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靖康


「公元1125年,北宋徽宗宣和七年,灭完辽朝的金国马不停蹄的分东西两路大军进攻宋朝,意图一举一统诸夏。」

辽朝人:......

停一下!

感情看了半天南人的戏,最后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

萧燕燕:“金人?到底是什么部族,这仇我大辽先记下了!”

「宋徽宗赵佶眼见形势不对,立即传位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靖康元年,钦宗与金国议和。

约定:五百万两金子,五千万两银子,牛马一万头,绸缎一百万匹,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

八月金人再次南下,钦宗与金国再次议和。

首先,徽宗父子二帝面向北而跪,以尽臣礼,当众宣读降表。

后,金人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

宋廷搜刮全城百姓家计,以博金人之悦。

金人一再索求,宋廷一再屈辱退让。

金军又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得七千余匹上供。

金军依旧围城不退,再次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

宋廷以嫔妃、宫女、城中少女等相抵,不少少女不堪受辱,死者甚众。

金人再次索求金银珠宝。

宋廷举行满朝募捐和全城搜刮,所得金银珠宝上供金军。

金人以宋廷不诚,要求钦宗父子为质,宋朝皇帝乖乖上门做人质,金人因此扬言一日不齐,一日不还宋帝。

宋廷极尽搜刮,再得金16万两、银200万两、衣缎100万匹。

此时,汴京百姓无以为食,将城中树叶、猫犬吃尽后,就割饿殍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

境况之惨,非史书难以描绘。

金人仍不罢休,宋廷以祭天礼器、天子法驾、各种图书典籍、大成乐器以至百戏所用服装道具,乃至工匠、医生、乐工等相抵。

又疯狂劫掠城中适龄女子,上供于金人。

然而,当开封府再也搜刮不出一点油水时,金人暴露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灭宋,是他们的根本方针。

靖康耻,降临了。」

当天幕再次播放出靖康年间,宋廷种种荒唐举措、汴京城的凄惨状况时。

原以为知道了一遍的各时空古人,自信有了抗压能力了。

可他们再次见到靖康耻重现眼前,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怒火。

秦朝

嬴政攥紧了拳头,心中的怒火无以平息。

异族,异族人何以强大到欺凌到我华夏身上了?

塞外的匈奴人崛起了,他们很强,但嬴政只是防着,此前并未正视过匈奴人的存在。

他的目光一直放在国内。

现在,不一样了。

嬴政的声音古井无波,却隐隐包含着一股强压的怒气,“蒙恬,朕要让你伐灭匈奴人,为大秦的四边清理所有胡虏,你能不能做到。”

蒙恬上前拱拜,嘴角扬起杀气道:“臣定不负陛下信赖,为大秦的四边做好清理工作。”

嬴政的目光睥睨而下,“朕不想再看到有一个异族人生活在大秦的旁边。”

东汉末年

一向以天下英雄自比的曹操承受了许久天下人的谩骂,枭雄,奸臣数不胜数,他都习惯了。

养气功夫极佳的他今日属实怒了。

孤也曾是一位大汉忠良啊!

就算孤不是大汉的忠良了,可孤仍是一个地道的汉人!

曹操抿着嘴,极难的发出话:“宋之弱,非国力之弱啊!”

大唐

李世民一时有些茫然,华夏的天子何曾这般的软骨头了?

虽然天下人耻于司马晋,可人家也没这样对异族怂过手脚。

“自古以来,亡国之苦为最。”李世民说道。

晋史里写着的“饶把火”,“不羡羊”这种时人的记载,本以为是华夏最苍白和无力的一段时期了。

不少人痛骂司马家逆臣上位,果真本性不改,只知道花天酒地争权夺利,才导致了边关松弛,让胡人崛起。

可宋朝的出现,震惊了唐人的下巴。

居然有能和晋朝掰手腕的朝代吗?

房玄龄直白道:“靖康之耻,其丑态,更甚于亡国!”

“明朝的亡国之君尽显铮铮大国风范,可这宋朝......”

......如此不堪!

杜如晦心中暗道。

“四百年大汉尚有献帝的光荣结局,就连曹魏也有曹髦留下的体面。自古以来,从未有宋亡国之耻!”

贞观群臣,此时真的明白了。

为什么会有绍宋这样的故事存在了。

宋朝

大宋的后代出了这么大的笑话,赵二岂有坐在府中偷笑的道理。

于是乎,赵光义提溜着短跑冠军的速度,匆匆赶到了大内,和兄长一起观看天幕。

此时的赵大依靠在软榻上,浑身无力。

他但凡一抬眼,就看见了靖康时宋廷的各种丑态。

闹心啊!

“朕的玖儿呢?朕的玖儿怎么还不出现?”赵大魔怔的唤道。

天幕在不断的演绎叙述着,殿里的内侍官们也手不停的记录着。

赵光义抬眼看见兄长的状态,关切的说道:“兄长,可还在忧心我大宋的后世子孙不肖吗?”

大哥啊,天幕的出现就是在告诉你,你的子孙不行啊!

你赶紧有点眼力劲好不好,传位给圣明的晋王殿下!

赵匡胤没有言语,心中乱糟糟的很。

明朝

朱标心中好像被点亮了什么,想起天幕上曾言的“大宋放弃了自己的北方百姓”。

忽然开口道:“爹,从宋高宗决意南逃的那一刻,大明的南北榜案仿佛已经注定了。”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一切的困惑仿佛被抚平了。

他想起了明军收复燕云的时候,燕赵百姓面上纹青,那是奴隶的烙印。

田野荒凉,百里无鸡鸣。

人人不知何为汉。

他们目光愚钝,早就无一点汉人模样了。

就连有识之人,读书人,也个个对南人恨之入骨。

李善长悠悠道:“上位,史书记载,当初蒙元伐宋时,北人出力最多最狠!”

就像蒙元北伐时,忽...刘必烈最有韬略一样...

话已至此,奉天殿的群臣沉默了。

说到底,大明开国迎来的大问题,其实都是大宋的祸,他们在给大宋的遗留擦屁股。

至于为什么不提蒙元。

要不是黄河问题再不治理就真的要亡天下了,他们都懒得管。

更不会管南北分裂的事儿了。

天子抛弃了他的臣民,大宋放弃了北人。

当建炎南渡发生的时候,当朱仙镇撤军的时候,北人的心就已经死了。

觉得自己摸清了这些弯弯绕绕的朱元璋反而大笑,他看向殿内面露疑惑的群臣。

朗朗说道:“咱得国之正,数遍青史无出左右。”

群臣点头,这是后世人认证的,上位说的对!

“咱驱除蒙元,恢复汉家衣冠,这是咱的功绩!”

群臣再颔首,上位牛比!

“咱身为汉家天子,岂能不顾汉家天下南北分裂?”

“咱大明,必不能坐视汉家河山南北不睦!”

朱元璋越说越激烈,他目光炯炯,看向朱标,“标儿,一代人完不成的事情,那就两代、三代...大明的子子孙孙要以此为己任。”

说着还有些不放心的老朱心思一动。

“对了,咱要把这条写到《皇明祖训》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6/4422069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