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波斯帝国1845 > 第606章 新年

第606章 新年


在伊朗政府和沙阿的努力下,伊朗开始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厂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商品,并通过贸易协议输送到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殖民地也有不少,直接导致当地的手工业萧条。

    而和远东的协议在这几个月内讨论了下来,伊朗得以大量出口商品到远东,而暗地里,伊朗也和地方的那些官员谈妥,会帮助他们修建天津机器局、兰州机器局等几家工厂。

    对于这些的费用,伊朗提供的贷款虽说4.5%的年利率比较高,但比英法动不动6%以上的利率来说简直是良心。而且还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而伊朗对远东这么好,直接把英国干破防了。自己和远东打了几仗获得的,伊朗直接靠这些来获取?合着好人都是他,坏人都是自己,这怎么说理。

    英国对伊朗的关税特别的高,在最新议会通过的税率中。伊朗的纺织品、煤炭、铁关税税率为37%,化学染料49%,石油制品55%。

    法国也不遑多让,伊朗商品关税基本在40%上下。作为反制,伊朗对两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也提高了不少关税税率,但对奥地利提供了优惠。

    双方的贸易额去年达到了1.2亿里亚尔,暴涨了18%。一些奥地利商人根据各国之间对伊朗的关税不同,大量进口贴牌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因为伊朗的那些商品是真的好用。

    以一位奥地利商人为例,他们正将伊朗产的棉布拆去原标签,换上“维也纳纺织厂监制”的新商标,再转运至法国马赛。那里对奥地利商品的关税仅12%,远低于伊朗商品的40%,单这一项套利,就让科恩在上半年赚了20万法郎。

    贸易战的硝烟在欧洲持续弥漫。英国议会在7月通过新关税法案,将伊朗纺织制品的税率从35%提至52%,理由是“伊朗石油冲击了不列颠本土产业”。作为反制,伊朗宣布对英国棉纱征收45%的关税,同时将奥地利钢铁的进口税降至8%,此举直接推动奥地利对伊出口额在三季度增长23%,维也纳的钢铁厂特意开辟了“伊朗专用生产线”,生产符合伊朗标准的铁轨。

    法国也不甘示弱,对伊朗化学染料加征30%关税,却没想到伊朗转而通过奥地利和西班牙输送染料,再贴牌出口,反而让法国商人损失了近百万法郎的订单。

    奥斯曼也更加向伊朗靠拢,苏丹不得不与伊朗签署了《伊斯坦布尔商贸协定》,大幅降低了对伊朗工业品的进口关税。并且允许伊朗商船以更优惠的条件使用伊兹密尔、贝鲁特等港口,换取伊朗对奥斯曼港口现代化的投资。

    欧亚联合银行在奥斯曼重要城市开设分行。不仅为两国贸易提供结算服务,更多的向奥斯曼政府和本地商人提供贷款,逐渐取代欧洲银行的功能。

    与伊朗接壤的安纳托利亚等地区,因贸易路线和基础设施投资而获得短暂繁荣。与伊朗关系密切的商人借此机会大发横财。

    自然灾害加重了效果,去年开始的安纳托利亚旱灾伴随着大范围的蝗灾,蝗虫吞噬了本已因干旱而枯萎的农作物和草原。粮食价格开始飞涨。

    灾害是民众的灾难,也是其他国家渗透的机会。什叶派清真寺和神职人员开始赠送民众面粉和其他食品,这让那些人认为还是什叶派好啊,逊尼派那些老爷都不把他们当人看。

    还有机会前去伊朗打工的奥斯曼人将互助会这一新鲜组织理念带了回来,他们说只需要缴纳一点费用,就可以获得救济。哪怕因为意外死了家属都可以拿到一笔钱。

    这倒是新鲜事,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这个,瓦克夫一般是清真寺的私产,很少将他们用在慈善上。哪怕收归政府也没见政府给他们用过一块钱,伊朗竟然可以这样,心里的不平衡更加深刻。

    伊朗的互助会在十个城市里进展神速,哪怕是宗教氛围最浓厚的纳杰夫、库姆、马什哈德,互助会的入会率也达到了60%、55%、51%。没办法,加入好歹有些保障,不加入什么都没有。

    互助会通常会发放实物。会员可凭救济券领取固定份额的面粉、豆子、燃料、布料或药品。基本上可以维持家庭的生活,直到他们找到工作。

    在巴格达和大不里士,这项政策执行的最好。因为他们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工人数量庞大,因此需要的救济最多。单大不里士一个城市,就有超过十万人需要救济。

    而这样的救济也需要资金支持,负责管理的瓦克夫委员会将名下的财产捋清并进行投资。一方面负责将托管的瓦克夫土地、房产等“死资产”盘活,产生稳定租金收益。将荒废的瓦克夫农田长期租赁给无地农民或农业公司,收取实物或现金地租。将城内的瓦克夫商铺、客栈租赁给商人。

    在伊斯法罕,就有超过三万亩的土地被租种给农民,并签署二十年的协议。每年收成的15%作为租金上缴委员会。委员会将其中的70%的等值现金拨给当地互助会用于救济。剩下的30%的等值现金存入“再投资池”。而农民获得了大部分收入,并开始提升土地价值。

    对于果园、椰枣林等,委员会提供土地,农民提供劳力,收成按预先约定的比例分成。这完全符合教法。

    预付资金给大型商队,用于采购粮食、棉花、药品等必需品。货物售出后,互助会收回本金并分得一部分利润。这既保证了收益,也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

    这样的结果就是:荒地产出了价值,农民获得生计,救济有了来源,基金得以增值。谁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除了清真寺。

    那些神职人员从独立的个体变成了拿工资的国家公务员,甚至有消息说政府要推行神职人员的单身制,即不许结婚生子,说是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对先知的忠诚。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要是做了,恐怕他们更加说不上话了。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3667/1111051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