甫、高适喝酒吹牛的李白脸色微红,望向天幕上的调侃,李白好奇道:

“后世的酒能喝死人吗?”

“到底多好喝的酒啊。”

“我还没喝到都已经诗兴大发了。”

「赵大本人是很有自律性的,连克己都无法做到的人估计也当不上皇帝。

宋廷的太医曾劝过赵匡胤喝酒对他的身体不好,赵大本人也说了“沉湎于酒,何以为人”这种话进行反省过。

因此咱们可以推论,赵大认知到了喝酒的错误后,再因喝酒而死的概率便很低了。

然而,对于赵大暴毙的猜测一直都是不断的,明朝和清朝的时候,也有学者认为:“太医不让喝酒,赵大就不喝了?肯定是喝的少了,所以,赵二自称有绝世美酒上供,在其中下毒的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死于毒酒的另一种猜测了。

其实,这种推测的可靠性还是很多的。

谁让北宋初年太多的大人物死于莫名其妙了。

后蜀国主七日暴毙,吴越国主钱俶夜观流星暴毙,明朝史学家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此二人皆死于生辰日饮酒。

嗯......先说一句,后蜀国主死的确实很早,而且是赵匡胤灭的国,和赵二没关系,如果真如这位史学家所言,死于生辰的话......

咱只能道一句牛逼!

赵家家学渊源果然深厚!

在钱俶暴毙的同年,南唐后主李煜也是生辰时暴毙而亡,时年四十二岁,没错,就是老婆被赵二强奸的那位。

北宋时候,著名清流大臣王铚曾直言不讳的在自己的笔记中写:“李煜之死,死在了太宗赐酒里下的牵机药。”

后来也有人在做宋史研究的时候,直接将怀疑的矛头直指赵二。

很多人都认为赵二极擅下毒害死了很多人,这属实没有冤枉他。

太宗皇帝,您要不看看您身边的人是谁啊?

这不怀疑你,还能怀疑谁?」

“毒酒?”

贞观时期,李世民听到后世的又一番推测,兴致缺缺,脸上竟然有些许失望。

杜如晦见到贞观天子的脸色,上去笑道:“陛下,可是赵宋家的斧声烛影故事不好听?”

李世民摇了摇头,直言道:

“自然好听,以斧开头颅,啧啧...”

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后,李二立马顿住,改口道:

“咳咳......史料有真有伪,朕的意思还是希望赵宋一家是真的兄友弟恭。”

李二说完,自己心中都迷糊了半晌。

自从后世的天幕出现后,他自己说“兄友弟恭”这个词,居然还要加一个字“真”。

后人调侃,当真害人不浅啊!

朕...朕其实,算真的“君臣相得”吧。

杜如晦笑着摇了摇头:“陛下,毒酒一说可是比斧声烛影影响更恶劣啊!”

话音一落,甘露殿中的贞观臣子们听得懂的纷纷点头。

人家都已经战败沦为阶下囚了,还要做此手段吗?

当初窦建德战败,秦王府和秦王都纷纷上书,严正指出朝廷不能杀夏王。

都能打败第一次了,第二次还能打不赢?

不可能的。

诸葛亮都七擒孟获了。

“君主最忌的便是猜忌了,若因此而毒杀降人,怕不是庸君所为,尽是小人心思。”

魏征也皱着眉,说完后又骂了句:“无人主之风!”

贞观群臣,这时又忽然想起后世那位伟人的评价,“小人心思”。

此言当真鞭辟入里。

——

(今天最后一更,后面会对今日更新内容再检查修改一下,部分情节设计看看能不能优化。)

(晚安。)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6/4422063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